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枝
摘要:信息化时代为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拓展教学内容、促进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起到了巨大作用,很好的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出网络资源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实现网络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当前多媒体教学俨然已成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以网络为主流的信息技术走入了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成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像及声音等材料融合起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投入精力,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资源汇集了图像、声音及文字等多种材料,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情操得以升华,在愉悦的心情中感受文字营造出的情境,进而喜欢上这种表达方式,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课堂中。例如,在“江南水乡——周庄”一课教学中,课文描写了周庄的美妙景色,使无数人为之向往,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周庄的真实情境,利用画面直观展示出水乡的秀美,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整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优化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要适度还要适量。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和欢迎,但是网络仅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在教学中不能将其当成唯一的手段,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关注对网络资源的筛选。小学生的年龄比较还小,他们不能有效选择网络上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好关,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忆江南”教学中,该古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南风情的无限留恋,传统诗词解读学生们感觉非常误区,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感觉课堂非常枯燥,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现代技术融入教学中以后,笔者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浏览提前设置好的网页,如沙龙探讨、知识天地及佳作赏析等,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3调整教学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网络作为新型教学手段之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强调网络信息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合理的筛选信息。语文教学是扩大信息面的过程,单纯的课堂知识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渴望,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的输出,在创新教学模式下注重知识整合,因此,教师应积极调整自身的角色,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于新型网络工具,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时间与空间。语文教学中,单一授课的模式非常生硬,影响了学生多项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从素质教育开始出发,根据教学实践认真研究网络环境,将其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师生互动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涉及的教学资源有限,师生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都是提问、回答的模式,整体上来看互动性不强。网络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以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可以观察学生使用网络资源之后的反应,以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样就实现了及时的双向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提升了师生的情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非常有利。
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广泛的网络资源,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合理使用这些网络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改变,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实现。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多项互动交流的实现,同时还能实现师生共同学习。网络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能优化了课堂教学,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整体质量均得到了提升,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抬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温月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8(07):102-103.
[2]张青.基于TED网络资源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范式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8(05):121.
[3]张丽.焕发时代活力 愉悦课堂教学——谈小学语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应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06):95.
[4]唐阿华.“互联网+教育”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路径[J].理论观察,2016(0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