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勋
摘要:近几年,新课改政策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渗透,使得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发展情况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域观念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已经被重新定义,不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体现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资源观念以及环境观念方面。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前言:
地理是初中阶段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促进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基本国情进行关联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以及资源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将实际的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从我国的人口数量以及特点来看,我国的人口主要呈现基数较大,增长速度过快的特点。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日益发达,医疗技术以及医疗设备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人均寿命呈现逐渐延长的趋势,婴儿的死亡率也在逐年降低。我国在推行计划生育这项政策之前,人口的出生率持续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这样的情况是导致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人口数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陆的人口在1949年仅仅为5.4亿,而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了13.68亿,并且还在增长。
(二)我国人口素质分析
首先,从文化素质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72个百分比[1]。从我国人口素质方面来看,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发展,从2000年到現在,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次,从身体素质的角度分析,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婴儿死亡率方面高于发达国家,而人口的平均寿命却低于发达国家。
(三)我国人口的分布缺乏均匀性
我国人口的分布缺乏均匀性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地理条件之间的差异,从国土资源的角度来看,东南部分的面积不足总面积的一半,人口比例却高达百分之九十四以上。
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讲解到《众多的人口》这个章节时,应该适当融入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与世界人口分布等相关内容进行联合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人口观念。人口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影响因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人口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深入讲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问题是人口、资源以及环境这三大问题的核心。计划生育政策自提出以来,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即使近几年已经逐渐放开了二孩政策,但是仍然不可动摇计划生育的地位,二者之间虽然相对应,但是却并不矛盾。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我国人口的平稳增长,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到关于“我国的人口”相关内容时,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内容、作用以及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实际的地理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中下载一些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增长率折线图、老龄化对比图、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数据等资料,将我国的人口变化清楚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纪录片等视频资料。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人口意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可持续理念在地理课堂的渗透效果。
三、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口、资源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互相作用和影响。如果人口数量过大,经济行为过于频繁,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使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而资源与环境被消耗和破坏又会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因此,在人口、资源以及环境之间寻找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初中地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可以将人口问题作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分析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的制衡关系,并从实际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程度的角度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详细的分析。教师可以将近几年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汇总,并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从而在培养学生形成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从全面的角度强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类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关键时期,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角度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深入讲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初中地理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宇.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28.
[2]刘金阳.初中地理教育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16(26):189.
[3]冉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