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飞
摘要:教学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步骤。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往往是一个被化学老师们忽略的环节,很多老师认为课堂导入是画蛇添足,不仅没有任何存在价值,还会浪费课程时间。在这样错误观念指导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枯燥无味、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是不符合高中化学教学标准,不利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不同导入方式导入化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种导入方式;教学实践
教学导入是教师教授知识的准备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巧妙的语言和方法为课堂奠定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达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而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更是偏离生活实际,生涩难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高中阶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不仅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推动高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呢?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温故知新
在上课之前学生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上课之后如果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接开始对课堂内容的讲解,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有些知识点是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采取温故知新的课堂导入方法,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出对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我先带领学生们对我们之前学过的有机物的化学概念进行复习回顾,然后让学生们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来推测甲烷的化学性质。进而引出对甲烷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温故知新的课堂导入方法导入课堂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有机物知识点印象,而且帮助学生们将学过的有机物知识点与将要学习的甲烷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化学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
2、趣味实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展开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力。新奇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而作为一门探究科学原理的学科,化学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教学,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勾起学生们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还能够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将复杂的化学原理知识直观化,增进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
例如:在《铝与氧化钠溶液的反應》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在课程的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向学生们介绍金属铝在与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之时的特殊之处,而是为学生们做了这样一个化学实验:
首先,在一只小试管内5mL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一段铝片放入试管之中,观察现象。过一段在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木条燃烧状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将铝能够与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二者在发生化学反应之后会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这一知识点直观化,削弱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
3、设置悬念
人类进行知识探索起源于对世界的疑问,疑问是一切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开端。所谓悬念导入法就是指在课堂开始之前以故事、问题等方式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在满足自身情感需要的过程中领悟化学世界的奥秘。悬念导的设定不是任意而为的,教师在为课程设定悬念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例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的。首先,我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家里炒菜的时候一定要放的东西是什么吗?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轻易的就说出了盐这一正确答案。于是,我继续提问:那么在化学中的盐是由什么化学元素组成的?学生们在简单的讨论之后,也得出了正确答案:氯和钠。随后,我继续抛出问题:氯元素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吧!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提问的方式,从现实生活入手,不断提高问题的深度,各个问题环环相扣,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设置无限的悬念。同时,化学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化学探究手段,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多种导入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值得每位老师去探索、去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敏.高中化学新课导入方式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29.
[2]曹丹丹.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0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