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三里小学(231500)
自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中,一部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淡薄,甚至借着热闹场面偷懒,人云亦云,没有真正的思考,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专场。这样只会让“先进”更“先进”,“落后”更“落后”,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第二,研究讨论的问题过易或过难。前者让合作学习失去意义,流于形式;后者则让学生束手无策,或是只有少数尖子生担当主角,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而教师为了追求整体教学效果,只能将研究讨论的时间一拖再拖,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分组时未充分考虑组间搭配,使小组间的学习步调相差较大,有的很快得出结论,有的始终难以统一意见,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等待”而处于“闲置”状态,容易造成课堂纪律松散和混乱。有的班级人数多,造成每组人数过多,加上每位学生的责任不明确,教师缺乏适当的组织、调节能力,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导致学习目标不能普及。
诚然,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和亮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合作化与个体化相结合,学生间的关系转向友好合作的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等。但是,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出一个问题,让其尽情讨论就完事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学习方式各有优势,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新理念的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何构建合作学习的策略,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思考: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教师教学时难以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小组成员间要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每个人要明确并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这有赖于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合理分组。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阅历、知识基础等限制,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一般比较差,不善于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也不善于自主检查思维中的错误,思考时常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异质的学习小组,既要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组建原则,又要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一般低年级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2~4人为宜,因为低年级学生倾听、组织自控能力较差,人数过多容易造成纪律混乱,而且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低,在合作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可以说,低年级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小组人数可适当增加到4~6人,而且每个小组可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使组员责任明确,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责任感。当然,为了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小组长也可以竞争上岗或实行轮换制,小组成员定期轮换角色,使其掌握新的合作技巧,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正确、恰当处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问题,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友好、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使成员间体会到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同时也能在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合理分工,异质互补,优化组合,能增强学生主体的责任感。
课程标准指出:“应大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是,合作学习并不是用之皆灵的。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好精心的准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或实践活动题。这些问题不是学生一看就知道的,也不是学生难以完成的,而是学生经过小组合作,聚集大家的智慧,“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认钟表”时,教师先组织学生欣赏钟面,唤起原有认知,再组织学生创造性地画出钟面。学生在欣赏各种有趣的钟面中引发数学思考:如何画钟面?钟面上应画些什么?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卡通人物对话的情境。大哥说:“我是老大,叫时针,我长得粗而短,走得最慢。”二哥说:“我是老二,叫分针,我比大哥长一些,走得比大哥快。”小弟说:“我最小,叫秒针,我跑得最快,也是最细最长的。”有趣的对话促使认识了钟面,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挑战性,也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普遍认识规律。
又如,教学“认识几时”时,比较适合让学生在合作中做数学,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限,有的知识只能意会,如果把目标定在让学生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话,学生会学得枯燥乏味,达不到学习效果。但如果采用同桌合作学习方式,一人拨时间一人说时间或一人说时间一人拨时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都能完成。这时教师可适当展示一些学生拨出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交流表达自己是怎样拨的,这样既能降低难度,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更显著。因此,问题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经验又高于学生的经验,把问题难度设在最近发展区,以保证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也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很小的差距,那就是对事物有无兴趣,这种很小的差距形成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那就是有兴趣可能使你通向成功,无兴趣可能使你通向失败。”可见,如果学生对知识充满兴趣,那将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
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关系是互教互学,而课堂评价就是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讨论是合作学习中最常见的形态,作为教学对话行为的一种,它以小组为独立单位,让学生针对一定的议题或在一定的议题范围内进行讨论,它是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学环境最为宽松自由、学生参与度最高的互动行为方式。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在积极的互动与交流中获取新知,拓展思维,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内容,把握好讨论时机,组织好讨论过程,发挥讨论的价值。
例如,教学“统计”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调查感兴趣的问题——最喜欢吃的水果,并通过课前谈话得知学生最爱吃的水果有橘子、苹果、梨、香蕉、桃子这五类。在统计前,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需有严格的纪律;小组合作学习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不能一窝蜂,人云亦云;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位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于是,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每小组派一名学生问,其他成员分别用举手的方法表示自己最爱吃的水果,结果只用1分钟就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团队精神乃至改进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些也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沟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彼此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目的。
教师要倾注真情,把爱心、微笑、鼓励带进课堂。在课堂中,教师每一句热情的赞语、每一个亲切的眼神,都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要鼓励学生敢问、敢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听得进不同的声音,给学生做错、说错、纠错的机会。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和筛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错误资源,并据此调整教学行为。要有意识地帮助后进生剖析错误,以错纠错,正本清源。
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学生在练习“23×4”中出现以下三种答案:
教师将三种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集体讨论及思维碰撞来疏通学生的疑惑,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也保护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在民主、平等、信任的氛围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才是积极有效的数学学习。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适应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教学方式,它能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但是,“真理多跨越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如果不顾内容、对象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刻意追求形式,这样的形式就会失去效用,就需要教师理性地进行选择,减少机械的追风模仿,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