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米砖茶

2018-12-26 08:51云泽林薮
茶道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砖茶红茶

云泽林薮

在我的印象里,砖茶是遥远且神秘的。

它,从温暖湿润的南方,从一枚枚莹亮鲜活的叶子开始,几经热与力的历练,变成一块有棱有角、有香有味的砖。然后,山水迢递,一程又一程,直到西北边疆,甚至越过边境。

砖茶“家族”中,湖北的青砖、四川的康砖以及湖南的黑砖、茯砖、花砖等,都属于黑茶,唯独米砖例外,属红茶。

可以说,欧洲人对中国最初的感性认识是源于一杯红茶。这种源于中国的琥珀色液体,香气滋味令人着迷,饮后神清气爽,还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于是,自17世纪以来,围绕红茶贸易,西方世界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与角逐。

当西人对茶由嗜好渐成依赖时,不断增长的需求,使白银源源不断地流人中国,而红茶产区也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向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延伸扩展,原产鄂南赤壁市羊楼洞的米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米砖与青砖,可谓羊楼洞砖茶的“双子星”。米砖的创制,系完美嫁接了青砖的制作工艺,以红茶片、末为原料蒸压而成。紧压茶,通常有洒面、里茶和底茶之分,所用的原料嫩度也不尽相同。米砖洒面和里茶的原料均为细如米粒的片、末茶,故得名。另一说法则把“功劳”归于无比钟爱红茶的英国人。该说认为,米砖早期多销往英国,因英国国旗上有一大“米”字,故称“米砖”。换句话说,米砖算是英国人的专属定制吧。

对于红茶,我的感官经验颇为丰富。十年前,我曾供职于一家专营红茶的公司,故有幸得以品尝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产的红茶,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传统茶区和新兴茶区,几乎是“一网打尽”,而米砖却是只“漏网之鱼”,对它的认识仅仅只是教科书里的一个名字而已。也许,是“缘分”未到吧。

然而,我与米砖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近年来,随着复兴欧亚万里茶道的呼声日高,多个沿线城市(省份)都积极行动起来,以茶的名义,如火如荼开展经贸、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曾是万里茶道起点之—且是世界红茶发源地的福建,自是毫不懈怠。作为茶界—份子,我无疑沾了茶的“大光”,或用脚步,或以味蕾,同一座座“茗城”进行最亲密的接触,描绘自己的“万里茶道”。其中,羊楼洞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而米砖就是我品读它的“敲门砖”。

没有优美的外形,也没有可人的茶色,却是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给人简洁利落、淳朴厚实之感。若以艺术形式为喻,白茶散淡,类于写意;绿茶清雅,类于白描;红茶浓醇,类于油画。那么,红砖茶就类于雕塑了。

米砖表面多有压印秀丽美观的图案,四周的线条刚好组合成画框,因而它在西人眼里就是一件可以喝的绘画小品,精心为它配上框架,当作艺术品陈列在客厅,供人欣赏。

这是—块压制于2014年5月的米砖。平整光滑的砖面上,清晰地浮刻着屋宇的侧影,翘起的飞檐,悬挂的灯笼,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羊楼洞的明清石板街。这条街因茶成市,因茶而兴,见证了洞茶的潮起潮落。据史料记载,1850年时,街市上茶号鳞次栉比,有70多家之多,出产红茶达30多万箱(约1500多万斤),远超传统的老青茶。至红茶外销鼎盛的同光年间,茶号更是多达上百家!一块块散发着清香的茶砖,宛如脚下的石板,随着茶贸商队的足迹,渐渐铺开了一条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

理同压缩饼干,通过蒸压,片末成砖,密度也大大加强,有效解决了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储运空间有限、不易保存等现实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掌握技巧,且无合适工具,要想从米砖上撬一小块来泡,并非易事。原以为,用一把锋锐的茶刀从侧面下刀就能搞定。孰料,砖压得十分紧实,仅仅是撬了些指甲大小的茶片下来。改用茶锥,锥头刺入砖体时可以明显感觉到遭遇的阻力,很难继续深入。茶友君兹调侃说: “这真是一块个性超强的‘板砖呐!”真是叫人哭笑不得!无奈,只好找来一只小铁锤助力。如此粗暴的“开场白”,恐怕会让品茗的优雅丧失殆尽吧!

