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锋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000)
下肢骨折属于外科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治疗下肢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内固定术,通常在进行该手术时都与腰硬联合麻醉法一同进行,该治疗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是得到认可的,但是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会加剧,使得患者血液流动出现紊乱的现象,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预后[1]。因此在治疗下肢骨折的过程中,减少患者疼痛感是十分必要的。该文以该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主要通过在下肢骨折的研究,分析其在腰硬联合麻醉法治疗中加用地佐辛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该院共接收下肢骨折患者80例,选择这80例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6~62岁,年龄均值为(35.52±9.74)岁;ASA 为 1~2 级。而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5~63岁,年龄均值为(34.67±11.37)岁;ASA 为 1~2 级。 此外,此次研究排除中枢神经损伤、精神异常、有过酒精和药物滥用史、凝血功能混乱的患者。并且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对其肾脏、心肺等功能进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照组患者简单的麻醉处理,具体方法为:首先,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于手术室内给予患者开放外周静脉补液,随后对患者的心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以及脉搏氧饱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的仪器应当使用Cardiocap-5多功能监测仪进行。其次,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腰硬联合麻醉,引导患者取正确的卧位,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进行手术。在腰椎的有效间隙中,选取2根腰椎作为第3、第4腰椎。随后对患者进行硬膜穿刺,穿刺的部位取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进行,等待至患者出现脑脊液并流出后,注入0.75%浓度的布比卡因,注入剂量为1.5 mL为宜,将腰穿针进行拔出,并且在其首端位置放入硬膜外导管,而硬膜外导管的长度应当选取3~4 cm。除此之外,让患者取有效的卧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将有效卧位定为平卧位,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麻醉平面进行调整,第10胸椎的水平。而麻醉剂的剂量是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的,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手术的需要对麻醉剂的剂量进行有效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对患者使用麻醉剂的剂量不能再进行追加。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麻醉处理的前提下,其麻醉操作方法与对照组患者一致,随后通过静脉注射将地佐辛输入到患者体内,注射剂量为5 mg为宜。
首先,要对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进行评估,采用的是视觉模拟分法进行分时段的疼痛程度评估。若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为0分,则说明患者无疼痛感;若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2分,则说明患者有轻微疼痛;若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在2~5分之间,则说明患者疼痛感较为强烈;若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5分,则说明患者疼痛感强烈;若是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的分数>5分,则说明患者疼痛感剧烈,甚至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另外,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呼吸抑制、术中体动、恶心呕吐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该文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所承受的疼痛感都是不一样的,但明显的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在各个时段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s),分]
组别2 4 h 1 2 h 6 h 2 h 3 0 m i n对照组(n=4 0)观察组(n=4 0)t值P值3.6 7±0.2 2 3.0 7±0.1 1 5.8 6 8 0.0 5 6 3.7 7±0.1 1 3.0 4±0.4 5 8.6 7 7 0.0 5 6 3.6 7±0.0 6 3.3 6±0.0 4 6.8 6 7 0.0 5 6 3.6 6±0.2 2 3.0 1±0.0 1 8.4 2 3 0.0 5 6 3.9 9±0.1 2 3.0 5±0.0 4 1 2.0 0 7 0.0 0 4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5例,术中体动3例,恶心呕吐4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而观察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3例,术中体动1例,恶心呕吐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下肢骨折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但是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是无可避免地,例如,呼吸抑制、术中体动、恶心呕吐等,加之患者在术后麻醉失效后,急性疼痛感会加强[2]。地佐辛是一种拮抗剂,属于阿片受体激动,能够刺激K受体,从而让其中枢神经产生镇痛、镇静的作用。因此,将地佐辛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下肢骨折患者,能够增强镇痛效果,让患者能缓解一定的疼痛感,并且能将手术后的麻醉时间有效延长。
另外,患者术后出现较强的疼痛感,会导致其内心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使得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但阻碍了手术进程,同时还使得患者在进行手术的同时产生较大的手术风险,进而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地佐辛作为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相较于芬太尼类的镇痛药物而言,其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使用地佐辛的过程中,对呼吸抑制的影响能较低到最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3]。再者,使用地佐辛后,患者身体的机体功能能快速地吸收药性,从而将其分散到机体的各个地方,从而快速达到镇痛的效果。此外,地佐辛的特点为作用时间长、起效快,在较长半衰期的作用下,患者在用药后,使得其药效在机体内达到时间段较长的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镇静、镇痛的效果 。
在该文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所承受的疼痛感都是不一样的,但明显的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在各个时段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患者。
除此之外,地佐辛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对μ受体产生微弱的反应,因此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极小。在镇痛效果强、见效快等特点的作用下,发现其药效的持续性大致为3 h,并且麻醉效果消失后,其药性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浓度,从而帮助患者在麻醉失效后,不会出现急性疼痛程度,其在超前镇痛机制的作用下,能有效将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