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珠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
多数骨折患者在术后均需要一段常见的卧床休息,使其骨骼有一定的愈合进展,但也因此导致患者术后关节处于一个长期固定的位置,极易引发关节僵硬的症状[1]。其中患者下肢活动度下降、胶黏着感且伴有局部不适为关节僵硬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引发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包括关节周围相关肌肉出现挛缩以及关节囊外出现纤维性粘连等。同时患者在关节在长时间且持续性的僵硬下,极易导致肢体残疾的情况出现。优质护理模式,为近些年临床研究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该护理模式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同时对于患者的社会、精神以及心理需求也可实施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有效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2]。对此,该文将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该组45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年龄区间(52.76±8.14)岁;观察组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21~67岁,年龄区间(51.94±8.33)岁。该组90例患者中,有15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70°左右,45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50°左右,30例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低于30°。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资料相较趋于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选取患者经X线或MRI确诊为下肢骨折;(2)患者年龄均满18周岁;(3)对此次研究遵从性较高;(4)胫骨骨折患者均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股骨骨折患者均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行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则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重大肝肾疾病、心脏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2)排除合并髌韧带、腓肠肌以及无股四头肌严重损伤者。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在患者术后康复期间,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并为其制定训练强度及频率,后期训练主要由患者自行掌控。
1.3.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下加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为患者成立专门的优质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小组内成员均需参与优质护理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在培训期间,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的核心理念。
(2)心理护理: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由于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主动与之深入地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对其所存有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尽力满足患者合理、正当的需求,同时为其引导积极、正面的思考,并对患者讲解有关膝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升患者自主进行康复训练的态度,同时对患者所提出的一些合理想法表示支持与理解。
(3)饮食护理:骨折患者在术后骨骼需要一定的愈合时间。因此,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术后每日需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满足骨骼愈合的需求。但由于骨折带来的疼痛,导致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讲解营养的充分摄入对骨骼愈合的重要性,并与患者家属一同商讨饮食制订计划,结合患者的营养需求以及所喜爱的食物,为其制定一套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4)康复训练指导:术后需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内容。术后6 h内,可指导患者适当进行一些裸关节屈伸运动或股四头肌的舒展训练等,由此逐步过渡到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随着病情的恢复,可适当加强运动频率与运动强度,在此期间,需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可在一旁陪同,并实时为其指导训练动作,结束训练可帮助其适当按摩下肢。
(1)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对比:结合有关膝关节活动的恢复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患者经护理后,可正常参与工作或劳动,且膝关节屈曲度超过100°视为优;患者经护理后,参与工作或劳动时会收到一定的影响,膝关节屈曲度在80°~100°之间视为良;患者经护理后,膝关节大部分收到弯曲限制,膝关节屈曲度在70°~80°之间视为中;患者经护理后,相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且膝关节屈曲度低于50°则视为差。恢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一天,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让患者勾选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满意、一般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研究所得数据处理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3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优良率高达93.3%,对照组膝关节优良率仅为71.1%,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优良率改善对比[n(%)]
观察组在经优质护理干预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下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患者在术后需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因此造成膝关节处于长时间的一种固定状态,由此可造成关节内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极易引发膝关节僵硬的症状[3]。其中膝关节屈曲受限于下肢活动度衰退均为该症状的主要表现。而引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膝关节僵硬的因素主要与关节囊内出现纤维性粘连及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等有着密切关联。患者一经出现膝关节僵硬后,首先会导致其膝关节出现功能性障碍,对其预后的骨骼愈合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长时间的膝关节僵硬,还可诱发患者下肢残疾的可能。因此,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预防膝关节僵硬的重要措施。
临床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仅对患者进行口头的健康宣教,并适当地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并未落实到个体化的差异指导中,导致护理效果差强人意。而优质护理则为近些年所研究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在基础的护理干预下,进行不断优化,将优质作为护理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则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在护理过程中全面性的实施优质护理理念,尽力地满足每位患者合理、正当的需求[4]。该文经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经优质护理干预后,其膝关节屈曲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缓解其膝关节僵硬,为患者从饮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指导与干预,在避免心理与饮食因素对其预后带来的风险外,还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康复训练。此外,优质的护理干预还可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其活动度,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