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h-FABP、PAF、MMP-9及TIMP-1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2018-12-21 04:41惠晓霞王琪魏秀丽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川崎急性期心肌细胞

惠晓霞,王琪,魏秀丽

(1、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2、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河南 郑州 450000;3、南阳市中心医院PICU,河南 南阳4730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尤其以冠状动脉受累最多见,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尤为重要[1]。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冠状动脉的改变,但只能检测冠状动脉起始部位的主要分支,对远端病变不能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但检查费用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心内膜下心肌活检可确诊心肌病变,但属于有创性检查,患儿家长往往不能接受。实验室检查创伤小、费用低,已成为川崎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但目前仍无特异性检测指标[2]。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肌缺血早期标志物,与心功能水平相关。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1)则反映血管炎症程度,上述指标与心肌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但其与川崎病患儿心功能的关系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川崎病患儿 h-FABP、PAF、MMP-9、TIMP-1的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选取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川崎病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患儿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A组)、30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B组)。A组37例,男21例、女 16 例,年龄 6 个月~8 岁,平均 3.2±1.7 岁。 B 组30例,男18例、女 12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0±1.9 岁。 两组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⑴川崎病患儿的诊断标准采用2002年日本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⑵在本院接受治疗,临床检查资料完整;⑶患儿年龄≤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血清学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⑷超声心动图或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川崎病患儿是否存在冠脉病变。

1.2.2 排除标准 ⑴合并心肌炎、心力衰竭、肾脏疾病、骨骼肌损伤性疾病的的患儿;⑵临床治疗、检查资料不完整的患儿;⑶由本院转院治疗的患儿;⑷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

1.3 指标检测方法 患儿入院24h内(急性期)、治疗2~3周(恢复期)分别静脉穿刺采血5ml,3000r/min低速离心5min,分离血清,保存于-80℃冰箱中备用。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PAF、MMP-9、TIMP-1,标本避免反复冻融。检测仪器为美国伯腾公司EXL800型多功能酶标仪,试剂盒为美国ADR公司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以确保结果准确可信。

1.4 超声心动图 检测川崎病患儿入院24h内(急性期)、治疗2~3周 (恢复期)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患儿取平卧位,平静呼吸。将超声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涂抹耦合剂后作弧形转动扫查,LVEF、CI结果由仪器直接读出。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急性期,B组患者的 h-FABP、PAF、MMP-9 水平高于 A 组 (P<0.05),B 组的 TIMP-1 水平低于 A 组 (P<0.05);恢复期:B 组患者的 h-FABP、PAF、MMP-9、TIMP-1水平高于 A 组(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急性期,B组患者的 LVEF、CI水平低于 A 组(P<0.05);恢复期:B 组患者的 LVEF、CI水平高于 A 组(P<0.05);见表 2。

2.3 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h-FABP、PAF、MMP-9、TIMP-1 水平与的心功能的相关性 急性期,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 h-FABP、PAF、MMP-9 水平与患儿 LVEF%、CI%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0.05),TIMP-1 水平与患儿 LVEF%、CI%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急性期A组B组t值P值恢复期A组B组t值P值h-FABP(ng/ml) PAF(Mu/ml) MMP-9(μg/L) TIMP-1(μg/L)11.7±4.5 33.9±9.2 12.084<0.001 5.3±1.8 6.9±2.1 3.358 0.001 372.8±48.6 498.6±71.3 8.562<0.001 254.0±29.5 298.4±38.1 5.377<0.001 288.6±92.4 849.2±209.5 14.635<0.001 31.8±9.3 221.0±84.5 13.543<0.001 389.5±28.6 338.6±31.7 6.901<0.001 113.2±6.9 244.0±27.5 27.914<0.001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急性期恢复期组别 LVEF(%) CI(%)A组B组t值P值A组B组t值P值68.9±4.1 56.3±5.2 10.818<0.001 69.1±3.3 62.4±5.7 6.019<0.001 3.52±0.25 2.61±0.38 11.278<0.001 3.55±0.21 3.02±0.24 9.636<0.001

表3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3],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4]。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导致患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后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受到破坏而导致心肌损伤[5,6]。

川崎病患儿有无心肌细胞损害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7]。h-FAB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心肌缺血早期标志物,特异性大量存在于心肌组织中[8]。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快速释放到血中而引起血液中h-FABP急剧升高[9]。本研究中发现,不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的血清h-FABP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因此可将血清h-FABP水平作为判断川崎病患儿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

MMP-9在组织重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浸润及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正常情况下在TIMP-1的严格控制下分泌[11]。有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区域存在大量的活性MMP-9,与血管基质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12]。本研究发现,在川崎病急性期TIMP-1水平下降,失去对MMP-9分泌的控制,MMP-9被大量诱导产生。而在恢复期,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这是由于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引起TIMP-1代偿性升高,以控制MMP-9的异常分泌。

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引起血小板活化,PAF大量释放[13]。而PAF可形成正反馈机制,促进血小板释放和聚集,导致血液高凝状态[14]。但PAF水平与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临床研究较少[15]。

综上所述,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h-FABP、PAF、MMP-9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儿心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将其作为川崎病患儿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辅助诊断指标。

猜你喜欢
川崎急性期心肌细胞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miRNA-145和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