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静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实分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探讨基于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应用。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建构系统完善、内容完整、方法科学的职业教育学,还是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开发模式选择等方面都有待研究和改进[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各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参照标准,“教学做三体合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们的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传统课堂教学是这样的:一般是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课堂教学枯燥单一,以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今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实际应用价值较低,只停留在某些知识点的概念而缺少实际操作,更缺乏在实际的问题中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在计算机学科的单片机原理教学中,就一直沿用传统的汇编语言编程,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创造力。当完成整个课程学习后,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就无从下手,因为没有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要领,导致无法独立编写完整的程序。
合适教材的选取对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国家并没有对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的教材进行统一规定,因此有部分学校干脆选用本科类的教材或没有实践教材,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教材内容脱离实践操作,不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缺乏创新的实践题很难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使用教材可以考虑与企业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编著出适应现代企业的高质量高职类教科书和实践教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高职高专的学生们在“理实一体化”的课堂上就能够掌握企业需要的基本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反过来影响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产教结合的良性循环。
目前,高职院校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只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技能操作的重要性,重分数而轻操作,长此以往,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加入项目式考核等方法,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向学生布置任务,并明确考核评判标准,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小组分工合作等活动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除此之外,适当鼓励学生进入企业或相关专业单位实习、实训,并上交高质量的实训报告作为专业课考核的一部分。
PDCA循环控制方法诞生于美国,是由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所以又称为“戴明环”,最初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主要是为质量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实施而提出的。PDCA作为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环境安全卫生等许多管理领域,而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也是一个循环改进的过程,这与PDCA 循环相适应[2]。这是一种模型,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是按特定的顺序由4个持续循环的、反复的步骤组成: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PDCA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集“教、学、做”为一体,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教学过程的控制难度较大,教学的自由度比单纯理论教学大,很难做到有序进行,所以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引入PDCA循环法全面管理整个教学过程,整合理论和实验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使每个教学步骤都能在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控制中有效完成理论和实验课程,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有效循环来完善教学任务。
我们在“理实一体化”的课堂中引入PDCA循环法全面管理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引导下,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实验操作训练,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学内容随着外界的影响因素而出现偏差,在最大限度上因材施教,保证教学顺利完成。基于PDCA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材应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各专业课的课程按事先制定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大纲属于Plan阶段,这个阶段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规划,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理论和实验一体化,尽量多地安排实践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就是Do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学,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统筹把握好课堂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所学的理论知识。“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作业形式,设计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和报告,强调实验重点,应当有师生交流和收获、感想等步骤。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会在丰富的实践教学中有所收获而产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使课堂教学从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教学过程经过计划和实施阶段后必然要产生相应的各种反馈,考核各项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属于教学检查(Check)的阶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坚持服务于人才培育目标,考核形式和考评方法要多样化,要改变“末考定乾坤”的老套路,应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期末考试一般都发生在学期结束,属于完结性考试,而过程性考核能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性评价,经过反馈、调适,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在课程考试改革中,考核形式可以有多种:笔试、机试、口试、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创意作品、情境模拟等。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无论何种方法的考试,都应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着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的结果中就可以了解到教学过程的效果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研究课程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试题库,大胆改革传统试题形式。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制度,以标准的职业资格及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人才培养,用行业标准来检验教学实践结果,从而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实践课程新方案,制定新的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出适应PDCA的理实一体化的理论实践课教学所需要的部分课程指导书或讲义。
(1)进入企业做充分调研,基于教学工作导向理论,对教学任务和实践课程进行全面分析,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主线,结合实际岗位需求,构建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的课程体系。
(2)面对新开设的专业,可以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教材编写,从而可以在教材中融入各专业的项目工作经验,编写出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抓住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质的东西,结合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出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
(3)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考察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考察方式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企业工作人员从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角度等方面来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改进评价手段,完善评价方式,从而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结合PDCA循环的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构建出适合师生双方“理实一体化”教与学的模式,能够对教学改革以及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PDCA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能做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逐级循环上升,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先做到每个小循环的提升,然后做到每个大循环的提升,符合“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最后做到实现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1]中国社会科学学情调研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挑战[J].职业技术教育,2007(21):18-49.
[2]任国元.PDCA循环方法与危机管理[J].嘉兴学院学报,2001(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