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艳
一、引言
创立同辈互助教学(Peer Instruction,简称PI)的Eric Mazur把学习分为“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步骤,指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递”但忽略了“吸收内化”。内化作为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不同学生的内化速度和内化方式不同。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复旦教育论坛》上发表了论文《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文中首次提出了“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把教学在时间上清晰分离为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形式进行学习,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再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研究员在我校作题为《创新职院如何创新出彩》专题讲座时提出“在新时代呼吁新职教”,社会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该能力是获得知识、提高个人创新意识的首要能力。“而我国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就是思辨能力,只有知识,没有能力,不会思考……对分课堂正是对症思辨能力提升的创新性教学模式”。(邱爱梅 201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逐一出现,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这些授课方式都更注重学生的自我主動学习能力,更适合那些学习自律性强、自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高职学生大部分缺乏自我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以上这些教学方式不适合大多数学生。而相比之下对分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更具操作性。如若能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优势,则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如何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对分课堂?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资源优势?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所学内容?基于这些考虑,本文从分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与普通英语教学模式,甚至ESP教学模式相比,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存在区别性特色。例如: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全球化,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大,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不断发展壮大,到2007年已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专业。
朱文忠在《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是在普通英语教学理论和ESP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突出多种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red Approach)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 Approach)的教学法的总和(朱文忠 2011:17)。例如:问答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讲授法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问答法,在教学中师生均可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锻炼语言的运用;任务教学法,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分析已知的任务信息,与同学沟通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反馈信息,进行总结;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如把学生带入虚拟的商务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交际教学法,将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在特定的商务情景下使用语言。这些教学法在使用时,很少落到实处,效果不理想。利用做游戏或制作精美的课件,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依然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依然以教师为主导,完成既定内容的呈现展示,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都是要引导学生配合,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按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再者,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违背了“输入——内化——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尝试解决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2016-2018年知网收录“商务英语与微课”相关论文共计139篇、“商务英语与慕课”相关论文共计31篇、“商务英语与翻转课堂”相关论文共计163篇、“商务英语与手机课堂”相关论文共计1篇。
在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但对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主性学习恰是高职学生的弱项,再者对于成长在网络碎片化时代的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很困难,这也成为课下自主学习的一个绊脚石。“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教师先讲解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情,操作性更强。下面将详细讨论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上高效实施对分课堂。
三、对分课堂的实施
张学新教授最初是在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大二年级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必修课上实践对分课堂的,同一学期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英语口语课上也尝试了对分课堂。2015-2018年,知网上收录的将对分课堂运用到高职各类课程教学中的相关论文共计41篇。而其中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相关的共计3篇。各专业各课程均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实施对分课堂时也应避免“一刀切”的情况,要因材施教。
(一)构建实施框架
对分课堂实施之前,授课教师必须要有明晰的实施框架,在学期第1次课就需对学生讲明规则及课程安排,让学生分好小组,介绍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等。对分课堂在时间上把教学清晰地分成三个阶段: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以笔者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程为例,各阶段在课堂的实施如图1所示,最后的1个阶段是根据课程设置和课程特点添加。
(二)重视过程评价,加强平时分的管理与考核
任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对分课堂”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过程评价,因此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分的60%或以上。加强对学生平时分的考核与管理。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平时学习参与度与自主学习程度。以笔者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程为例,学生总评考核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平时采用百分制。迟到1次扣3分,旷课1次扣5分。两次迟到计为1次旷课,旷课10次(20学时,即该课程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则取消该门课的考查成绩
课堂表现30%平时采用百分制。加分制。回答错误不扣分;表现积极者可加1~5分不等
作业20%平时采用百分制。8次作业,并且留底以备存档
期末成绩40%主要从单词、句子、段落、篇章这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卷面考试
(三)具体实施步骤
笔者所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有2个平行班,分别是高职商务英语大二一、三班,人数分别为40和42人。采用的是《世纪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的教材,每周上课2次,连续2节,每节45分钟。总共上课18周,第1周介绍课程、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函电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以4~5人分好组提交分组名单,最后1周考前答疑及考试,剩余16周学习教材8个单元。每2周完成1个单元。第2周的第1次课讲解单元基本概念、基础商务知识,进行样信分析并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作业下方标注出所用到的专业词汇、实用句型及疑难句子,并告知下次课会抽查2个小组展示。第2次课先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小组内部讨论自己的学习所得,互相交换点评写作作业,第2节课抽查2个小组展示,展示时间为10分钟,然后教师进行评点并布置课下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并标注出所用的专业词汇、实用句型和疑难问题,并于第3周上课之前在网络上提交。老师在上课之前完成作业批改(可根据情况每组抽查2名学生),作业批改只用标注出学生写作中的错误。第3周第1次课用一节课的时間给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并修改自己的作业,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第2节课的时间老师评点并给出样信让学生参考,下课之前学生将修改完的作业提交存档。第3周第2次课用来处理书本样信翻译及课后练习。第4~16周的模式与前两周类似。
学期末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主要就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向学生进行调查。所调查问题中86.5%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对分课堂提升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6%的学生表示不赞同,68.4%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课后能独立完成作业,进行学习,为课堂讨论积极做准备,5.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从这项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85.7%的学生非常赞同讨论中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有助于深入理解学习内容,90.3%的学生非常赞同对分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四、基于对分课堂的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与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老师发生了如下变化: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上课不再是被动听讲,课堂从“满堂灌”中走出来,课堂上趴着睡觉玩手机的学生明显少了很多,有了课后的内化吸收环节,学生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授课思路,课堂上带着任务的讨论迫使学生必须加入讨论修改自己的写作作业,否则下课时无法交给老师。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更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技术督促学生课下的内化吸收。
2.改变了老师的课堂角色
对分课堂从某种程度上将老师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完成了老师从课堂主导者到课堂辅导者的角色转变。老师将一部分课堂主导权还给学生,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这并没有导致课堂失控,反而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师生讨论互动的过程中使得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从情感上俘获了学生的心,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不过,对分课堂也对教师的课堂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课堂教学游刃有余,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备课,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践证明,对分课堂是一种实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及课程特点进行调整让其更具成效。
五、结论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的学习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我们需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传统课堂与对分课堂相结合,将对分课堂与“互联网+”时代趋势相结合,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多思考,多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基金项目: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会“十三五”规划(2017-2018年度)研究课题立项——元学习理论支持下“对分课堂”(PAD)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课题编号:DZH1718028。]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 5-10.
[2]邱爱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 27(3):140-144.
[3]朱文忠.商务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
[4]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