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兵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和倡导要创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手段,确保学生在获得应知应会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持续性提升。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单位的班级,是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社会化群体,其中对于学生主体发展潜力的引导和带动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本文主要对如何提升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提升;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将学生发展放在核心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当前班级管理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背景和形势的要求,不仅严重压抑和约束了学生的学习管理过程,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班级管理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三个维度的任务目标对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与转变,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做好班级管理的服务和辅助工作,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性提升。
一、明确班级目标引领学生主动实现自主和自我管理
班级说到底也是一个团队,职高班级就是由几十个高中学生组成的团队。而且作为团队就应当有团队共同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实现对学生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引领,让学生们围绕班级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尽可能地约束和管理好自己。班级的团队目标可以分为很多种,可以是在学习成绩上“当先进、争优秀”,可以是在纪律规定遵守上“扛红旗、争第一”,可以是在学习氛围上“最浓厚、最活跃”,还可以是“最和谐、最团结”等。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都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自信心不足、心浮气躁、压力过大导致不堪重负、意志力严重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与班级学生一起制定较为明确的目标,并且努力将这一目标灌输和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鼓励和动员学生们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从个体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按照目标的导向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不为目标的实现起反劲儿、不拉整个集体的后腿,时刻以目标激励和引导学生们,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逐渐适应目标和认同目标,实施更好、更有效的自我管理。
二、注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服务和辅助活动的开展
倡导和实施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管了,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完全地放手,也并不是任由学生完全自由地发展。在学生们心理可以承受的范围和自我调节能力范围之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放”。对于一些误入迷途难以自拔且其他同学所起到帮助作用十分有限的问题,比如对情绪失控的学生、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对异性交往困惑的学生、对厌学情绪较重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收”。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宏观指导和服务辅助。从宏观指导层面讲,主要是对国家相关的教育管理精神进行仔细的研读和思考,对学校实施的一些管理规定、管理任务进行宣读,并积极地将其引入班级管理过程之中,对整个班级管理的总体状况、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等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和评估,最大限度地将自身从班级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胆、放手地交给学生们去做,自身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方向的把控,想方设法地让全班学生都能够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并积极为班级管理做贡献。在服务辅助作用上,班主任应当强化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在班级的突发事件中、在学生难以实现有效解决的问题上,及时地发挥作用,做好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要多用温暖的、人性化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予以关心关注,强化与学生之间谈心交心活动的开展,在学生管理的细节和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拥有较为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三、提升班级制度和文化在学生约束和引领中的地位
没有科学有效的规矩,方圆是难以建立起来的。充分地说明了靠制度管人管事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积极建立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让学生们自由发表意见、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最终汇集总结形成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语言、不遵守纪律等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班级乐于助人等好人好事应当进行什么样的奖励,让学生用自身商讨建立的规章制度实现自我约束和管理,而且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能够将这些规章制度很好地落实下来。教育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将学生的主体意识焕发出来,将班级从“保姆式”管理积极地转化为民主式,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性地构建班级文化,比如黑板板完全交由学生们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设计,班级的英语角、图书角、学习园地、班级墙壁两侧的经典语录、格言警句等的建设也充分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们充分选择一些自己较为喜欢的班级文化,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并以此引领好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管理中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让精神的激励有效转化为他们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强化集体实践活动在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中的功能发挥
鉴于职业高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内容知识,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素养的特点,班主任应当强化专业技术第二课堂的开辟和拓展,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业实践活动和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借助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知识为基,业务立身”意识的增强。班主任应当强化班级学生实践环节的德育渗透。可以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到一些与班级学生所学专业技术相关的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或电商企业中去参观,特别是要深入到相关的客服中心等,让学生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学习和了解自身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认识到专业技术知识的重要性。
结束语:
立足于职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应当明确班级目标引领学生主动实现自主和自我管理,注重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服务和辅助活动的开展,提升班级制度文化在学生约束和引领中的地位,强化集体实践活动在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中的功能发挥。
参考文献:
[1]蒋华星.职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4).
[2]金燕.职高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策略的思考[J].好家长,2017(56).
[3]高 凡.中职学校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38).
[4]王玉琨.职高班主任有效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