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华载 续写新篇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6600周年记

2018-12-20 03:38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所医学运动员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国内第一家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59年1月成立于北医三院。经过近60年的风雨历程,研究所已发展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营养、运动康复和医务监督4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全面开展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及运动相关疾病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各级运动员、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建院及建所6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全体合影

1 筚路蓝缕 栉风沐雨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原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创建的医师督导医疗体育科,在周恩来、贺龙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原国家体委、北京市及原北京医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我国运动医学奠基人曲绵域教授等老一辈创业者的努力下,于1959年1月在北医三院正式成立,命名为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当时的北医三院院长左奇同志兼任研究所名誉所长,曲绵域同志任所长。同年,陈吉棣同志取得营养学研究生硕士学位后,加入运动医学研究所,开创了运动营养生化研究工作。1961-1965年,研究所总结实践经验,完成了65万字的专著《实用运动医学》,并将大量学术论文汇编成册,先后出版了7册《运动医学研究资料汇编》。1966年开始,研究所教学、科研和下队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但日常医疗工作仍在继续。1969年运动医学研究所编制被取消。后经多方反映,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个情况,亲自指示“运动医学不能取消,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在运动实践中发挥作用”。随后,运动医学研究所于1970年10月恢复并重新开始工作。

2 上下求索 日升月恒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研究所各项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临床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加强门诊,扩大病房(床位增至24张)。运动创伤的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手段更加先进,疗效不断改进,深入研究了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损伤发生的规律、机制、防治措施及伤后训练安排等。同时,在营养生化、康复和医务监督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扩大了研究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确立了研究所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同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于长隆、吴林生、杨则宜成为当年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研究所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重点学科,同年被原国家体委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1991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成立,并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合作,开展中荷互换留学人员工作。1996年首批进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成为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唯一指定的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2000年成为全国唯一的运动医学领域“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立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辈们

3 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

在这个跨越发展的时代,北大运动医学研究所人肩负着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责任,一路求索,且思且行,续写新篇。2007年成为首批中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是原卫生部认证的全国最大的内镜(骨关节)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08年建成首家大型关节镜外科技术操作培训中心(Cadaver Workshop Center)。2008年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荣誉称号。2013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获“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称号。2017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认证的首批关节镜医师培训学院。

在2017年上海软科全球体育类院系学术排名中,研究所与我国内地3所体育院校一同跻身世界200强。目前运动医学科有101张床位,年门诊量达1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已达7200余例,并逐年增长,平均住院日为3.76天。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2000-2017年手术量(例)

2008年,研究所以敖英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团队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这既是对以往工作成就的肯定,也表明研究所及其研究团队具有强劲的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12月至今,在敖英芳所长领导下,研究所的研究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重建了独立实验室,并成为“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近十年间,基础和临床科研取得了众多突破。发表SCI论文累计达154篇,统计源核心期刊累计达226篇,获得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获得各类纵向科研基金达7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基金3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35项、校级基金10项,累计获得经费5501万,成为这一时期获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强大推力。同时在疾病分子机制、表观遗传、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康复策略、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等方面积累了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各上级单位和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在全所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时代的运医人将继承老一辈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使研究所的工作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引领中国运动医学事业蓬勃发展,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 齐头并进 全面发展

随着与国内各运动队合作日益紧密,与国际领先的运动医学医疗、科研机构的交流日益广泛,研究所的科研和医疗实力逐渐增强。先后成立运动营养生化研究室、医务监督室和康复医学中心,健全和发展了现代运动医学模式,也使研究所在各领域日新月异,成绩卓著,对中国运动医学学科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99年研究所举办第二届全国关节镜学习班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研究所现已成为涵盖运动创伤、运动营养、运动康复和医务监督4个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及下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医学研究所,是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奥委会指定的运动员伤病诊治中心,多年来为国家各级运动员、各类体育赛事及全民健身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5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5.1 运动创伤专业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在运动伤病诊疗与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科研及临床诊治涵盖了膝、肩、肘、腕、髋、踝、距下及其他小关节的运动损伤,其中膝关节手术占总手术量的比例最高,2017年膝关节手术数量4800多例。目前,研究所共完成代表运动医学水平的交叉韧带手术22000余例,居全国首位。移植物的选择从最初的自体髌腱,逐渐发展到自体髌腱、股四头肌腱、腘绳肌腱、异体肌腱和人工韧带等多种移植物并存。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交叉韧带单、双束重建以及同种异体后交叉韧带(PCL)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方面有深入的临床研究。手术技术从最初的传统单束重建,逐渐发展到传统单束重建、解剖单束及双束重建等多种技术共存;近年来随着对交叉韧带止点研究的深入,直接止点ACL单束和双束解剖重建技术得以开展,关节镜下个性化可调节骨道解剖重建ACL技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2015年ICRS国际软骨修复学会中国部成立

