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价值探讨

2018-12-24 01:16郭学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血瘀病程原发性

郭学生

(兰山区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原发性痛经是指经综合妇科临床检查无盆腔器官异常者表现出来的月经期疼痛,集中于下腹部,呈痉挛性,且患者常合并有头晕、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腹泻、腰腿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及时予以治疗[1-2]。在中医学研究范畴,原发性痛经属于“痛经”范畴,可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此次试验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原发性痛经患者利用中医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试验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基本资料为:(1)对照组。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42岁,平均年龄为 (28.73±5.16)岁;病程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为(5.82±1.14)年;(2)观察组。 年龄最小者 15 岁,最大者43岁,平均年龄为(28.62±5.30)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10年,平均病程为(5.94±1.21)年。从年龄、病程分布上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符合西医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寒凝血瘀型48例(占比60.00%),气血亏虚型14例 (占比17.50%),血热瘀结型10例(占比12.50%),气滞血瘀型8例(占比10.00%);③此次试验在医院所属医学道德伦理委员会的监理下展开,患者知悉实验内容后自愿参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痛经患者;②用药禁忌证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从月经前1周开始,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国药准字Z41021972),每日2次,每次1袋,至月经结束为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

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选子宫、三阴交、关元、次髎、合谷为主穴,辨证施治,寒凝血瘀型加膈俞穴,气血亏虚型加重关元穴手法,血热瘀结型加命门穴,气滞血瘀型加重次髎穴手法。取合适体位,对上述穴位进行消毒,选取40 mm×0.38 mm毫针,快速进针,再按照“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的原则依次行针,TDP照射,留针半小时,期间每隔10 min行针一次,并辅以艾灸,在毫针胃部插上长约1 cm的纯艾段,点燃,期间不断补充艾段,直至针灸结束。同时,使用艾条,灸子宫、次髎穴各10 min。针灸治疗从月经前1周开始,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即可。

1.4 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评判标准,根据患者月经期下腹痉挛性疼痛、头痛乏力、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具体标准为:①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维持时间超过3个月经周期;②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疼痛减轻,但维持时间不超过3个月经周期;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疼痛未减轻。其中,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患者总人数×100%。

同时,应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

1.5 统计方法

该次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为[n(%)]的形式,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计量资料表现为(±s)的形式,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C D 4(%)C D 8(%) C D 4/C D 8观察组(n=4 0)对照组(n=4 0)t值P值3 7.1 5±1.2 4 5 0.0 3±1.2 6 9.5 2 6<0.0 5 3 4.5 0±1.0 6 3 1.3 2±1.0 8 7.5 6 2<0.0 5 1.0 8±0.2 1 1.5 4±0.2 6 8.2 0 7<0.0 5

3 讨论

“痛经”是中医研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现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痛经患者多由脾肾阳气不足所致,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消除病因[3-4]。此次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以子宫、三阴交、关元、次髎、合谷为主穴,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调理盆腔神经,具有补益肝肾、活血止痛之功效,再加以艾灸,可温经通络,加速全身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具有扶正固本、调理素体的优势,疗效维持时间长,且复发率低。此外,近年来,国内有学者经研究表明,中医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在90.00%以上[5-6];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研究结果数据显示,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原发性痛经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显著改善;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血瘀病程原发性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