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探析

2018-12-22 13:43胡恺
新商务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信息

文/胡恺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探析

文/胡恺

浙江财经大学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的人才培育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做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推动从“网络背景下的思政工作”到“网络思政工作”的转变。其次,结合实证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介绍了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举措等重要问题。最后,围绕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组织基础、构建工作体系三个方面探讨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对策。

新媒体;网络思政;思政工作;路径

1 高校思政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信息传输量巨大。相较以往的信息传递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输不但突破了时空限制,而且信息传输量也出现了巨大的提升。当代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新媒体载体接收的海量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信息传播载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媒体载体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各类网络载体如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都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如网络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大学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一方,同时自身也成为了自媒体,向他人传播大量信息;

信息传播十分迅速。基于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四,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由于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存在,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汲取准确信息是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的信息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错误的信息会对大学生形成误导,从而导致严重的不利后果,这就对大学生提高鉴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均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必须加以深入思考,方可顺势而为,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1.2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政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正当全国上下深入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之际,拓展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载体与路径迫在眉睫。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较大挑战。第一,高校思政工作的对象即大学生自身出现了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大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有待高;第二,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尚未形成,虽然高校各级团学组织已充分认识到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已较为普遍,但是当前网络新媒体工作呈现零散化、随机化,网络思政工作的功能清单和方法体系也尚未明确;第三,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有待提升,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网络新媒体宣传阵地意识,高校思政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政工作。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第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载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外,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更多载体与机会,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内涵与形式;第二,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升,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更加贴合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思维特点,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思想教育目标。

1.3从“网络背景下的思政工作”到“网络思政工作”的转变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思政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要加强互联网思政工作载体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之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网络思政工作的功能清单,形成网络思政工作的方法体系,逐步实现从“网络背景下的思政工作”到“网络思政工作”的转变,改变当前部分团学组织开展网络思政工作中出现的零散化、单一化、随机化趋势。

2 基于实证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解析

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本科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问卷回收率为96.67%。经统计学方法检验,问卷信度和效度均较高。通过对大学生的实证调研,总结如下。

2.1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概况

调研表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象十分普遍,新媒体已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第一,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是大学生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网络新媒体。九成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使用各类社交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类社交平台已是大学生接收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八成的大学生表示日常同时使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社交平台,这说明海量信息已经对大学生形成了多重覆盖;第二,大学生使用各类社交平台十分频繁。五成的大学生表示每天使用各类社交平台的时间在2.5小时及以上,三成的大学生则表示每天使用各类社交平台的时间在1.5小时左右;第三,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上存在性别差异。“社交”、“网络游戏”、“社会新闻”排列于男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目的的前三位,而“社交”、“网络购物”、“电视电影”排练于女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目的的前三位;第四,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上存在年级差异。相较而言,高年级大学生更多通过网络新媒体关注就业实习、出国留学、语言学习等方面的信息,而低年级大学生更多通过网络新媒体关注生涯规划、语言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信息;第五,七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可能受到错误网络信息的影响,对自身成长造成严重的不利后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应当对网络新媒体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2.2思政工作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现状

调研表明,思政工作与网络新媒体初步融合。第一,结合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已成为常态,各级团学组织已充分认识到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注重通过网络新媒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而高校思政工作者也时常通过博客、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类活动。大多数的团学组织已建立微博或公众号,并及时发布各类团学活动信息;第二,交互性成为内思政工作与网络新媒体融合的显著特征。相较传统思政工作模式,大学生在网络思政工作模式中更便捷、更准确地表达自我想法、给予实时评价,并且这种表达与评价贯彻网络思政工作的全程。有六成的大学生曾通过网络新媒体参与过活动网络报名、在线交流、实时直播等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另有八成的大学生经常关注各类团学活动新闻,并给予评论。第三,思政工作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思政工作的影响力与覆盖面不断扩大。有九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思政工作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同时也对网络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思政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贴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

2.3大学生对于网络思政工作的满意度

调研表明,大学生对于当前网络思政工作总体满意。第一,大学生认为网络思政工作对于自身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网络思政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有六成的大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尚有提升空间。另有八成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网络思政工作较以往有了明显进步;第二,大学生认为网络思政工作的路径与载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有六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促使思政工作的路径进一步多元化,从而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帮助;第三,大学生认为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新媒体进一步丰富了思政工作的内容,内容涵盖主题思想教育、就业创业、等级考试、文体活动等。

2.4网络思政工作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调研表明,网络思政工作存在可提升的空间。第一,网络思政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如前所述,部分团学组织在开展网络思政活动时,目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零散华、随机化,较为缺乏整体规划,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相互配合的思政教育工作格局。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加强网络思政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非常重要;第二,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需进一步提高,各级团学组织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工作者和各级团学组织作为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其媒介素养与专业能力是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质量保障。有五成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对于完善网络思政工作非常重要;第三,网络思政工作可充分汲取传统思政工作模式的优点,在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进程中,要注重两者的融合。有六成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思政工作在拓展路径与载体的同时,也要注意丰富内容的教育性与思想性;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也需进一步提高,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汲取正确信息,提升信息鉴别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亟待增强。

2.5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调研表明,大学生对于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类网络新媒体仍然将不断出现,将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有八成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当今的时代潮流,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顺势而为,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第二,网络新媒体与思政工作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三,网络思政将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鲜明的特色,这就需要综合信息工程、思政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政工作积极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也更能满足大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具体而言,构建网络思政工作体系,设置网络思政类的必修课程,可帮助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发挥网络思政的重要作用。

3 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对策

3.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网络思政工作整体规划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高校可围绕网络思政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网络思政工作的年度规划,将网络思政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推动网络思政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同时,也需结合本校实际,建立针对网络思政工作的考核考评机制。第一,高校思政工作者需按照年度规划,稳步推进网络思政的各项工作,坚持创新网络思政的路径与载体,不断丰富网络思政工作的各项内涵;第二,通过对网络思政工作实效的量化考核,能够进一步抓住网络思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不断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

3.2夯实组织基础,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高校可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组织基础。第一,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不仅包括思政辅导员、思政课专任教师,也包括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可定期开展相关专业能力培训,提升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与专业能力;第二,探讨建立网络思政类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思政类课程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第三,构建完善的学生组织、学生团队,可将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纳入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不断加强学生组织、学生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组织通过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的重要职能。

3.3构建工作体系,拓展网络思政工作多元路径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高校可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政工作的功能清单,形成具体的工作要求。第一,构建协调统一、功能全面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可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权益保障、网络思政类课程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考虑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引领,并且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务;第二,进一步拓展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载体与路径,高校思政工作者需紧跟时代潮流,注重网络空间的创新与拓展,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1]王皓.对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的创新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

[2]吴玥.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时代感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8,(2):79-80.

[3]甄玉连.浅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J].教学考试.2017,(15):26.

[4]孙鹤瑜.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风.2016,(19):41.

本文为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思政专项课题《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SZ2017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信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订阅信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