张敬梅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基础教学中的基本内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着必然性。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和应用方面采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探究的成果,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所教课题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辅助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利用情境创设阅读情节,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认识文字比小学生多了,阅读量自然会随着增加。学生理应清楚阅读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只要可以看的书都能成为阅读的素材,但是,仅仅只有单调的文字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诚然,需要借助一定方法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做到博览群书,扩宽自己的视野,对各地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既有所了解,对中外名著杂文也要有所涉及,不能只是拘于同种类书的阅读。而情境教学法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感受,学生自己感受文章情节起伏、感知人物情感变化,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营造愉悦欢快的阅读环境。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阅读仅仅需要一个宁静的空间潜心静读,放飞思维,殊不知,“动静”结合的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更佳。语文是一门涉及人文内涵的课程,它的本质具有灵动性。另外,学习是为了使其更好发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学习语文能够更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沟通。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情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主动性阅读。
3.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较,知识面广了,认知水平提高了,加之初中这个阶段,正值学生情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学生對于接触事物会有所思考,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把书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有助于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二、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通过表演创设情境。
初中生年龄不大,终究爱玩是其天性。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可以适当增加与课题相关的游戏、表演亦或是其他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欢快的环境,一方面使书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性学习,不被迫式看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小品、话剧等形式的表演比赛。而表演内容是原作品的演绎还是让学生改写后再演绎则按照教学需要,实际情况决定。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寓意深刻,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不易把握。文章涉及的事件发生时间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相距时间长久,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并未能够很好理解文章表达的潜在意义,没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难免觉得阅读无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多媒体设备通过直观的图片、优美的音乐、丰富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片和声音的组合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对他们理解、分析、判断信息以及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信息有帮助,更能意会文章表达的深意,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理解文章主旨。
例如:《三峡》一文中,只是倚靠文章中文字的描写,何况文章是古文形式,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尚未完善,学生对于三峡恢弘的气势、壮观的场面感受不深,但是在进行授课前,教师给学生观看一段三峡的视频,效果事半功倍,学生体会会更深刻些。再如: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为例,学生对于解放战争并不了解,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时相关的资料,播放战争时期照片或是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视频。
3.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知识来源于实践,文章素材来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服务生活,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生活是语文的活水源泉。对于语文学习、阅读,学生有时候对于文章内容会感同身受,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切还是亲身经历来得可以让人印象深刻。例如:阅读《乡愁》一诗,作者思念的只有故乡吗?显然不是,作者渴望祖国统一,思念故乡、亲人。那究竟思念又是如何感觉的呢?每所学校都会有在异地读书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异地学生作为教学切口,联系生活实际,让异地读书学生谈谈远离家乡的感受、过年合家团聚时亲人们有何表现?这样一来,比起单纯文字阅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又如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作者由曾经生活中的细节着笔,由此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说明母爱无价。教师可以从一些生活小事导入教学,比如母亲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子女洗衣做饭,天气转冷时叮嘱子女添衣保暖等琐碎小事,这些就是细腻母爱的表现。一个人一件事做一两次可以说是为了图个新鲜感,但长久的重复做一件事意义则相去甚远了。不是不爱,而是爱得深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得阅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支持并继续把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冯桂章.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13):64-64.
[2]张桂铭.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