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杨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试图探索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国梦”,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等。对于我国的国情民意、理论路线以及政策方针,政治文献无疑是最权威的说明与解释。因此,政治文献的翻译是重要的外宣工作。翻译界在政治文献翻译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胡家英提出:“政治文献有其特有的政治严肃性和敏感性”(2014:40)。窦卫霖认为政治文献的对外传译是“顶层设计,理直气壮地传播我们的政治理念”(2016:18)。如何在翻译过程当中,既适应政治文献的特点,也让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及思维习惯呢?孙志明提出政治文献中专题内容的翻译应当“做名词化处理,结构优化,考虑读者接受情况”(2016:91)。曽剑平对政治文献中文件标题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标题的翻译须“浓缩化处理,做到简洁、鲜明”(2017:68)。而对于政治文献翻译中大量使用的注释,学界的专门研究并不多。王雪明对注释的观点是:“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使源语文化的特征得以保留,目的在于促进目的语文化对他者文化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和更深切的尊重”(2012:103)。芮雪梅指出:“注释法是译者经常采用的一种信息补充方式,但译者加注并不是任意的,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012:103)。注释是政治文献必要的翻译策略,但是,当今学界对政治文献的译本注释尚缺乏关注。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例,分析政治文献翻译中注释的使用及其体现的翻译思维。
习近平主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主席2014年至2017年期间一系列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鲜明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特点和作为大国领袖的风采。全书分为17个专题,录入了习近平主席三年间99篇重要著作。英译本由众多翻译界的精英在外国专家的协助下完成,翻译团队具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翻译经验。作为政治文献,在其翻译进程中,异化翻译法无疑占据了主流地位,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需要照顾外国读者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模式。这一点具体体现在格式方面,英译本在中文原版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动,比如中文原文较长的专题名称全部缩减为较短的名词化结构,大部分著作的篇名也进行了缩略处理;中英两版的注释在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对于文学典籍出处的介绍,中英两版采取的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从发行效果来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自2017年10月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截至2018年2月,中英文版全球发行已突破1300万册。综上所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我国政治文献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其中英两版的注释对于翻译学来说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正文注释,即每篇著作结尾处所列注释。经统计,第二卷中,中文版注释共计270个,英文版注释255个。从整体上看,就本卷99篇著作而言,注释的数量是较多的。因此,可以说注释法是本卷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具备研究价值的。中英两版对比而言,两个版本注释数量的不同值得关注。进一步对照、分析得出的结果是,28个中文注释没有对应的英文注释,13个英文注释同样缺少相应的中文注释,这个统计结果也符合中英两版注释数量的差异。翻译界的主流观点是,相较归化翻译而言,异化翻译法更符合翻译政治文献的要求。胡家英提出:“翻译政治文献的目的是让译文接收者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更好地实现对外宣传。异化翻译法更适用于政治文献的翻译,也更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2014:42)张佑明指出:“政治文献对外翻译更不例外,其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对外强行推介。因而,其翻译策略上坚持异化无可厚非。”从结果上看,中英版本注释数目的区别,也体现了译者对于异化翻译法的倾向性。本文关注本卷中注释的分类,以及中英两版注释的差异之处,总结政治文献翻译中注释的使用方法,探索政治文献翻译的方式和规律。
就第二卷中文版而言,270个注释如何分类?本文结合当今学者的观点,探索政治文献翻译中注释的分类规律。王振平将翻译中的注释分为以下几类:科学术语,社会知识,文学典故,历史掌故,风土人情,重要人物,地理知识。他认为,翻译中的注释“一为帮助读者理解,二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2006:58)同时,本卷属于政治文献,对大量政治术语进行了加注。“政治文献汉译英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治国理念、国情民意和重大的思想理论路线等。”(张佑明,2017:30)本文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注释实例,将本卷所作注释分为以下几类。
大政方针指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例如本卷中的“两个一百年”,首先翻译的时候采取了直译的方式,译为 “The Two Centenary Goals”,并加以注释:The Two Centenary Goals were put forth by the CPC at its 18thNational Congress for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wo goals are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the centenary of the CPC(founded in 1921) and to build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culturally advanced, and harmonious by the centenary of the PRC(founded in 1949).
