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张晶晶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2.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性较高,严重者甚至会继发肺栓塞,进而威胁生命安全[1]。因此,为了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有必要分析其症状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该研究分别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以及40例神经外科术后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设为研究组,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2]:(1)患肢胀痛、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压痛;患肢皮肤为暗红色,温度变高;浅静脉怒张;Homans征阳性;(2)有DVT危险因素;(3)通过超声多普勒、静脉血流图和静脉造影等确诊;(4)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变高;(5)排除急性动脉栓塞、小腿损伤性血肿、小腿肌纤维组织炎等病症;其中,男23例,女性17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3.2±10.6)岁;疾病分类中,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21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颅脑肿瘤6例,另选取同期40例神经外科术后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性18例,年龄 35~87 岁,平均年龄(66.7±9.1)岁;疾病分类中,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20例,高血压脑出血14例,颅脑肿瘤6例。
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2)症状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表浅静脉充盈、体温变化、肤色变化、肢体变粗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大汗、呼吸困难等症状;(3)合并症: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治疗情况:术后偏瘫、长期卧床、下肢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整理问卷调查表,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采用SPP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n(%)]
以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因变量,以年龄、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OR值可知,上述影响因素均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为静脉血流缓慢、高凝状态、血管上皮损伤[3]。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而言,由于在手术中及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一直处于被动体位,血液流通不畅,因此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另外,组织氧供不足、血管反复牵拉以及术中对患者患肢局部静脉的机械损伤等,均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方面的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些指标均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也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术后偏瘫、长期卧床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应全面分析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