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18-12-19 11:20衣传波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7期
关键词:管理服务育人

摘 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寓管理服务的新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为营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我们就是要立足学生公寓主阵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建立健全适合学生公寓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服务水平,推动高校学生公寓事业在新时代思想指导下,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地发展,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舒适、安全、和谐、文明地学习生活环境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一、提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新特点

(一)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学生公寓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多元化的优势是可以更好的发挥各自专长,劣势是容易出现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局面,使得有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目前,高校公寓管理主体一般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实行多主体共同管理,涉及高校学生工作、后勤服务以及安全保卫等部门;二是由专业的物业公司作为代理人,接受学校的管理工作;三是由校园内部组建团队管理,比如辅导员团队或者学生组织。

(二)管理主体的动态化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是人和物的管理。一方面,随着各个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基数越来越大,管理难度随之增长,致使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同时,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反过来又加大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公寓公共服务设备与基础设施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视频监控、烟感报警、智能供电、空调等设备的使用,时刻考验着高校学生公寓的硬件承载能力,学生公寓管理的呈现出一种过程化、动态化的管理特点。

(三)管理内容的复杂化

学生公寓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个社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内容呈现复杂化的特征,表现为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和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宿舍分配与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维修服务、水电管理、物业管理、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提升等。

(四)管理方式的灵活化

随着高校改革和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的特点,学生公寓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人性化和精细化要求,这对高校管理是一项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反映高校管理的重要窗口。但是,目前为止公寓管理并没有形成权威或通用的管理方式,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二、高校公寓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分工模糊,权责不明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社会化既要迎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也要遵循教育本职工作。学生在公寓管理工作中,具有消费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其参与管理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物业公司和学生。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多主体参与未达成很好的共识,分工紊乱,职责不明。学校虽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学生公寓的管理逐渐减弱,而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但是还是应该对其加以监督,尤其是公寓管理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公寓管理涉及到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职责也并未明确。

(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高校公寓管理服务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安全和服务。作为高校公寓管理者,应该从学生的客观需求和潜在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服务。然而,根据调查,学生对公寓物业管理的服务满意度是主观评价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对公寓管理人员的态度评价也不高,这说明公寓管理人员素质和物业服务质量确实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三)公寓文化建设不足

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校园生活调节的重要工具,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思想文化。尽管不少高校都意识到了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积极开展公寓文化的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很多的投入直接体现于基础设施和娱乐设备,给予了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公寓管理的人力资本投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很难引导学生公寓文化的形成。

(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在校大学生均是“90后”和“0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下和我国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弱,综合能力不高,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当面临公寓管理服务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不能客观的看待、分析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情绪激动,逆反行为强烈的现象,缺乏必要的自我调节管理意识和能力。

三、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对策

(一)创新管理体制,改变管理方法和理念

科学的管理离不开制度建设,做好学生公寓管理一是要制定公寓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如在寒冷冬天,学生为了自身的需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使用违规电器,公寓条件有限就可以使用智能供电系统,更改大功率电器的参数设置或者重新限定违规电器的种类,不再以电器的功率多少为唯一标准。这种人性化的改变可以让学生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管理的管理制度,从内心来说也更易于接受,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二是要建立物业管理制度,定期评定考核,引导物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公寓管理规范化、人性化,从而有效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完善公寓设施,构建优质生活环境

公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公寓房间内部床铺的更新,独立卫生间的设置,开水间、淋浴室的配置,空调、风扇的配备,楼道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也可以在公寓大厅设置显示屏,公布一些天气冷暖、丢失物品信息等。可以在管理员室放置专门熬药的物品、针线包、急救包、临时照明灯等。这些条件的逐步改善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能更好地排除一些安全隐患。

(三)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制度化

公寓管理要统筹思想,完善组织管理架构,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制度化。很多高校将学生公寓的管理明确归属到某一个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执行力度强,减少了工作中的漏洞和工作交接项目中出现的丢失现象,同时也了避免多部门交叉管理出现办事程序多,遇事则推诿扯皮的现象。落实公寓管理责任制也是高校学生公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公寓的日常管理、维修、学生教育等,这些都必须明确到位。建立一个完善的责任制度化,敦促一个职能部门或者多个职能部门落实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四)建立学生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由于公寓內学生的人数多,仅靠几个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显得势单力薄。让学生参与公寓管理,成立“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积极做好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突出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中的作用。学生干部加入到公寓管理队伍后,既填补了公寓管理人员薄弱的环节,也可以在公寓日常管理方面做到更加完备。

(五)发挥阵地优势,做好文化建设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诸多学生事件也提醒高校管理者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公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据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在公寓开展文化建设中,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密切配合。如安排定期的党团活动、讲座以及相关学生活动等,以这些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和人格进行塑造。

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休息生活的场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阵地,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展现校纪校风的重要窗口。打造优良的高校学生公寓环境不仅能体现学校的管理能力,促进学校的进步,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祝晓红.高校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之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08(1).

[2] 石月荣.高校公寓管理模式及其效能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78-81.

作者简介:衣传波(1985.08-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工部。

猜你喜欢
管理服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以人为本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