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兰
摘要:自新课标的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已经取代以前的分数教育成为各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而在小学语文方面,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了德育教育的领航者。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情操和高尚品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德育 新课标
前言:
从德育教育的概念性上来讲, 就是教师要不断发现课本中的德育因素,然后通过日常教育活动作为的媒介,日积月累当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小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新课标下的教材,为老师提供的丰富的德育素材,这就需要老师将蕴含爱国情感的文章进行加工,贯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吸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分析
(一)重要性分析
回看以往的教学环境,一直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也就是分数说话的时代。老师家长关注的仅仅是学生最后能够得到多少分,而在学生在品德上是否有欠缺的关注度并不够,造成学生不适应社会环境,甚至一些学生身怀才智而无法融入团体实现价值。上述都是德育欠缺的表现,社会流传:才德兼备者方为人上人,有德无才者是普通人,而有才无德之人是一颗随时爆炸的危险品。由此可见新时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措施,只有学校抓住学生时代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才能做到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为这个社会的安定负责。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在诸多的学校中,很少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拥有完善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没有一个引导学生的成熟的计划,这是现今学校教育的失败之处。要知道自小学开始学生在家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也就是说家长的教育有一定作用,但是占指导作用的还是学校的教育。现在,学生在学校没有一个好的方向,语文教师也没能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这就是现在学生的品德素质不能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把范围在扩大一点,现今的教育的体制也是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仍然是分数值教育深入人心,在这种氛围下,家长随孩子品德教育也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更是只注重才智教育,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让老师正视。这些危险的现状都需要教育部进行教育改革,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重视道德“分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以情景再现带动德育教育
身临其境是感染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更容易接受所处的情景而不是枯燥的课文。所以老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注重模拟情景,把课文中所带有的德育资料更好的呈现出来,在以前,创设情境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艺术手段,直观的在现在学生的面前,把学生领进课文所描述的情景,有效的激发教师的情感世界。而现在,多媒体的发展已经深入校园,利用视频来进行德育教育显然是更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二)在课文中挖掘德育
教材始终是小学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在课文中挖掘的德育,然后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中所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美德等情感,在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研读课文的知识内容的同时达到才智和品德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表达情感的文章,例如有《母亲的呼唤》一文来讲述母爱的伟大,在这篇课文的讲解中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母亲,来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主旨。四年级下册中的《狼牙山五壮士》讲述抗日中的爱国情感,这一点学生并不能体会到抗日时期的情景,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这部电影,这样更容易带入那种爱国情感,所以必须把握住教材中的德育,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感情交流。
(三)结合教学法
所谓结合教学法,就是要把课堂上的言传,转化到实践中的思考。一方面,老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大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意识当中。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这种品德,这方面老师可以把课下的实践来当做课下的作业,用一篇实践后的心得体会来展示学生的收获。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把课上所学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甚至运用到多学科的渗透。这一措施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身上,需要考虑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点,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例如: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妈妈洗脚》,这种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养尊处优的学生只有经历这种事情,才能真正的长大,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还有一个诚信的例子,就是在商场买东西时,如果结账时,售货员多找了几款钱,要及时的还回去,这样一个简单经历,不仅会收获售货员的赞赏,自己的心理也会有一种自豪感。
三、结语
小学语文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德育必将受到更大的关注,所以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德育,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与管理机制,敦促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方式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加以渗透,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69+71.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3]杨文学.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