英译文“The Two Centenary Goals”毫无疑问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这表明我国大政方针绝不动摇,也是异化翻译法在政治文献中的体现。异化翻译法不等同于完全忽略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注释的使用就十分有必要了。“两个一百年”是本卷正文第一处加注的地方,具备很高的代表性。这条注释首先介绍了这一固定关键词的背景,即中共十八大。随后,注释中不仅阐释了“两个一百年”具体的目标是什么,而且还备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让外国读者完全理解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两个时间节点的重要意义。“直译+注释”的模式,是本卷大量使用的常规翻译方式,也体现了异化翻译法在政治文献中普遍使用。
治国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执政思路和治理方向。例如本卷中的“五位一体”,译文为“the Five-point Strategy”,并加注: This refers to keeping to China’s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to pursu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The strategy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the political report to the 18thCPC National Congress.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五位一体”的翻译也采用了直译法,即“the Five-point Strategy”。注释中从内涵和背景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五位一体”。首先,这个注释是准确的,完整地列出了“五位”是哪五个方面的发展。其次,英文注释的语言、用词也继承了中文原文的特点,十分正式、规范,如翻译“五位”时五个形容词的选择、“中共十八大”的翻译等等。此处注释的使用,能够帮助外国读者理解我国的治国理念,起到了政治文献的外宣作用。
治国理念类术语的翻译,也是采用了“直译+注释”的方法,既保证了其翻译的忠实度和还原度,也帮助目标语读者对此类术语有极高的理解程度。
施政方略是指国家发展和治理当中的具体措施和基本制度。比如供给侧改革所涉及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中文版的表述方式是原文中不给予解释说明,在正文后加注。但是英文版的处理方式完全相反,并没有直译政策名称,而是译出了其具体措施,即“the five tasks,i.e., cutting excess capacity, reducing excess inventory, deleveraging, lowering costs, and strengthening areas of weakness”,同时省去了注释。对此政策,中英两版不同的处理方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对于中文读者而言,该政策“数字+动词”的重复结构好记又朗朗上口,但没有注释的帮助是难以完全理解其内涵的,因此正文后列出了注释加以解释说明。那么,为什么英文版不采取同样的策略呢?这里涉及到翻译中的一个概念——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它并不是指两种语言之间完全没有相对应的文字,而是指语言特征的不可译性。“三去一降一补”的文字结构在英文中是找不到这样文字特征的。孙艺风提出,“对不可译性的焦虑,是译员追求可读性的无穷动力”(2012:231)。正是对可读性的追求,让译员选择了上述处理方式,使英文译本克服了不可译性的困难。本卷提到的施政方略还有很多,比如“三重一大”,“三会一课”,“三网一化”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述无一例外,都采取了与“三去一降一补”完全相同的注释、翻译方法,即中文在正文后加注释,英文在正文中翻译出具体的措施。因此,政治文献的翻译,除了“直译+注释”,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出现无法直译的术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适当地将概括性表述翻译成具体措施。
重大思想理论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以本卷为例,“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共出现八次。英译文的处理方式是先将其译为“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然后加以注释: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uiding thought of the CPC,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gives top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puts people first, and seeks all-round,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holistic approach. The principal proponent is Hu Jintao.
政治文献的特点是具备敏感性和严肃性。正如“科学发展观”的翻译,译者采取了直译的方式,使译文简介、精炼。同时,注释集中阐述了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出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最后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本卷中出现的重大思想路线,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采取了相同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注释”。
外交政策是我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本卷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出现五次,是一项具备代表性的外交政策。英文版的应对是,先进行直译“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再给出注释:This refers to mutual respect for each other’s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sovereignty, mutual non-aggression, mutual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equality and cooperation for mutual benefit,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首先,翻译当中的“Peaceful Coexistence”这一词组很好地诠释了“和平共处”的内涵,这样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大国形象的树立。接下来在注释中,具体解释了五项原则具体的指代,并通过“respect”、 “equality” 以及“cooperation”等名词的使用,表达出了我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尊重他国、相互平等的信号。这样的译法十分准确、具体,能够帮助外国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理解我国愿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意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直译+注释”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外交政策类术语的翻译。
国情民意是指我国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人民群众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以本卷中“新的社会阶层”一词为例,英文版的表达是“people from New Social Groups”,并加注:This refers to people working in emerging industries, includ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s in private and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employees of intermediate agencies, and the self-employed.
