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淇 刘昕霞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属性、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路径,在规定政治社会化方向,传播政治思想,促使个体树立政治价值观念,维持政治系统运行,在传递政治文化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69-0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传播政治理论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政治方向,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政治价值观,塑造完善的政治人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破天荒地提出“政治社会化”这个理论,随即展开深入研究。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提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改变和创造的过程”。[1](P.91)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也较为深刻,王惠岩提出:“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2](P.241)燕继荣认为:“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为政治社会化过程。”[3](P.302)综上所述,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中的主流政治文化通过某些途径得以普及、传承并延续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个人或组织将统治阶级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规范等主导政治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外化为合理合法的政治行为,形成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政治态度,树立政治信仰,政治人格不断完善过程。在此过程中,本地区或本国家的政治文化特色得以维持、发展。这个过程始终伴随人生各个阶段,由“社会人”向“政治人”转化。
二、社会政治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一致性
统治阶级不仅指挥物质生产,而且还要生产精神产品。统治阶级出产的精神产品区别于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产品。其精神产品包含浓烈的意识形态性,服务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4](P.4)在此过程中,教育活动促使教育对象自觉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我意识,外化为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政治行为、道德行为等实践活动。
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两者所包含的“政治观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两者在根本属性、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意识形态属性是两者的根本属性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得以传播的保证。政治社会化传递政治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完成政治文化的代际传承,促使社会成员形成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信仰,在此进程中,时刻坚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色,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建设。因而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實践活动向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就有较强的阶级性。两者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观念,因此,两者的根本属性相一致。
(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代表阶级利益的施教人员,如初级、高级教育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企事业单位党委负责人等。教育者以统治阶级意识为主导,组织教育活动,制定教育内容。两者的教育对象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从事各种职业,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如学生、医生、军人、干部、共产党员、无党派人士等。
(三)两者教育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政治社会化传递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将民主意识、参政意识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输送共产党的政治思想,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
政治观教育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向教育对象灌输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分析基本国情、最新形势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教育内容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两者倡导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培育“四有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两者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升教育对象思想道德境界,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塑造具有道德观念、民主法治观念、共产主义信仰的理想人格。此外,在提高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引导其产生积极行为,促进教育对象自由全面发展。
政治社会化旨在培养社会成员政治情感,帮助社会成员塑造理想政治人格,坚定政治信仰,激励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内化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外化政治行为,使其政治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两者共同目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政治文化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决定了政治社会化进程是否顺利,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政治社会化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共产主义方向,就是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政治社会化坚持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行动指南。
(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政治信息,传授最权威政治知识,为教育对象扫清认知障碍。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围绕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为塑造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政治人格而展开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政治信息,提倡的政治观点增强了教育对象政治敏感度,激发了教育对象的政治兴趣。在教育过程中,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手法,不断强化了统治阶级的意识,逐步加深教育对象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促使教育对象对政治观点的认识达到从感性到理性地飞跃。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者只有具备共产党提倡的政治思想,才会产生为人民服务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向教育对象输送政治知识,传递政治信号,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观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教育对象形成个体政治价值观念
树立个体政治价值观念有利于扩大教育对象的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初期,在传授政治理论知识阶段,教育对象对其产生了基本的认识。此后,经过教育者直接理论宣讲,或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对象理解、消化、掌握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以政治行为准则来参与政治活动。从内化统治阶级的政治价值观念,到以社会公认的政治行为尺度进行政治活动,就标志着个体政治价值观念以完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念,是产生政治认同的前提。凡拥护党的政治路线、纲领,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行为都应受到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就是为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激发教育对象奉献社会的热心,产生有利社会的行为,对敌对势力采取相应的惩罚,摒弃恶劣行为,这就逐渐达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共识,增强内心的归属感,就产生了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改造传统政治价值观,确立现代政治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剔除封建等级制度,否定君主绝对权威,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权价值、民主意识等现代政治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中。
(四)思想政治教育维持政治系统运行
人是政治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民群众塑造现代政治人格,引领群众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法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其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使完善其政治人格。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教育者培养了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教育对象内化过程中,新思想、新观点逐渐淘汰以往陈旧的观点,新的思想体系建立起来,这就意味着形成全新的政治态度。
在社会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多种思想政治观点相互激荡,相互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是让教育对象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念, 随着主流政治思想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将政治观念、政治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意识,外化为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政治行为。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了各阶层、各民族间的和谐统一。只有保证人民群众在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才有助于推动政治系统运行,为我国各项事业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了维护统治阶级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的政治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延续性是政治文化得以延续的保障,也意味着政治社会化进程永不止步。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M].上海: 上海譯 林出版社,1987.
[2]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5.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