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思考及其对策研究

2018-12-26 03:43:22管曦谢向英林畅刘宇峰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区禀赋增幅

管曦,谢向英,林畅,刘宇峰

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35000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350001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全球茶叶的主产国和消费国。2017年中国茶叶产量272.92万t,茶园面积达到305.49万hm2,茶叶出口35.53万t,均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以来国家宏观层面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茶产业内在竞争力显著提升,产品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回顾2000年以来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轨迹,由竞争驱动的茶产业发展越来越快,而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茶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经济效益的区域竞争以及茶产业供求失衡的逐渐浮现。但在数据缺失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总是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总结和分析。本文拟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网站等公开数据,尝试从规模发展、经济效益和供求关系3个方面,梳理中国茶产业近年的发展。

一、区域性竞争推动中国茶产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茶产业的规模化扩张日益加快。传统茶区与新兴茶区间竞争所驱动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中国茶产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前者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均衡,即传统茶区和新兴茶区在茶园规模化扩张和产业增产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势,后者表现为时间上的不平衡,中国茶园面积整体规模增加越来越快,茶叶总产越来越高。

由表1可见,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仅为108.90万hm2,到2005年仅增加26.31万hm2,达到135.21万hm2,年均增幅4.8%;2005—2010年中国茶园面积增加61.82万hm2,年均增幅上升到9%;2010—2015年茶园面积增加82.11万hm2,年均增幅接近8.4%;2015—2017年茶园面积增加26.35万hm2,年均增幅下降到4.5%。总体来看,茶园面积的年均增幅有所放缓,但考虑到茶园面积基数整体不断上涨,茶园的规模化扩张不断加快。以2000年为参照,由2000年的108.90万hm2增加到200万hm2,大致花了11年时间;由200万hm2增加到300万hm2,则只花了6~7年的时间。随着新增茶园陆续投产,可以预期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中国茶园面积扩张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表1 2000—2017年中国不同地区茶园面积变化情况

从各省情况看,17年间茶园规模扩张速度最快的是贵州省,其茶园面积增加近10倍,此外甘肃和河南的茶园面积分别增加了8倍和7倍。从茶园扩张的绝对数量来看,地处西南茶区的贵州、四川和云南3省,分别新增茶园43.36万hm2、25.05万hm2和24.56万hm2,3省合计贡献了2000—2017年中国新增茶园的47.29%,而其他三大茶区的茶园整体扩张较为缓慢。如果与一个更近的时间点2015年相比,2017年传统茶区福建、浙江、四川和云南的茶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云南甚至出现了部分茶区茶园面积逐步缩小的态势,福建和浙江的茶园面积增长率也基本维持在1%~2%之间。但部分新兴茶区仍然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如河南、山东和重庆2015—2017年的茶园面积年均增幅都达到15%以上。贵州作为中国茶园面积最大的省份,2015—2017年的年均茶园面积增幅约为7%,但是由于贵州茶园面积整体基数较大,两年间增加茶园面积5.95万hm2,同期中国茶园面积整体规模扩张26.35万hm2,贵州贡献了其中的22.58%,成为中国新兴茶区的领头羊。在这些新兴茶区,茶产业日益成为地区支柱产业,在地方精准扶贫、带动农户致富、创造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海南和西藏茶叶产量和面积均很小,本文后续讨论没有再将其纳入分析对象中。

从产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表2),2000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整体增长率为299.39%,年均增长率约为17%。但是基于不同时间段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产量绝对值阶段性的增加,还是阶段性的增长率,中国茶叶产量扩张越来越快。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和2015—2017年4个时间段的产量分别增加251 530、540 204、773 842、480 256 t,年均增长分别为7.36%、11.56%、10.49%和10.68%。2000年以来,福建、四川、云南3省贡献了整个中国茶叶产量增量的45.5%,成为中国当前产量前三的茶区,其中福建和云南在2000年就是中国茶叶产量第一和第三的省份,而2000年全国产量位居第二的浙江,近年来茶园扩张较为温和,茶叶产量17年间增加的幅度仅为53.84%,2017年的茶叶产量已经退到全国第七。横向比较来看,2000年以来产量增速最快的是贵州、陕西和山东,增幅分别为16.8倍、13.6倍和11.2倍,仅有浙江、江苏和海南的茶叶产量增幅小于1倍以下,海南甚至出现了茶叶产量的负增长。整体来看,中国茶产业不同茶区都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不同茶区多样化的茶类和多元化的品种,对于21世纪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碎片化、区域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无异于是一种良好的匹配。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数据分析是基于大量新开垦茶园仍然没有完全投产的基础之上,此外中国部分茶区(尤其是绿茶产区)大多1年只加工春季1季茶叶,如果进一步充分开发夏暑茶,中国的茶叶产量增速将更快。

表2 2000—2017年中国不同地区茶叶产量变化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短期(2015年以来)来看,中国的茶园规模和茶叶产量都保持温和的增长,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不同茶区增速的差异在产业内部进行的区域性结构调整。从一个长期发展趋势(2000年以来)来看,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产量和规模不断螺旋式上升,且增速不断加快的阶段。中国茶区幅员辽阔,不同茶区间的资源禀赋高度差异,茶区间的竞争主要围绕着资源禀赋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展开。目前居于主导的竞争是资源禀赋的数量竞争,但同质化的数量竞争可能会导致供给增长过快,进而影响到不同茶区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农的生计。因此,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可能需要建立全国层面的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引导中国茶产业从资源禀赋的数量竞争平稳过渡到资源禀赋的质量竞争,这对于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待续)

猜你喜欢
茶区禀赋增幅
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山西财税(2024年1期)2024-03-15 06:29:00
商洛茶区无性系茶苗高效栽植技术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山西财税(2022年7期)2022-08-18 01:27:48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40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茶业通报(2021年3期)2021-12-07 23:58:54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福建茶叶(2018年11期)2018-01-19 04:07:44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汽车与安全(2017年2期)2017-03-14 02:56:27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