就我国而言,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国内读者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接受无疑更容易一些,也更能明白这是我们要团结的、共同奋斗的力量。此处注释具体介绍了“新的社会阶层”包括哪些方面的人员,这个背景介绍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外国读者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的相关从业人员,理解新形势下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 这里注释的表达,用词准确并很好地体现了中文原文的政治立场。“直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对于国情民意类表达的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卷引用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历史掌故,如“ 出了斯科比,中国变成希腊”。 不熟悉历史的读者不容易读懂这句话,因此本篇给出中文注释,节选如下:斯科比指挥英军并协助希腊政府进攻长期英勇抵抗德军的希腊人民解放军,屠杀希腊爱国人民。同时,由于这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国外读者更熟悉其出处。因此,英文版并没有加注,在正文部分译为:We have our own“Ronald Scobie” who is trying to turn China into Greece. 译文还原了原文的语言和形式,同时保留了源语的潜在含义,即治国治党须应对风险与挑战。外国文化中的历史掌故,对于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来说,是存在文化背景差异的。“中文注释+英文直译”的模式适用于此类型表达的翻译。
社会知识包罗万象,比如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习主席的著作中,也涉及一些口语化的表达,这些表达包涵丰富的社会知识。本卷中,习主席批评某些党员干部“活着要进中南海,死了要入八宝山”。中南海是我国中央机关所在地,八宝山是我国革命公墓。我国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社会知识和政治常识读懂这句话的意义。而英文版必须向外国读者给予充分的说明,才能确保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英文版的翻译是“Enter the central leadership when alive and be buried at Babaoshan when dead.” 同时加注:Babaoshan Revolutionary Cemetery, located in western Beijing, is the main resting place for revolutionary heroes and high-ranking officials. 这里的翻译方式十分灵活,首先用“central leadership”一词指出中南海的内涵,然后给出“八宝山”的汉语拼音,最后用注释的方式让外国读者能够完全理解此处是在抨击某些党员干部过多的政治野心。对于社会知识的翻译,“直译+意译+注释”的方式十分具备借鉴意义。
本卷对于中外文学典籍的引用恰到好处。如“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我国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其内涵,即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中文注释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提到其出处:见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编卷一》。英文版将其意译为“In our work we should apply different methods to solve different issues.”,脱离了古文的形式,也省去了注释。这种“意译+省略注释”的方式,在本卷文学典籍的翻译中是普遍存在的,如“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句。还有一些出自我国文学典籍的表达,也仅仅是在注释中标明其出处,并无详细解释。
那么对于外国文学的引用呢?这里试举一例,“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这句话的出处并不为我国读者所熟知,因此加注:见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英译文为“Supreme resources spring from extreme resolutions.”(“Les resources suprême sortent des résolutions extrêmes. ”) 虽然没有注释,但是这里给出英语、法语原文的方式体现了译者非常严谨的态度、细致的翻译。
因此,中文文学典籍的翻译,可以采用“意译+省略注释”。而外国文学出处的翻译,应当采用“直译+注释”的方式。这种翻译模式的差异,对于政治文献中文学典籍的翻译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
本卷提及过一些我国历史上知名的重要人物。试举一例,“陶渊明、狄仁杰、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当过县令、知县。”此句附有注释,详细介绍了上述四位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籍贯、身份等基本信息。对应的英译文为“Tao Yuanming(365-427), Di Renjie(630-700), Bao Zheng(999-1062), Hai Rui(1514-1587), and many other officials of integrity were all once country magistrate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history.”,并无注释。首先,就中国读者而言,上述历史人物是耳熟能详的。此处加注反映了本卷对细节的把握,更通过准确、细致的注释展现了习主席的博学。对于外国读者,英译文解释了他们都是廉洁正直的官员,还给出了他们的生卒年月,这两层信息已经足够帮助外国读者理解了,因此不需要加注。重要人物的翻译模式,即“中文注释+英文直译”,是异化翻译法在政治文献翻译中很好的体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非常优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文献。全篇270个中文注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对应的英文注释特色鲜明,体现了编译人员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更展示了习主席的博学,帮助中外读者理解习主席的理论内涵。同时,由于语境不同,不同词汇在中英两版里的注释方式也各有特色。但是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方便读者理解,为中外民众了解新时期我国重大思想理论构建起一座桥梁。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为例,将本卷注释分为十大类型并逐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直译+注释”的模式,普遍适用于政治术语的翻译;而对于政治文献中引用的历史掌故和文学典籍的翻译,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中外读者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直译”,“意译”,“注释”,“不加注释”这些模式中进行切换。综上所述,本文发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两版注释的区别,并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本卷翻译中注释的使用规律,以期对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I[M]. 中央文献研究室,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胡家英.《十八大报告》英译本翻译浅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 窦卫霖.试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外传译的成功模式[J].对外传播,2016,(3).
[5] 孙志明.从英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政治文献的外宣翻译[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02).
[6] 曽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翻译融通策略[J].新余学院学报, 2017,(5).
[7] 王雪明.典籍英译中深度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为例[J].中国翻译,2012,(3).
[8] 芮雪梅.《围城》翻译中的注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9] 王振平.科普翻译中的注释[J].科技英语学习, 2006,(6).
[10]张佑明.政治文献汉译英译文“地道性”探微[J].上海翻译, 2017,(2).
[11]孙艺风.Untranslatability and Cross-Cultural Readability [J]. Perspectives,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