先后编著出版《实用运动医学》1~4版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曲绵域教授查房

5.2 营养生化研究室

1960年陈吉棣教授主持成立的营养生化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运动营养研究室。营养生化研究室主要从事运动员营养、生理、生化研究,专家们常年下国家专业运动队开展工作。在国家和省市优秀运动员及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中进行了运动员的能量代谢、运动性贫血、快速减轻体重和长期控制体重、运动时的合理补液和运动饮料、运动员的微量元素营养、营养因素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和机制、运动员高血脂、运动与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原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多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2010-2012)惠民型科技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SCI收录44篇。2002年陈吉棣教授主编我国第一部《运动营养学》专著。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开始招博士。至2018年,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17名,硕士29名。

5.3 运动康复专业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1959年1月创建成立时,以曲绵域教授为核心的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辈们在原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医师督导、医疗体育教研组及医疗体育科(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康复研究室,开展了当代国内最早的康复医学工作,为我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遵照原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的文件精神,1992年8月28日,北医三院康复医学中心在研究所正式成立,时任北医三院副院长和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的高云秋教授兼任主任、运动医学研究所医务监督研究室主任张宝慧教授和理疗科张万溥同志任副主任。康复中心隶属于运动医学研究所开展康复工作,举办了多届国际骨科与运动医疗康复学习班。2005年起,康复医学中心独立开展工作,其各项管理和学科发展相继脱离运动医学研究所。为适应新时期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学科发展和工作需要,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运动医学专科康复工作。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研究所于2010年1月恢复运动医学专科康复工作,重新组建成立运动康复专业。康复组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运动创伤专科康复工作,运用临床研究经验和技术成果,将运动生物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于运动损伤临床实际,有效开展针对性的神经肌肉训练等康复工作,防治损伤再发和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团队赴荷兰Errazmas Medical Center交流访问

2018年1月29日,运动内科与运动康复病房暨运动医学四病区成立

8年来,运动医学专科康复工作卓有成效,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及其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等共计18项。发表中英文论文5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已培养出3名运动医学康复博士、2名博士后,参加编写了《实用运动医学》、《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骨科康复学》等多部运动康复相关书籍。在备战国内外各项重要赛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国家各级专业运动员和全民健身提供了高质量的运动康复服务。

5.4 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运动内科)是运动医学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殊部分,建所之初,研究所花大力气增加对医务监督的投入,购置设备和仪器,建立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医务监督研究室,开展了医疗保健、运动功能评定、运动性疾病防治和运动员选材、运动强度的监控和运动员机能评定,研究运动过程中心血管功能变化、运动在冠心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措施。医务监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学科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诊治过很多优秀运动员,并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运动会以及国际比赛的医疗服务工作。多年来,运动内科专业组主要针对临床及运动队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对运动员心、肾、心肺功能、运动与心血管意外、运动与气胸、运动过度训练综合征、运动性贫血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18年1月29日,运动内科与运动康复病房暨运动医学四病区成立,该病区的成立将有助于对运动员的心、肾及呼吸系统如何适应超生理极限的挑战,出现相关疾病后如何治疗等问题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随着参与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步入老龄社会以后,老年人在其自身生理状态下如何进行合理运动也对运动内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5.5 运动医学实验室

自研究所成立起,曲绵域、高云秋、浦钧宗等老一辈医学家便致力于运动损伤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机制和骨关节病发生机制、运动员半月板损伤、大样本运动外伤分析、运动员贫血、运动员心电图和心音图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20世纪80年代研究所开展了软骨细胞分化和反分化、骨关节炎胶原蛋白和细胞因子及基因干预、交叉韧带重建胶原蛋白基因表达、运动员贫血与运动营养等前沿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2010年12月,研究所重新规划建设实验室,边建设边工作,实验室不断发展,并取得了系列成果。

