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茶园机械化管理现状与思考

2018-12-26 03:43:22邢瑶唐锁海徐德良梅菊芬徐文清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喷雾机耕作茶园

邢瑶,唐锁海,徐德良,梅菊芬,徐文清

1.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10036;2.江苏省茶叶研究所,214063

江苏是我国茶叶生产重点省份之一,茶园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宁镇扬和连云港丘陵地区,主要生产绿茶、红茶,其中以高档绿茶为主。近年来,江苏省茶园采摘面积稳定在3.4万hm2左右,产量约1.4万t,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34%。茶产业已成为高淳、溧水、宜兴、溧阳、金坛、吴中、句容等主产区的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江苏茶园机械化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季节性、劳动密集型茶产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增加。与此同时,茶叶生产机械化得到不断发展,修剪机、耕作机械、采摘机械、植保机械和灾害防控设备在江苏茶园已广泛应用。

1.茶园修剪机械

修剪是培育优质高效茶园树冠的重要农艺措施。茶园修剪机械在江苏省茶叶主产区已基本普及,主要为单、双人修剪机、绿篱机和修边机。现今,茶园修剪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茶企自行购买机械自行修剪;二是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修剪外包多以1 500~1 800元/hm2的价格承包给宜兴、安徽等地的私人或企业修剪,茶企购买修剪机械主要用于外包修剪后的修边等工作。

目前江苏茶企采购修剪机械主要机型包括日本、德国以及国产的单人修剪机、双人平形(弧形)修剪机、绿篱机和电动修剪机(表1)。进口修剪机价格是同类型国产机械的2倍甚至更高,由于其性能稳定、动力足、耐用、故障率低等优点,被多数茶企认可,电动修剪机由于轻便、价格合适等原因受到茶企欢迎。

不同品牌在不同地区市场优势不同,镇江以日本落合为主,南京、常州、扬州以日本川崎为主,无锡、苏州主要购置日本川崎和德国斯蒂尔的产品(表2)。区域对于品牌选择的原因,一是动力强和耐用性好。对于成年茶树修剪,特别是中大型茶园成年茶树的修剪,动力和耐用性是茶企选择修剪机械的重要因素。进口修剪机的动力、稳定性优于国产机械。二是配套服务。修剪机作为茶园管理中最常用的机械,保养和维修的配套服务也是茶企选购的因素之一。

表1 江苏茶园主要修剪机械

表2 江苏茶叶主产市茶园修剪机械优势品牌情况

2.茶园耕作机械

茶园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孔隙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茶树根系发育生长,抑制杂草生长。江苏茶园主要耕作机械类型大致分为微耕机、中耕机、旋耕机和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根据操作方式分为乘坐式和手扶式。

20世纪90年代,由浙江嘉善拖拉机厂研发的C-12型茶园拖拉机在江苏缓坡中大型茶场有一定的应用,后因为各种原因停产。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国产机械的不断升级改进,小型耕作机,特别是国产型,在江苏省逐渐推广使用。由表3可见,江苏茶企多采购国产小微型的中耕机、旋耕机,茶园耕作机械在无锡、常州和镇江应用较多,各地区使用的品牌也有差异。小微型耕作机对茶树枝条的损坏小、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如捷马ZGJ-120手扶自走式小型茶园中耕机在无锡、镇江茶园均有使用,普遍反映动力较强,耕深满足需求,但存在易翻身等问题。中大型茶企认为国产小型拖拉机动力方面有所改善,但存在易磨损、缓坡地面易翻身、维修困难竺问题,多数企业基本淘汰。近年研究推广的履带式茶园管理机由于机身笨重,在老茶园和丘陵高坡茶园表现出动力不足、易对茶树造成机械损伤等问题,不适用于老式茶园和丘陵高坡茶园。茶园施肥和除草,特别是幼龄茶园,一般会结合耕作机械一起进行,但较多茶园受机械机型选择、土壤情况等条件的限制,仍然进行人工开沟施肥、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除草,茶园田间管理成本高、强度大、效率低。

3.茶叶采摘机械

采茶是茶叶生产中耗费人力最多,机械又不易替代的环节。近20年,经过产品结构调整,江苏以名优绿茶和红茶为主,茶园树冠以立体采摘模式为主,只有部分加工中档茶、碾茶和抹茶茶企使用采茶机,江苏省茶叶采摘仍以人工为主。

