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2018-12-21 09:43王智勇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德育策略

王智勇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而实施德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德育;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希望,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对他们实行德育教育意义非凡。语文是我们传播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为德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项重要的平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形势下,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与时俱进,充分有效的利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有利于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培养优良的品格,努力将中小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将德育教育寓于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教育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不良风气,不做“小公主”、“小皇帝”。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培育民族精神,通过给中小学生讲解古往今来的英雄事迹,传承民族精神,维护民族气节。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是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有力的引导,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团结奋进、乐于助人的良好精神,继续传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中小学生拥有自信心、积极性、意志坚强等,重视发展中小学生的个性,引导中小学生开发潜能,使每一位中小学生都会学习、能做事、会生存、能共存。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即团结又合作的集体精神,培养成中小学生的积极健全的人格。

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中小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培养主动性、提高创造性,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发挥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强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和接受熏陶,满足中小学生的求知欲,结合教材适时引导,触动中小学生的心灵,促使中小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中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2.1提高教师自身道德修养,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递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当前的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在内,都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背景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作为一名教师,其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以此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学生耳濡目染,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2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2.3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2.4语文综合训练中实施德育渗透

语文综合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语文综合训练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使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德育渗透的效果。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通过整体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深藏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阅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仔细地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作者和作品人物思想情感的熏陶。此外,教師要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写作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身边一些事情中往往蕴藏着深刻的社会道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作为素材进行作文创作,通过写作发现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本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语:

没有语文,德育就是没有绿叶的枯花;没有德育,语文就像枯竭的河流。语文中有德育,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德育,语文教学只是渗透了德育。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自身的特点,建立独特的学科魅力,而不能成为德育的附属品。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语文与德育的关系,让语文教学无痕渗透德育教育变得更加合理与完美。

参考文献:

[1]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05-16.

[2]梁凯芬.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04-01.

[3]窦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及思考[J].课外语文,2015,(08).

[4]刘代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03).

猜你喜欢
中小学语文德育策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