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

2018-12-22 13:43:25王鹏远
新商务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地工业化城市化

文/王鹏远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

文/王鹏远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我国能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因此,研究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为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农建设用地增加、农地非农化以及工业污染引起的农地质量退化。二是工业污水、城市废水引起的农业用水紧张及农业用水质量下降。三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以下着重从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三方面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1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良性互动关系,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而城市化则又为工业化的有效和有序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空间依托关系。因此,工业化、城市化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和城市规模扩张,再通过农户生产生活行为的改变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的传导作用而对农业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首先,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各个产业之间结构的变化会造成各个产业以及产业内部各个部门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同,进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重组。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张会挤占农业用地资源,给农业用地带来紧张状况。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城市挤占农业用地中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农地非农化。农地非农化一般占用的是城市边缘的优质土地,使得高质量土地资源比例的下降,农地失去了其特有的生产生态功能。此外,为了弥补该种土地的减少,一方面增加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幵发边缘土地,这会做成土壤养分的失衡、土壤贫瘠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此夕卜,政府为了保护耕地,也进行了专项投资,比如对农田实施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地质量。

其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工业“三废”物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染物也日益增加,这些污染物质通过一定途径进入到农地中,必然引起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增加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此外,由于目前工业企业多在城市边缘地区,而且工业能源大多以煤和石油为主,工业废气中的许多重金属和类金属会随工业废气排放到农业用地中,做成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污染。而工业废气中产生的大量硫元素会带来酸雨等危害,做成农业土壤的酸碱度失衡。

2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我国农业水资源环境目前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用水资源的紧张;二是农业水资源的污染严重;三是农业用水还面临洪错灾害。工业化、城市化主要影响前两个方面,工业化、城市化一方面挤占了农业用水,另一方面对农业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使得农业灌溉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受到威胁。

首先,工业化和城市化挤占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加剧了农业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由于我国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业用水量、城市公共服务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势必挤占我国农业水资源,做成水资源紧缺。不过,我们同时也发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提供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用水总量。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的跨区调度以及水利设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利用水资源的效率,调节了水资源的地区和季节分配不均,从而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我国水资源状况、供水用水状况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总量相对平稳,而农业用水量平稳,工业及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这反应出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工业发展会引起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的增加,会影响城市周边地区农业灌概水以及引用水的安全;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的增加。同时要注意,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以及其他设施的不断完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的增加速度会放缓。

3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村大气环境的影响

首先,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烃等物质和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和结构,进而影响气候环境,如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的发生,使得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而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基础,对气候、降水、气温的要求较为敏感,受其影响较大。其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重金属颗粒和粉尘的增加,是农业动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看,污染物重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机动车(特别是轿车)的使用量明显提高。然而,机动车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据的研究,大气污染的来自机动车,其主要排放物有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二是产业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包括工业活动、城市建设以及农业本身的活动,其中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最大。

[1]周文斌.现代化进秤中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2]赵跃龙,刘燕华.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的关系[J].经济地理,2006(02):86-90

[3]乔标,方创琳,黄金川.千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07):2183-2190

[4]李超.基于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农地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30:08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
武汉市农地发展权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