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吕凌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深入小学校园的教育过程,可通过寓教于“礼”、寓教于“乐”和寓教于“健”等多方面内容灵活开展,达到固本以培元、古韵育新苗以及体强神自安的教育目的。扎实有效地开展本项工作,将有助于孩子们在“学而时习之”的轻松氛围中达到“乐知”的境界,从而引导他们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 教育
小学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中开展坚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身心健康、自强自信、善于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故在此专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小学校园的有效方法与措施,望与同道群策群力,共襄盛举。
一、寓教于“礼”,固本以培元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明礼”当为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赵增敏[1]认为 “礼”学素养教育是对学生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礼仪、道德等的教育, 重在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小学“眀礼”教育应包括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两部分内容。
校内教育可以通过师生礼、同学礼以及课堂辅讲等形式开展。师生礼即见面时学生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而老师也要积极回应,做到“礼尚往来”,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礼即同学间要做到“有礼则安”,从礼仪、礼貌和语言方面加强言行修养,营造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课堂辅讲即在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实施眀礼教育, 比如稽首礼、称谓礼、着装礼、餐桌礼等等。
校外教育可以通过家庭、社会两部分力量来实现。一方面,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社会应多组織相应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践行的方式受到教育,加强礼学素养。
二、寓教于“乐”,古韵育新苗
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杯醇香的美酒,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能净化心灵,稀释烦恼。[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古代社会中,人们用歌记载历史,于是各民族便有了专门的叙事歌、人类起源歌、万物起源歌;人们用歌沟通人神两界、跨越时空,于是有了祭祀歌、鬼歌;有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歌。可以说,唱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普遍手段,通过欣赏传统民族乐曲,学生可以直接从音乐本身和文化背景方面整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可通过深入讲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为何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分析南北方在端午节习俗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3]
再如中央电视台的创新栏目《经典咏流传》,即是通过吟唱的方式传承古代诗词,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许多经典的诗歌得以再次闪耀学生的思想之中。清代袁枚的《苔》告诉我们“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优美的旋律中带给孩子们自立自强、不被恶劣环境打败的力量,有助于引导学生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三、寓教于“健”,体强神自安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医教育,对于加强国民健康素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浙江省率先在五年级小学生中开展了《中医药与健康》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构建起包括科普读本、网络慕课、中医药实践工作站训练营等在内的系统体系[4];辽宁中医药大学颐生妙趣堂团队在其公益课堂中,充分利用“象”思维进行教学,采用少儿喜闻乐见的形象比喻说明深奥的中医理论,如将中医中的邪气比做灰太狼、将中医的脾胃系统比成榨汁机等等,来提升小朋友们的兴趣,使小朋友们不只是听中医、学中医,而是让小朋友们在课堂中埋下一颗对中医感兴趣的种子,激发他们探索古人智慧的兴趣,从而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小学校园的教育方式,不以说教为目的,而以育人为目标;不以成绩为标准,而以素质为核心;不以课程为条框,而以兴趣为引导。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教育的融合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小学校园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孩子们在“学而时习之”的轻松氛围中达到“乐知”的境界,得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提升[5],从而引导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增敏.小学生“礼”学素养全面提升的教育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80.
[2]裴欣桐.在音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当代音乐,2016,24:96-97.
[3]王璇.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0,9:166.
[4]栗征,舒静,陆玲娟.向十万中小学生播撒中医药种子[N].中国中医药报,2017.4.14.
[5]杨阳.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师,2017,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