江苏省目前常用采茶机主要包括单人平形采茶机、双人平形或弧形采茶机、电动式小型采茶机。由表4可以看出,采茶机主要在无锡、常州和镇江茶园应用,以日本进口机械为主。电动式小型采茶机效率较低,中大型茶企应用较少。

表3 江苏主要茶园耕作管理机械

表4 江苏主要采茶机械

4.茶园植保机械

随着有机茶园和绿色生态茶园的推广,现今江苏茶园主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病虫防治普遍使用的是太阳能杀虫灯和农药喷施器。近年来研发的茶园背负式吸虫机,除南京外,其他地区推广应用较少。

太阳能杀虫灯由于其对田间电力基础条件要求较低、使用方便、节能性好、高效安全等特点,推广效果较好。太阳能杀虫灯主要品牌为鑫田、托普、科中杰、佳多等,其中鑫田品牌使用较多。近几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窄波精准型杀虫灯在防控小贯小绿叶蝉等茶园害虫方面效果显著,对天敌危害小,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区有一定推广。农药喷施机械种类多、品牌杂,主要有喷雾机和弥雾机等,茶企多购买使用国产产品。按照使用方式分背负式、担架式、自走式等;按照动力主要分手动、电动和汽油机动力3种。目前,江苏主要使用的农药喷施机械为以下4种。

(1)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器)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器)机械动力主要为锂电池和铅电池2种,因价格较低、轻便、易操作、雾化强度大等优点被茶企普遍购买使用。但其电动设备限制连续作业的时间,且人力背负,大面积喷施劳动强度较大。

(2)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弥雾机)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弥雾机)以汽油机为动力,雾化程度高、功率大、射程远、喷施均匀,但净重约为电动喷雾机的2~3倍,长时间作业,劳动强度大。

(3) 担架式机动喷雾机

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功率大、射程远、雾化程度高,可通过加长打药管,方便长距离大面积作业,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但其存在自重大、噪音大、机温高等缺点。

(4)自走式机动喷雾机

自走式机动喷雾机主要为轮式和履带式2种。可搬运大容量药罐,连续大面积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筑水牌3WZ51自走式喷雾机在溧阳和无锡地区地势平缓的茶园有少量应用,不仅可用于农药喷施,还可以搬运重物,但江苏茶园多在丘陵山区,机械爬坡动力不足,制约推广应用。

5.茶园灾害防控机械

茶园灾害防控机械主要是防霜机和喷灌设备。防霜机在江苏长江以南的茶区推广多,但使用率低,而连云港等易受冻害地区防霜机推广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茶园灌溉主要依靠雨水,部分茶企购置喷灌设备主要用于抗旱,其抗旱效果在幼龄茶园较为显著,但存在设备中阀门、喷头易堵塞等技术缺陷,且对茶园水利条件要求较高,应用效果一般。

二、江苏省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农艺分离,缺少适宜机械

江苏茶园存在农机农艺不融合的情况,例如传统中小叶种茶树行距为120~150 cm,黄金芽、白叶一号等因树势较弱不易封行,行距为120~130 cm,而部分茶园管理机械参照国外机械化作业建设标准要求,行距在180 cm,而大行距易生杂草不易封行,可见农机农艺相互结合是关键。

江苏茶园多为上世纪80—90年代老茶园或荒山新开茶园,地处丘陵山区,田块不规则、地势不平、坡度较大,行距小、密度大,茶果(林)间作,茶园标准与模式不适宜现有茶园机械。尽管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老茶园改造,但耕作、施肥、大型植保机械多仿制粮食作物或平原、缓坡地使用的机械,其动力、行走宽度、机具配件等对江苏省茶区实用性仍较低,部分小型、微型国产茶园耕作机械仍是“便宜、能用、易坏”,缺少高性能机械有效供给。

2.科技支撑薄弱,研发推广不足

近年来,依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专业院所的科研优势,江苏省在茶园机械方面有一定的研发创新,但从全省来看,江苏省茶叶机械化科技力量仍存在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不足的问题。许多研发或仿制的机械往往存在动力不足、耐用性不高、稳定性差,以及不符合现有茶园管理实际需要等问题,无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有待提高改进。兼顾茶机和茶树栽培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主产县区缺乏,茶园农机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3.政策扶持薄弱,缺乏配套服务