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工作人员

2013年6月,研究所实验室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敖英芳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邱贵兴院士,副主任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如院士。实验室针对运动医学领域的常见伤病及疑难疾病,以发病机制、诊疗技术、康复预后为研究基础,围绕运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与运动伤病相关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组织工程修复与临床转化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近5年来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共在运动医学领域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9.79,平均影响因子为3.741)。

敖英芳教授团队在软骨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IF19.79)上

获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基金46项,承担研究经费总额达4278万元,获5项省部级奖。实验室是科研育人的平台,也是学生培养的微学校、微课堂和微环境,运动医学实验室一直将科研育人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博士研究生117名,毕业生中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培养博士后出站7名,其中2名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后称号。

在注重自身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的同时,实验室也积极营造学术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与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多个领域内高水平院校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相关合作研究获得了数项基金资助,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与博士后,并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实验室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医教研结合,更提升了研究所临床水平,促进了临床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助力运动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6 杏林妙手 筑梦五环

建所60年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承“为运动员服务”的宗旨,多年来坚持到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第一线为运动队服务,正如曲绵域教授教诲我们的:“运动队是我们学习的课堂,运动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历经六十载,虽然运动医学研究所领导班子几次更迭,但下运动队为运动员、教练员服务的光荣传统贯彻始终,从不懈怠,田得祥教授至今仍然坚持每周到运动队为运动员诊治伤病,亲自为他们做检查和治疗。自1959年来,研究所领导、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坚持下队服务,为运动队服务从未间断,覆盖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体育局的36个体育训练基地,服务运动员、教练员约1.5万人次/年;近年来因重大运动伤病在研究所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专业运动员约300人次/年,为及时解决运动员和教练员伤病,提高运动水平,促进祖国体育卫生事业和运动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2008年夏,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研究所多名医疗专家和护理骨干进驻各场馆,王健全医师被聘为奥运村医疗专家组成员,胡跃林医师被聘为北大乒乓球馆场馆医疗经理,印钰医师作为国际拳击联合会仲裁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大陆委员参加了全部拳击比赛的工作。焦晨、郭秦炜、王欣等中青年医生和护士作为奥运村综合诊所及奥运场馆的医疗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奥运期间的各项保障工作。

田得祥教授下队为运动员服务,60年坚持不懈

田得祥教授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田得祥教授多次代表研究所为中国体育事业服务,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还先后被聘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专家组成员。

王健全教授被聘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专家组成员,圆满完成了医疗保障任务,并获得表彰。然而荣誉之外,研究所人更看中的是这份神圣的使命,正如王健全教授在亚运保障归来后所说:“此次服务亚运期间,正值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庆,六十一甲子,没能参加所庆活动感到遗憾,但想到刚刚为一名严重创伤的队员处理妥当,想到体育总局领导对医疗保障的重托,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遂以国事为重。”

王健全教授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期间为参赛的中国运动员诊治伤病

2018年8月30日,研究所建所60周年庆典暨第二届北京大学运动医学论坛

敖英芳所长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指出:“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六十年,是沐浴党和政府以及学校亲切关怀的六十年,是与相关兄弟单位肝胆相照、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六十年,是伴随改革开放与时俱进走进新时代不断进取发展的六十年,更是充满未来发展梦想的六十年。值此庆祝研究所六十华诞之际,我谨代表研究所全体同仁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们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为研究所发展建设付出艰苦努力的前辈和同道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回望六十春秋,忆往昔,岁月峥嵘,成就医学新域。看今朝,事业蓬勃,倍感挑战机遇。瞻未来,前程锦绣,更需砥砺前行!今后,我们将继承与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与学风,弘扬运动医学精神,秉承“精、勤、厚、德”之所训,矢志不渝,开拓创新,勇攀世界运动医学高峰,在伟大的新时代续写新篇章!”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研究所医学运动员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睡眠研究所·Arch
医学的进步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昆虫也会便便吗?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