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顺应发展潮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供给侧进行变革。本文认为移动健康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预防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确保“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进。因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卫生服务机构和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的移动健康体系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移动健康;农村公共卫生
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赋予群众实在的“获得感”。党与政府历来重视人民的健康保障,“十三五”规划中,“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力求“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但是,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基础设备薄弱,卫生人才匮乏,城乡资源的难以共享,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农民健康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而且,农村人口总量巨多,空间分布却呈现“满天星”式的散落状态,地广人稀的状况增加了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的难度,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待提高。
一、移动健康的内涵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对移动健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严重、慢性疾病增加、居民地理位置分散、医护人员短缺、医疗成本上涨等社会健康问题。移动健康英文为Mobile Health,缩写为M-health,是將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卫生保健领域,提供健康服务和信息,实现“健康传感终端+移动通信平台+健康服务”的实时、连续、长期健康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其定义:通过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患者监护设备、PDA和其他无线设备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实践提供支持(WHO,2011)。移动健康是移动、互联网和健康服务融合的产物,它整合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健康服务从电脑延伸至手机、平板计算机和其他可移动终端,使得用户与健康服务者及时、快捷、准确地获得相关的健康信息,进而加强疾病管理和健康促进,提高健康服务可及性,促进健康服务均等化,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高度契合。
二、加强农村移动健康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构建经济、高效、实用、互动的移动卫生平台,既能节约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又能提升服务可及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克服位置散、距离远的空间障碍,为农村居民提供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的移动卫生保健。
(二)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城乡和谐发展。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打造有利于突破城乡障碍,缩小数字鸿沟,共享科技成果,体现社会和谐。农村医疗健康服务是公共管理热点,移动健康体现了信息时代的高新科技,两者结合能成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侧的新路径,为缩小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异、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出贡献。
(三)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移动健康服务在农村地区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能够预防“因病致贫”,推进“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倡导市场化运作,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移动健康产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不仅能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能通过产业化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建设措施
构建农村移动健康服务体系,需要从供给侧分析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从政策环境、财政投入、产品服务、技术支撑、社会文化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
(一)政府主导农村移动健康体系的宏观架构。政府对供给侧的措施包括专项资金的募集与投入、卫生人员的网络培训、卫生信息产业向农村的引入和管理、相关制度法规的制定等;对使用端的措施包括移动设备的补助与推广、网络覆盖的加强与费用的优惠、“预防为主”保健理念的普及,还要加强终端互动,掌握村民的卫生诉求,通过网络掌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服务满意率等;卫生行政机构的管理与监督。行政机构重在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对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服务供给。
(二)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完善“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具体措施包括电子档案更新和应用、卫生健康知识在线普及、卫生保健监测与干预、老弱妇幼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传染病与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线上产品既要“科技化”、“网络化”,又要“本土化”、“乡村化”,例如在健康知识普及环节,少使用专业术语,多运用图画视频,对老年群体甚至可使用本地方言介绍,做到通俗易懂。
(三)相关支撑单位协同参与,实现农村移动健康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包括移动互联网络平台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打造重在提速降费,扩大覆盖区域,提高信号质量,做好数据存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工作;卫生产业向农村的发展。在线药商、移动设备、保险机构等企业的延伸服务可以参与、协同农村移动卫生服务。
移动健康代表着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只有重视农村移动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预防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为全体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保健工作,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于勇,牛政凯.移动健康: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侧的创新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17(05):250-255.
[2] 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4):15-19.
[3] 姚志洪.跨入移动健康时代[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 35(05):2-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M-health导向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侧创新研究(16BGL179);湖南省社科项目:移动健康导向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15YBA200)。
作者简介:于勇(1978- ),男,汉族,博士,讲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