尽管茶叶在主产县区是农业主导产业,但在全省范围种植面积不大,相比其他大田作物,茶园管理机械的政策扶持资金较少,茶园管理机械暂只有茶园防霜机和茶树修剪机有农机购置补贴。规模较小、经营单一的茶企购置和维护1套茶园管理设备费用较高,且单一机械使用频率较低,茶企购机积极性不高,影响茶机的推广应用。2017年,国家和省级主管部门均已出台了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江苏省也开始启动相应工程对茶园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行示范推广,但时间短,配套措施还在完善,政策优势未充分发挥。

市场上茶园机械良莠不齐,除价格外,维修保养等服务影响机械推广。一方面茶工老龄化明显。多数茶企主要劳动力年龄在50~70岁,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未接受茶机使用培训,茶机操作不规范,缺乏保养维护意识。另一方面,机械维修店少。各地茶园机械维护保养点较少,经销商只销不修,茶机不能及时维护保养,故障率高,影响茶园机械应用。

三、推进江苏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想法

1.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协作攻关

茶园生产中农机农艺不融合,症结在于是农机配合农艺,还是农艺配合农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完全适宜老茶园作业的机械研发困难;二是按照机械化作业要求更新改造老茶园,投入较大,茶企应用主动性不强;三是按照机械化生产要求建设标准化新茶园,茶园管理机械配套应用不确定。所以农机和农艺应相互配合,相向而行。一方面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完善茶园道路、蓄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改造老茶园栽植品种和茶园环境,为机械化作业创造适宜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研发推广农机产品,着力发展小微型质优耕作机械。目前,江苏茶园急需耕作机械,秋季茶园耕翻可结合施肥、除草,一机多用。由茶园耕作机械现状可以看出,外国大型机械不适于江苏茶园现状,多数茶企都在试用小微型耕作机械,但销售市场化,产品杂乱,筛选、推广适宜丘陵山区窄行茶园的且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耕作机械迫在眉睫。

2.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务

一是加大对茶园管理机械购买补贴政策扶持,规范市场,增加适宜江苏茶园作业的优质品牌机械列入补贴目录,提高购机补贴额度,帮助茶企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二是探索建立茶园机械农机服务队伍,借鉴茶园修剪外包服务方式,统一购买推广的质优机械提供季节性有偿服务,并负责机械的维修保养。茶企可解决常年购买“一次性”茶机的困扰,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提质增效

争取在茶园管理机械创新开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结合江苏茶园农艺情况,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地形地势的机械,促进成果转化,提升自主研发产品质量和性能,真正投产应用推广,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稳定采茶队伍,缓解用工荒

江苏生产抹茶、碾茶和大宗茶叶企业采茶机械采茶应用较好。针对江苏名优茶采摘,已有的仿生采摘技术速度和精确度均无法替代人工,盲目大规模推进机械采茶,对茶叶精品化发展是一种制约。提高采茶工工资、寻找固定的包工头,暂时稳定每年采茶人员,解决“茶工荒”问题。今后在具备机采条件下,采后增加一道筛选程序,例如应用色选机的色选功能,对机采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分级,可能是高端茶叶实现机采的一条途径。

四、总结

茶产业是地区性、季节性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随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茶园生产过程中机械替代人工是必然趋势。通过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修剪机和农药喷施机械在江苏茶园中普及,其中修剪机购置基本选择川崎、斯蒂尔等进口品牌机械;由于国外机械不适宜江苏地形地势,耕作施肥机械处于摸索应用阶段,茶企多选择国产小型旋耕机、微耕机、松土机,但这些机型存在动力不足、易侧翻等缺点,多数只能由男性劳动力完成作业;防灾害机械在政府扶持下有所推广,但应用效果一般;采茶机械在制作中低档茶叶、碾茶、抹茶的茶园推广较好,在制作名优绿茶、红茶的大部分茶园基本空白,精品化高端绿茶依然需要人工采摘。因此,在继续走高端精品绿茶、红茶的道路上,江苏茶园管理迫切需要适宜、高质量的管理机械,通过茶企、科研、推广等单位相互协作,逐步实现江苏茶园管理机械化。

猜你喜欢
喷雾机耕作茶园
浅析玉米栽培的喷雾机选型与施药技术规范
茶园飘香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6
茶园之晨
江淮法治(2020年16期)2020-11-27 10:30:20
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湄潭茶园
乡村地理(2018年1期)2018-07-06 10:31:18
茶园观色
百科知识(2018年7期)2018-04-17 16:46:38
以3WX—650型为例谈喷杆式喷雾机的使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喷雾机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条件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 0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