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及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防治的运用价值

2018-12-21 11:53田欣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肝胆胆管微创

田欣宇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 224000)

在临床中,对于肝胆管结石的质量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其病因的复杂性所致,同时,在临床中常常会发生在肝胆管结石病中,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或者肝门转位等病症,使得治疗变的更加复杂。即便成功取石,由于对病因机制的不完全了解,使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复发率极高,超过一半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过程痛苦不堪。并且传统治疗方式后,不合理的术后护理,以及治疗方式,有极高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应用“数字化微创技术”进行肝胆管结石的诊治,可以强化医生对患者结石分布、胆管走向等的了解和掌握,避免发生漏诊的情况,同时能够辅助医生选取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特别是在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水平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为时间范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在30~70 岁之间,平均年龄(40±3.5 岁),平均病程(4.8±2.9)年。依据双盲法随机分配两组,参照组10例,研究组10例。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41±3.6)岁,平均病程(5.4±2.3)年;研究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42±3.1)岁,平均病程(4.9±3.8)年。以上研究对象的选取均经过患者或家属同意,且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比较两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2种施行不同的治疗手段,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采取“数字化微创技术”治疗方式。

在进行“数字化微创技术”治疗时,选取的方式是应用腹腔镜切开患者胆总管+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技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建立人工腹侧和常规腹腔镜工作通道,探索和释放镜下胆管,充分暴露胆管后,根据胆管中结石的实际位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胆管位置。腹腔镜下,白天将胆管插入纤维性胆管,在两面镜下取出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必要时,可通过原胆管取出结石,使其出疹。手术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导管引流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7 d,常规胃肠减压,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1.3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患者对的比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由表1,可以看到,在各个项目中,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表(±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表(±s)

组别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 L)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h)参照组(n=1 0)研究组(n=1 0)2.5 4±1.2 1.8 8±0.9 6 2 4 0.4±5 9.6 8 1.3±2 5.9 4 8.5±8.6 1 4.2±7.9 4 7.3±1 0.2 1 6.4±6.3 8.3±1.2 5.2±1.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在残石率、复发率上进行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表[n(%)]

由表2可以看到,在各个项目中,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在胆疹、胆管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发生率上进行对比分析,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及发生率对比表

由表3可以看到,在各个项目中,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

2.4 手术围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

在参照组中使用传统术后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规范化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手术围期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有效预防,结果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效预防的基础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8%)优于对照组(79.5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5.46%),参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其中发病时间分别是第8、9天以及第12天,经脉血栓的发病率为30.00%;研究组中没有出现经脉血栓的发病情况。经治疗后,3例下肢经脉血栓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

3 讨论

3.1 数字化微创技术概念和优势

在胆道疾病中,80.00%以上的发病率集中在胆管结石上,且在患者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后也很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并且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结石复发率。但受限于曾经的医疗技术,使得在过去的临床治疗中,针对该病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只能是开腹手术。这种方式虽然很容易把结石从胆管中取出来,但是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缺憾,例如:由于开腹导致患者出血量大、创口大、患者痛苦、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高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转归。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极大地带动了微创技术的发展,随着医生同患者对微创技术的关注,数字化微创技术应运而生。“数字化微创技术”本质上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数字医学技术,包括术中导航、三维重建、可视化仿真手术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时间,减小手术伤口,达到在手术治疗病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器官功能和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腹部数字微创手术中,通常会借助腹腔镜来进行手术。作为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采取腹腔镜进行腹部外科微创手术,不仅患者出血少,而且缩短了医生的手术时间,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恢复上都极具优势,具有多重优点。

应用“数字化微创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在术前可以采取“仿真手术”来预测和分析实施手术方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术中应用“胆道镜”联合“B超”,能够达到精准治疗肝胆管结石,并且实现“微创保肝”策略。可以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何在尽可能地保留肝脏组织的同时,为患者实现结石取尽,病患去除,并且在术后引流通畅,降低复发率,是其一生的追求。

3.2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主要对肝胆管结石的诊治方式,特别是“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通过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可以明确发现,无论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还是疗效等,应用“数字化微创技术”的研究组均优于应用常规手术的参照组。

在肝胆管结石的诊治中,优于其复杂的病变,因此在治疗原则上,各家医院均保持“病灶去除、结石取尽、引流通畅、矫正狭窄、防止复发”的方针。在常规手术治疗中,最为有效的诊治肝胆管结石的方式就是肝切除术,但这种方式,患者痛苦大,对身体脏器的损害严重,在3D腹腔镜面世后,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经皮肝穿刺胆道碎石取石术效果较为明显,且对患者损伤最小。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了解患者体内结石的分布情况、掌握患者的胆道走向以及扩张程度、分析肝内动脉、静脉的行走及变异情况,都是进行肝胆管结石诊治时所必须了解的,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数字化微创技术”表现抢眼。

不仅如此,“数字化微创技术”的“仿真手术系统”还可以提供不同的手术方案给术者,从而达到优化手术流程的目的。在手术进行时,术者对于患者的胆道系统以及肝内结石分布情况了若指掌,使手术更加精准成为可行。在术后,“数字化微创技术”还提供科学的术后管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在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治当中,应用“数字化微创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出血少、疗效好的特点,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3.3 手术围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数字化微创技术的应用,以及科学规范的手术围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应用数字化微创技术后,患者能够更早的开始运动,减少卧床时间,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使用抗血栓药物,如拜阿司匹林等;另一方面,在护理人员的看护和指导下,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活动,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管理。

猜你喜欢
肝胆胆管微创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人工胆管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