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适切,让儿童爱上写作

2018-12-20 03:24王国军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主题儿童

王国军

【摘 要】不同的表达目的形成了不同的表达主题。写作教学中若选择写作主题时没有“章法”,主题下的习作就不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帮助。只有适切的主题才能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主题适用,促进儿童的表达;主题适时,切合儿童的生活;主题适度,符合儿童的年段。从儿童本身出发选择的主题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写作服务,也才能真正促进儿童会写作,并让他们爱上写作。

【关键词】主题;儿童;适切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并没有得到儿童的喜爱,反之,存在排斥心理的却大有人在。众所周知,写作首先需要解决“为什么表达”的问题,“为什么表达”是习作建构之始,指向了表达目的,不同的表达目的形成不同的表达主题。但是,习作教学存在“主题”制定有失偏颇的现象:或是“拿来主义”,话题比较老旧;或是“揠苗助长”,高于儿童实际;或是“信口开河”,让人难以表达。这样的主题是儿童习作所需要的吗?显然不是,这些并不能激起儿童表达的欲望,久而久之,写作的兴趣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表达主题的筛选或者确立,应该来源于儿童,服务于儿童。适切的主题才是打开儿童“话匣子”的一把钥匙。

一、适用——促进儿童的表达

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在丰富的写作实践中达成的,涉及一个又一个写作主题。所以,教师需要从“能否促进表达”这个“适用”的角度对主题进行思考:主题能否服务于儿童的表达?主题是否便于儿童进行写作训练?主题可以引领儿童调用哪些写作方法?主题能够帮助儿童对哪些表达形式进行再认识……“适用”让习作主题制定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既包含了表达的目的,又包含了习作训练的目的。儿童在这样的习作中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表达,写作就会变得轻松,表达的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如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选择“感动”来作为学生的写作主题,“感动”是儿童可以触摸的,又是需要引导儿童学会表达的。整个习作活动过程分为三步进行:一是观察记录,在生活中捕捉令自己感动的瞬间;二是主题阅读,推荐与“感动”主题相关联的文章和书籍;三是课堂指导,在“怎样写感动”上围绕“精选事例,表达真情”进行细致的指导。

上述教学实践过程,遵循了“为儿童的表达”这一初衷:该主题存在于儿童的情感之中,通过阅读和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获得表达的方式,建构起习作的“格局”。这样的主题写作形式,有素材的积累,有方法的指引,为了情感的流露,对儿童的表达是“适用”的,因为适用,进而也促进了儿童的表达。

二、适时——切合儿童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儿童就是生活的精灵”,他们既置身于生活之中,同样也在创造生活。儿童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或者事件,总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产生:或新奇,或期待,或喜爱,或兴奋……他们愿意把这些与人分享,这些不同的情感就是不同的“主题”,是儿童习作表达的“发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聚焦儿童的生活,适时发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引导儿童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如,学校计划召开运动会,但是运动会当天早晨,天气突变,需要改期,大家都十分失望。针对学生当时的心理变化,笔者便以“失望”为主题,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来学校时的满怀希望;碰到天气变化时的沮丧;希望雨停时的急切;运动会延期的无奈。他们写下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关注点,细致地记录了各自的心理活动,达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

又如,班级之间开展足球比赛,本班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险胜对方。最紧张的一刻无疑就是最后的一脚射门。于是,笔者便以“紧张”为主题,引导学生描写“射门”的这个场面,表现出当时赛场上的紧张气氛。通过“切换镜头”的方式,学生写出了射手、守门员、观众的不同表现,再现了比赛场景,把紧张的气氛和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两个主题的写作实践,源自学生的生活,写的是他们有着深切体验的生活片段,正因为他们感同身受,习作教学的引导也就有了很准确的“着力点”,学生叙说起来也就极为轻松。因此,确立习作主题时,如能不失时机,紧紧依托儿童的生活,便能捕捉到他们生活中的精彩,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三、适度——符合儿童的年段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度,对生活的敏感性,对事情的兴趣点是不一样的。写作中如果主题的选择背离了儿童年段的需求,便會使他们失去表达的欲望。浅显的、低于该年段需求的主题,会让儿童觉得简单,进而习作变得随意,失去了训练的价值;深奥的、高于该年段需求的主题,会让儿童难以把握主题的实质,表达起来变得困难,习作训练也会变成一种负担。所以,确定的写作主题须把握住不同年段儿童的特点、儿童表达需求的“度”,直击他们的认知点、敏感处,不降低也不肆意拔高,那么,他们的表达兴趣也就浓厚起来,表达的欲望才能被激发。

如笔者在三个不同的年段都曾选择“观赏”主题进行写话和写作教学实践。结果显示,低年段这一主题的写话实践更偏向于“观察”;高年段这一主题明显过于浅显,写成的文章并未超越中段水平。在中年段,笔者引导学生从观察出发又超越观察的层次,走进“赏”的层面,让学生发现要写好“观赏”,需要着重在“观察细致”和“写出独特”上“做文章”。进而在“如何细致观察”和“如何写出独特”上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所谓“细致”就是要去发现事物的“独特”,所谓“写出独特”就是要学会“使用放大镜”写出细微之处,相似之处力求写明不同点,对于不易表达的地方多用“像”来阐述。同样的教学策略,中段和高段的学生掌握程度是相当的。

通过上述实践的比较可见,“观赏”这个主题切合中年段儿童的需求,说明该主题正是他们在习作表达中急需去掌握的。所以,教师如果把握住儿童在不同年段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写作需求,选择适度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就会让他们得到最为有效的指导,真正对儿童的写作起到引领的作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点”“敏感处”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真切的提升。

综上所述,写作主题的选择要从儿童本身出发,依托儿童的视角,贴合儿童的特点。适切的主题才是真正的“为了儿童的表达”,当写作主题指向儿童的表达需求,指向儿童的生活,指向儿童的年段,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促使他们爱上写作,让写作最终成为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215123)

猜你喜欢
主题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浅谈中国侠文化背景下的武侠电影
《风雨哈佛路》的主题评析与文化解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