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2018-12-24 10:05高书琴
赢未来 2018年22期
关键词:区域文化高职院校

摘要:新形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应突出“特色”二字,不仅要尝试解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部分问题,更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高职教育必须为地方建设服务,校园文化发展就必须与区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这正是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区域文化

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不断壮大的高职教育规模和用工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高职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高职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推进教学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高职人才创造条件。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在内容上存在着空泛化、功利化、模式化的趋势,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脱节,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優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区。[1]其中,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在现阶段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一、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高校,具有更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当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发展不协调、文化氛围不浓、特色不够等几大问题:

1. 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与校园精神文化发展不协调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但发展迅猛,有些高职院校片面追求规模发展,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职业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办学理念,往往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学生公寓等基础办学条件的改善,而对隐形的校园文化软件发展不够重视,没有体现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定位较为模糊。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不够,师生参与度较低,特色不够鲜明,缺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有的职业性和鲜活度。与硬件设施相比,校园文化长期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

2.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一些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用日常文体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校园文化建设,而不是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规划,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而重技能提高而轻素质培养,甚至重科技发展而轻人文教育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又一大误区。过于注重技能培养和基建投入,校园建设的资源配置倾斜明显,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之间协作程度较低,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少和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职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缓慢,文化氛围不浓就无法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引导作用,偏离了人才培养中“先做人”后“成才”的轨道,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结合不够紧密

区域文化主要指因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可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形式,一般按时间、空间来划分,如荆楚区域文化。高职教育必须为地方建设服务,校园文化发展就必须与区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使命,也是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罔顾地方发展需求,一味追求“主流配置”,热门专业申请扎堆、重复建设的问题,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与地方发展接轨,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地方文化特点和优势。地方企业,尤其是文化产业与高职院校交流不够紧密,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没有搭建起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很好的结合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也同样无法凸显地方文化优势,容易迷失发展方向,削弱其文化向心力,学校的办学优势也会有所削弱。

二、高职校园文化发展需与区域文化相结合

1. 区域文化的全面融入

区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不断积淀,形成复杂而丰富的文化形式,与区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根基,早已融入到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主体为全体师生,在进行课内教学和课外校内实践过程中,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文化体系,但这一文化必然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强烈影响。区域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反过来渗入区域文化,能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对区域文化的体现是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及高职院校内各部门协调一致的结果。

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要求,并全面融入区域文化,探索并实践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有“特色”、有“强项”,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2. 区域文化的主导地位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断丰富、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的深刻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的发展,在职业性、行业性和技能性上首先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与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一致性,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探索,与当地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交流,邀请参与相关专业建设,在支持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高职校园文化的存续区域主要是高职校园。虽然当前社会和校园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校园外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本地企业、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影响很大,但是,高职校园仍然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并非和外界社会完全接轨,仍然体现着高等院校的特点。[2]区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中的区域文化因子实际上来源于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并不总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是有和谐有对抗。特别是在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3]其矛盾焦点在高职院校也非常突出。高职院校应该有意识有选择地汲取传统文化中适应现代高职发展理念的优秀因子,并与时俱进,从文化层面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既符合地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易为现代高职校园文化所容纳,促进高职院校及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总结

高职教育面临改革的转型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个有利机会,以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协作素质和规则意识为主要内容,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在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同时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行为制度、文化氛围等促进持续发展,强化引领导向性意识、突出职业性意识、地域文化利用意识、与时俱进创新意识、铸精品意识和系统性意识,体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内涵发展理念, 构建共同价值观、制度构建和物质文化,实现学生的高素质培养目标。

高职校园文化体现一校办学之精神导向,是传播和实践高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媒介。校园文化需要充满正能量和凝聚力、向心力的强大文化内核,这个内核只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并与区域文化发展相契合。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一张“名片”,与区域文化相结合能使这张名片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色彩,与办学理念相得益彰,從而大力推动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发展。

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应用人才,更要为国家培养三观端正,具有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国高职教育历史不长,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摸索中,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体现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更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能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保持区域文化的全面融入与主导地位,进一步摸索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有力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远的发展潜力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更加有力地推动高职校园建设,同时,还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区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新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提高校园文化的容纳力。而如何深入、全面、创新地将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相结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注释:

[1]贺继明,蒋家胜主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韩光道.思政课学生主体实践性教学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3]任小琴.高校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突破研究[J].南方论刊, 2015 (1) :81-82.

参考文献

[1]韩光道.思政课学生主体实践性教学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贺继明,蒋家胜主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双芹.区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J].广东教育:职教,2014:24-26.

[4]任小琴.高校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突破研究[J].南方论刊,2015(1):81-82.

[5]邵国宝,陈群辉.荆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9):183-183.

[6]王艳,刘腾飞,王晓阳.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教育融合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6):24-25.

[7]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叶琳,赵丹,张丽红.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提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6):5-7.

[9]周萍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0,(14):156-158.

作者简介:

高书琴(1982.7-),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区域文化高职院校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油画风景表现语言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区域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