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璐
摘要:相对城市而言,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滞后性,阅读教学水平低。为了提升阅读教学品质,本文以群文阅读为切入点,展开了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探究,以强化学生阅读实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小组合作;独立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将一些具有共同特点的文章累积在一起阅读,以增强学生某一方面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而小组合作是指因某一共同目标,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共同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和小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通性。所以,两者叠加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因而,我以培养学生“主题”、“情感”、“技巧”三方面的阅读能力为目标,探究了“小组合作+群文阅读”的教学之道,以增强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焕发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机。
一、小组合作,群读“主题”
在浩如烟海的语文世界中,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有时人们会将“主题”作为阅读的分类标准。所以,在语文知识传递过程中,主题阅读教学、主题写作教学等应运而生。但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主题的认知明显存在漏洞。为此,教師可以引入群文阅读,组织小组合作强化群读“主题”教学效果,让学生互利互惠地提升主题阅读能力,继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爱国”这一主题的理解,我组织了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群读“爱国”这一主题类的文章。首先,按照“优、中、差”生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其次,下发群读内容,包括:《夜莺的歌声》、《小兵张嘎的故事》、《小英雄雨来》、《最后一课》等;然后,提出阅读任务:找出这几篇文章中凸显爱国主题的地方;之后,学生就问题展开了群文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又组织了小组,每个小小组阅读不同文章,找出问题答案,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和分享,最后小组间再交换阅读内容,进行深刻体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交流,深刻理解了“爱国”这一主题类的文章,掌握了主题阅读方法。可见,群读“主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独立阅读提供了可能。
二、小组合作,群赏“情感”
文章是情感的集合。无论什么文章,其都是情感的申述。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欣赏文本情感成为了万年不变的主题。但是,对于刚刚步入生活的小学生而言,情感经历几乎为零。而为了填充个人情感,学生需要海量阅读。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群文阅读,利用小组合作群赏文本传递的情感,完成情感的迁移,继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太阳的话》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类情感的群文阅读。首先,将班级学生以每组4人的形式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下发一张A3纸,学生围坐在白纸的四角;之后,下发群读文章,即《紫藤萝瀑布》、《囚绿》、《石榴》等;然后,小组内的学生分别独自进行这几篇文章的群读,阅读之后,在属于自己的白纸区域写下感悟;写完之后,组内四名学生进行阅读感想的交流并说出自己进行情感体会的方法;最后,进行阅读情感和体会情感方法的汇总,如甲组的某一汇总内容,情感体会:自然生命是鲜活亮丽的,生活是美好的。体会方法:对比这几篇文章的情感对象,找出其共同特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体会、分享思想的方式,快速获得了赏析情感的方法,提升了独立阅读实力。
三、小组合作,群析“技巧”
阅读内容包含的创作技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在完成初次阅读教学之后,学生并不能吸收其中的创作技巧。而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技巧”这一板块,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和共同交流中,突破这一难点,实现知识的输出。
例如:在阅读教学《礼物》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比喻”这一语言表达技巧,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了“比喻”类的群文赏析活动。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之后,下发阅读文章,包括:《春》、《围城》节选、《逍遥游》等;然后,让学生运用学习《礼物》时获得的比喻句分析技巧去赏析这几篇文章,从中找出含有比喻的句子;在合作赏析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了共同阅读的方式,一篇一篇地进行了语言分析。如甲组,学生用接力朗读的方式先一起阅读了《春》,同时在朗读中勾画出了自己认为是比喻的句子;之后,一起分析这些句子,判断其是否为比喻句。在分析中,学生回溯了比喻句分析技巧,掌握了比喻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了独立阅读能力。可见,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群文阅读,分析文本“技巧”能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发展“小组合作+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阅读实力,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段立苹.在小组合作式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
【2】陈洁.群文阅读小组合作成效展示探略[J].课外语文(下),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