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研究

2018-12-20 10:41路芳
赢未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育

路芳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我国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即是把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通过游戏,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育;游戏实施

前言: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活动,在学前儿童全部生活中占据时间最多、作用最大,同时游戏也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成长、智力发育、语言表达、创造力、想象力、情感认知、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让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一、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特点和价值

1、游戏的概念与本质

游戏是学前儿童全部生活中占据时间最多、作用最大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游戏就是指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悦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一类活动。

2、幼儿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也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对周围真实生活的反映,虽然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社会义务,但幼儿可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和丰富的心理体验。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的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进行创造的心理体验是幼儿对游戏活动自由自主的选择、对游戏材料和游戏方式的支配和胜任,从而体验出在游戏中的真正自由快乐。游戏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幼儿在玩耍時就地取材,自主择取,自由参与,而且幼儿在游戏时却十分专注痴迷,对其扮演的角色却极其认真,自愿遵守游戏规则,在愉快中有严肃,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3、儿童游戏的价值

立足儿童的认知特性我们不难发展,在游戏中儿童的思维会保持较为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儿童的智力及身体才能得到全面提升。譬如儿童在“看图识字”游戏中,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儿童透过教师提供的图片会深入探究问题,也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孩子的智力才能得到稳定的提升。

二、游戏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1、游戏整体引入法

游戏整体引入法,即将游戏整体融入教学活动中,让游戏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例如在数数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伊始实施游戏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鸭子”的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鸭活动,在玩耍过程中让学生尽情玩耍,最后要求学生数出自己所数鸭的数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在游戏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游戏部分引入法

所谓游戏部分引入法,即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游戏以调动学习氛围,配合教学开展的一种策略。通过研究学习,我们发现游戏部分引入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即是在导入课程时引入游戏的教学策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在教学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人文故事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演绎相关故事如《司马光砸缸》,以此激发学生对传说故事的兴趣。

2)插入法

所谓插入法,实际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深化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数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狼和七只小羊”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练习数数,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幼儿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要点

1、运用科学游戏激发幼儿最大的认知水平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科学游戏。其原因在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用科学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班级的整体水平,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合理设计游戏,确保游戏能够符合每位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更大程度上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

2、充分发挥游戏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的作用

发挥游戏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作用在科学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运用这一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去做游戏,那么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先导与象征。”所以,教师在一个用科学游戏进行教育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兴趣设计出合理的游戏内容,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好奇心的引导之下激发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科学,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与成长。

3、在科学游戏的应用之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在设计游戏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游戏的可操作性与灵活性的设计,要确保孩子在做游戏中,其创新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那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所以,教师在为孩子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操作性比较强的游戏内容,以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如,让孩子了解水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游戏,让孩子了解到水的浮力、流动以及压力等等,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去感受与体验,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学前教育中使用科学游戏意义重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一定要完善幼儿教育体系,大力倡导将科学游戏融入到学前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耿慧兰.浅谈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

[2]周赛.创造性游戏和幼儿园环境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朱邓丽娟,吕卢婉尔等:《幼儿游戏》(上、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农民工家庭儿童入学前的教育研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