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茹
(河北省饶阳县中医医院超声科,河北衡水 0539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属于临床十分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外周血管阻塞性病变,如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适宜,会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残留静脉血反流梗阻等不良情况,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DSA是以往临床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影像学科技的发展与应用,CDUS因具有可重复使用、方便快捷、无创等优势,目前已在DVT诊断工作中得到了普及。该文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CDUS诊断资料,现作以下分析报道。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8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CDUS诊断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8岁;患者年龄 26~80 岁,平均年龄(62.8±9.5)岁;病程 5个月~9年,平均病程(2.6±0.7)年;其中因各类原因长期卧床27例,盆腔手术15例,骨折外伤30例,产后8例,其他5例。
选择飞利浦HD15型诊断仪,探头频率、滤波分别为3~1045Hz,对于肿胀明显或肢体过于肥胖的患者,选择凸阵3~5 MHz,血流方向和声束之间的夹角<60°。
检查方法如下:将患侧下肢充分暴露出来,保持仰卧位,尽可能保持大腿外展外旋;首先对髂外静脉、总静脉进行探查,再顺着血管走向向下对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进行探查;调整为俯卧位后,对腘静脉、小腿上端分支静脉进行扫查;调整为膝关节屈曲内收位后,对胫前静脉进行探扫。可选择低频探头对肥胖或水肿明显患者的比较深的髂外静脉进行探测,并与探头回压、乏式试验、远端肢体解压手法相结合,对血管管腔、管壁、血流情况进行探查,对是否存在血栓予以了解。溶栓治疗前、后需要进行超声复查。对病变静脉梗阻的具体部位、严重程度、血管内膜、厚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静脉瓣进行观察,对治疗前后健侧下肢相应静脉情况进行记录。针对超声诊断为DVT的患者,需给予DSA检查确认。
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选择(±s)、[n(%)]予以描述,比较各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DUS对患肢髂外静脉、股静脉、胫前后静脉、股深静脉、单发栓塞、多发栓塞的诊断结果与DS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CDUS、DSA对下肢病变血管诊断结果的差异[n(%)]
健肢、患肢治疗后的病变部位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瓣膜功能不全、血管内膜异常、管内回声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CDUS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 95.3%(81/85),DSA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为98.8%(84/85),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4 5,P=0.173 3)。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外周血管阻塞性疾病之一,待血栓形成后会导致静脉管腔出现一定程度的狭窄、闭塞改变,随之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1)静脉血流速度非常缓慢,骨折后长期卧床、偏瘫及外科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2)化学药物、静脉损伤、机械性或感染性损伤对静脉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多见于感染、晚期肿瘤、各种大手术、严重脱水患者,因为此类患者血液黏稠性增强,为血栓形成奠定了基础条件[2-3]。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主要表现出患侧肢体疼痛、肿胀、站立或行走时加剧等临床症状,且患肢肤色会出现发黑发紫变化,但有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出现。如果发现不及时,错失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出现的致命性肺栓塞等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相关研究发现[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1.8%左右,且会使下肢受到严重牵连,一旦血栓极化或脱落,就会增加病死率。基于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DSA是目前临床首选的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但因为其是有创性检查,且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一定量辐射,碘造影剂又会增加肾损害或过敏的危险,不可反复进行操作,不适宜进行初次筛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方便快捷、无创、动态及可重复性,其可对血栓发生部位、病变血管结构特点进行准确监测[5]。文献报道[6],DV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可达到90%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静脉内血栓大小、部位、形态等进行直接观察,同时全面了解和掌握静脉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是否理想以及静脉周围组织结构的分布情况,特别是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显著对远端、近端静脉的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对血管外的组织结构予以全面观察,尽早发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情况,方便临床及时进行溶栓抗凝、手术或介入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栓塞等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然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应用过程中同样纯在缺点和局限性,如为栓塞静脉在组织深部、过度肥胖、下肢肿胀剧烈的患者进行诊断时,误诊、漏诊率较高,需要与健侧肢体声响进行结合和比较,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肢体远端进行挤压,对探测频率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对近心端血流频谱进行收集,借助上述辅助措施,方可获得良好的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价格相对而言比较低,是目前唯一一个额同时对静脉形态与循环功能进行评价的无创检查影像学技术[7]。
在该次研究中,CDUS与DSA对患肢的髂外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胫前后静脉、单发栓塞、多发栓塞的探查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肢、患肢治疗后的病变部位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其瓣膜功能不全、血管内膜异常、管内回声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S与DSA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同时可为临床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操作的优势,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