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成
(洮南市人民医院,吉林洮南 137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普外科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一般为肺部栓子经血行达下肢后堵塞深静脉所致。手术可激活凝血系统,机体凝血功能亢进,血液凝固性增加,加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下肢血液淤滞,回流障碍,血细胞堆积,容易发生血栓。此类患者常伴有一侧肢体局部疼痛、下肢水肿、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症状,引发肺栓塞、胃肠道和颅内出血、血栓形成综合征等并发症,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此,笔者随机选择在该院行普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不给予预防措施,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在该院行普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判断是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在20~72岁之间,中位年龄48.0岁;从手术类型看,胃肠道手术36例,胆手术18例,肝脏手术11例,胰腺手术8例,腹膜手术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22~76岁之间,中位年龄49.0岁;从手术类型看,胃肠道手术34例,胆手术20例,肝脏手术14例,胰腺手术5例,腹膜手术2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中位年龄、手术类型构成比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给予非手术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积极为患者讲解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内的各种并发症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预防工作。(2)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实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昏迷、嗜睡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3)若生命体征良好,应嘱患者穿着渐进式压力长袜,多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4)饮食治疗。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摄于高胆固醇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提高[3]。
治疗方法。确诊患者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措施,其中抗凝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肝素为常用抗凝剂,尿激酶为常用溶栓剂,均按常规量用药。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凝血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数值,当纤维蛋白低于1 g/d时可停药。
观察两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数量,观察两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其疗效判定标准为:(1)治愈是指治疗后下肢水肿消退,疼痛完全消失,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消失,静脉再通;(2)好转是指治疗后大腿水肿明显消退小腿仍有轻度水肿,疼痛程度减轻,超声检查深静脉部分残留血栓;(3)无效是指治疗后下肢仍存在水肿或进一步恶化,疼痛程度未减轻甚或加重,超声检查深静脉仍存在血栓。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疗效情况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治疗有效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患者中,1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3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和局部肢体疼痛,严重者可伴有全身精神症状。其形成多数是由栓子脱落后随着血液流经下肢时,堵塞管径较细的深静脉所致。主要与手术本身和病人体质有关,因为手术过程破坏了机体的完整性,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若合并感染则可导致各种炎症,严重者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此外术后的长期卧床也会加重血液淤滞[4],提高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机会。
一般认为,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5]。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致使周围静脉扩张流速减慢,同时下肢肌肉完全麻痹暂时失去了收缩功能;术后因为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身体活动量低,血液流通不畅,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流滞缓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性和高渗溶液,可损伤静脉内膜,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型手术可提高高凝状的血小板黏聚能力,血小板突然增加,提高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的抑制水平,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或血液浓缩,进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引发溃疡、肺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预防措施中,要注重无菌操作,尽可能避免感染;要密切关注患者精神状态的异常改变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若发生不良事件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时,最主要的抗凝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静脉置管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方式之一。下腔静脉滤器能在下腔静脉系统内血栓栓子脱落后,使静脉血正常回流,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形成[6]。腔静脉滤器可依据患者下腔静脉体积、形态和病程长短及血栓栓子大小和游离程度选择,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有效维持和改善患者下腔静脉通畅运行。置管溶栓是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部位,通过微泵持续缓慢地泵入尿激酶,使静脉血栓局部能保持药物在较高浓度的状态,达到迅速溶解血栓的效果[7]。下肢深静脉血栓直接接触溶栓药物并溶解,可使栓塞静脉在短时间内恢复通畅,静脉压降低促使静脉回流,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形成,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选择在该院行普外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不给予预防措施,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确诊患者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中,1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33%;确诊患者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普外科术后患者以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发生率水平,确诊后应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