乌黑的茶块,横截面致密,有着类似岩层的质感,难陉如此“坚如磐石”!其间,夹杂着米粒大小细碎茶条,还有些大约是茶梗的米黄色木质颗粒。

它的干香是纯净朴素的甜香,又带着点药香,跟川贝枇杷膏倒有几分相似。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蒙、俄,砖茶多是大锅煮饮,颇有唐宋遗风。在饮茶崇尚雅致的南方尤其生活在都市,尽管也有煮茶(如老白茶),但主流还是泡饮。泡紧压茶,宜用紫砂壶,二三入围桌品茶,又宜小壶。

平日里颇爱自斟自饮的君兹拿出一只120毫升段泥巨轮珠,择一较完整的茶块,外加几枚茶片入壶,沸水淋洗。经沸水的洗礼,一阵清新的木质香从壶口飘出,感觉像步入一片密林,这是老叶枝梗的香气魅力。

重添沸水,静置约1分钟后,出汤。不论是香气,还是汤色,它都不会像金骏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那样给人惊艳的感觉。尽管存放了四年多,却无丝毫陈味,其香温吞醇和,纯正无异杂之气,就像它的外表一样内敛敦厚,中规中矩。汤色深红似熟普,浓度有余,却少了清澈剔透。

君兹对茶颇为挑剔,因而能打动她的茶并不多。她端起公道杯,迎着光晃了晃,微微皱了皱眉头。很显然,她觉得茶的表现差强人意。但是,还没品尝就下定论,未免武断。“先喝喝看。”我说。

在白瓷杯的映衬下,汤色更显浓酽了。细啜茶汤,甜醇顺口,不愠不火,似是语气平和的交谈,没有波澜。

“呃……要说优点嘛,就是醇、顺,缺点呢,就是茶太碎。其实,它没什么大缺点,也没什么大优点,就是茶呗。”连饮几杯后,君兹开始点评。

在我看来,米砖就好比是茶中的“经济适用男”,尽管貌不惊人、性格也不鲜明,却很沉稳务实,适合共同生活,白首偕老。自誕生之日起,米砖在销区百姓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正是如此吗?“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便是最好的证明!在福鼎民间, “茶哥米弟”的说法也广为流传。茶较之粮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同时也赋予了米砖之“米”的崭新内涵。顺带说一句,时下也有“口粮茶”之说——茶就像口粮一样,是每日必需品。

红砖茶深受边民喜爱,正是因为边疆地区饮食以肉、奶食主,蔬菜较少,而它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堪称少数民族“生命之饮”。现代医学研究也探明,红砖茶具抗氧化、软化人体血管、降血脂、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保健功效。

由此看来,也就不难理解:当年地处内地的羊楼洞,为何能吸引晋商、粤商、英商、俄商等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或收购红茶,或投资建庄,或兴办茶厂,在中国近代茶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说: “茶叶对世界的征服如此成功,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它曾经征服了世界。茶和水、空气,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东西。”饮茶,解渴保健,融入每一个日常,就是茶的本来面目。平淡是真,生活如此,茶亦如此。当茶充分溶进血脉,就跟呼吸一样稀松平常了。

100多年前,米砖和青砖,从羊楼洞出发,沿着欧亚万里茶道,一路辗转,一路征服。今天,它又从羊楼洞再出发,展开新的征途,意欲征服更多人的茶杯。

涤净沉滓,静待水沸,我们又往壶里投进了一块茶。好茶,要分享。

猜你喜欢
砖茶红茶
喝红茶弄清五件事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万里茶道”文化传承对鄂南旅游产业的影响
打造咸宁名片—“青(米)砖茶”对策研究
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主要生产厂砖茶中氟化物含量调查与分析
喝红茶,骨折风险降三成
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