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2018-12-21 12:31吴允涛刘兆芳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专业素养课外阅读

吴允涛 刘兆芳

【摘要】要想引导学生去学习阅读,自主阅读,教师首先要去多阅读。教师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要力求扩大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方案、策略、流程、教案等制定的合理依据。提高阅读指导技能是有效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活动的重要手段。“勤实践”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性活动。

【关键词】专业素养;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山东省临沂市2018-2020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810016)阶段性成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自主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径之一。让学生在课内学会阅读,在课外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培养任务。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有效进行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多阅读,提升自我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素养是一位合格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一项调查显示,85%的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增加阅读量。很多语文教师除了教材、教辅,根本不读其他书,导致阅读面狭窄,个人文学素养偏低。要想引导学生去学习阅读,自主阅读,教师首先要去多阅读。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你要有一桶水。”这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知识储备的前提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把握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涉猎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精选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也是实现“语文课标”的载体。其次,要广泛阅读经典名著。重点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其反映的主题思想,尽量熟知重点章节、名篇名句,它们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被一代又一代人尊为文学典范与思想巅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源泉。

教师通过阅读,要深刻感悟作品里的人文精神;要善于分析作品中精彩片断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教师要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善学习,丰富相关理论知识

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同时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性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但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得到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丰富的教育理论是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它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

教师应着重学习关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策略的理论研究成果,认真解读关于小学生阅读指导方法的相关论文,充分了解关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兴趣爱好等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主体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提升的成果,其中必然有其对教学实践的主观认识。理论本身会呈现出一定局限性或时代的烙印,但它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教育思想会给教学实践主体以启迪;教学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突破来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教师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要力求扩大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方案、策略、流程、教案等制定的合理依据,并准备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在具体工作中争取有突破,有创新,有实效。

三、勤实践,提高阅读指导技能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指导技能,是有效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活动的重要手段。“勤实践”在这里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性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连续性教育活动。教师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结构、进步状况等等,还必须仔细研究学生所面对的阅读材料,选出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力求学生有兴趣去读,有能力讀下来,能做到读有所获。

(二)精设计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需要跨越较长的时间段。教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精心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方案以及实用性强的培养计划。教师在坚持“学生课内学习阅读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及学习生活状况,精心选择阅读材料,设计出合理的阅读练习。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讲评教案,讲评是对学生自主阅读成果的评价,也是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的好方法;讲评要本着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目的,鼓励学生反思阅读收获,增强其阅读成就感,内化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常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以科学的教学理念或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参照,通过对自己实施教学活动过程的反观,分析其中优点或不足,进而优化教学方案的思想过程。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否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应是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反思的实质就是要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阅读统一起来思考,努力探讨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升教学技能。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显得非常迫切。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创新、调整、积累,才能逐渐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冯莹.体验阅读快乐,感悟书香魅力[J].考试周刊,2012(15):34-35.

[2]李淑霞.文学素养——语文教师的华美霓裳[J].课外语文,2018(10).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专业素养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