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芬
【摘要】自制玩具具有区域设置的科学化、设计过程的艺术化、资源利用的创意化、自制模式的多元化和实践过程的开放化等特点。在幼儿游戏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渠道收集自制玩具材料和多形式引导幼儿自制玩具,在具体应用实践中教师要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注重材料的科学投放,恰当介入引导教学和构建合适有效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制玩具;设计;应用
幼儿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日常教育中,游戏的设计与开发资源无处不在,而玩具是孩子参与游戏的重要媒介。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玩具,以促进幼儿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互动,主动学习。自制玩具不用花钱,简单,又包含了设计者深厚的情感,是幼儿园提供游戏教学资源、丰富游戏内容的重要方式。通过自制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多元技能,更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基于此,本文以幼儿游戏教学为切入点,对自制玩具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幼儿游戏教学中自制玩具种类和特点
(一)自制玩具的种类
幼儿园的游戏种类十分丰富,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美术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等。按照不同的游戏类型,自制玩具的设计空间也十分广阔。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角色特点利用纸板、材质、细线、棉布等制作头饰;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矿泉水瓶、旧报纸、包装纸等,鼓励其设计宝宝家、医院、桥梁等建筑;在美术游戏中,孩子可以根据绘画活动、印制活动、手工活动等不同分类自制玩具;等等。
(二)自制玩具的特点
在幼儿教育中,自制玩具不仅承载着游戏的功能,还蕴含着教育价值,尤其是在区域空间的支持下,在区域活动的参与下,自制玩具在设计与应用中呈现出如图1所示的五个特点。
1.自制玩具的区域化。根据不同游戏科学划分区域空间,并科学投放材料,有目的、有层次、有选择性地设置区域,让孩子的玩具制作与操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在美术创意游戏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美术创意区域,为孩子提供泥巴、稻草、彩纸、碎布、颜料等手工制作材料,让孩子能够在材料的激发下进行创意绘画、创意手工、创意造型,在自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图1 自制玩具的特点
2.设计过程的艺术化。自制玩具是一个开发思维的过程,幼儿在游戏参与中,更加渴求色彩鲜艳、充满趣味的玩具。因此,在自制玩具设计与应用中应兼顾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让孩子不僅能够利用玩具顺利开展游戏,更能够在富有创意的设计中体会艺术价值,实现审美培养。
3.资源利用的创意化。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自制玩具的关键在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市场中的玩具资源十分丰富,如一些拼接类游戏,将玩具材料、制作过程准备好,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动手操作,这样的玩具自制对于孩子的潜力挖掘是十分有限的。而在游戏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本土性资源,让孩子根据游戏需要自主设计,实现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样才能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4.自制模式的多元化。在自制玩具过程中所收集的材料丰富多元,自制玩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开发与应用的模式多元化。根据幼儿园游戏教学需要,自制玩具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成人自制、亲子自制、师幼自制、幼儿自制等模式。
(1)成人自制。即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专业人士作为自制玩具的主体,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以及自己的审美和实践技能,为孩子设计多样玩具。例如在美术游戏中,教师为学生安排手工制作课程,通过示范引导,让孩子利用小竹节自制竹笔,并控制孩子的制作过程,以保证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再如在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制作模板难度很大,专业性很强,幼儿园可以邀请专门的民间艺人为孩子专门制作,使孩子了解、欣赏、学习制作过程,制作成品还应为游戏教学服务,从而用成人自制玩具开启孩子想象的大门,为其自制玩具做好铺垫。
(2)亲子自制。即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自制玩具任务。孩子的思维有限,对材料的挖掘比较片面,需要成人的指导,这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家庭教育,为孩子和家长制定亲子实践任务,在亲子自制玩具过程中增进彼此情感,提高制作效果。例如安排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饮料瓶、彩色装饰纸制作炫彩陀螺,利用可乐瓶、硬纸板、碎布等制作沙包投准器,利用报纸、挂历纸制作服装,利用糖纸、包装纸、废旧布料等制作头饰等,从而在亲子互动中促进孩子和家长共同进步。
(3)师幼自制。即教师与孩子一道完成玩具自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自制玩具模式。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随时可以利用材料投放和过程引导,与孩子合作完成玩具设计。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不再以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参与者、玩伴的角色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这样孩子才能够放下与教师的身份隔阂,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玩具设计。例如在手工制作中,教师与孩子一起设计了“小猫钓鱼”的玩具,即利用硬纸盒、细线、彩纸、曲别针、磁铁等材料完成制作。这样的玩具制作不仅使孩子了解了磁铁的吸附性特点,而且促进了师生交流,增进了师生情感。
(4)幼儿自制。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让孩子能够在脱离教师、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玩具制作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通过成人自制、亲子自制、师幼自制等模式引导孩子逐渐掌握游戏创意空间的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特性时,就应该放开对孩子的安排与管束,鼓励孩子动脑去想,动手去做,逐渐脱离师长的指导,独立完成自制玩具活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从整体上把控玩具自制的节奏,在孩子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点拨、激励,引导其坚持完成自主设计,并在班级展示区内呈现孩子的创意作品,让孩子享受自制活动的成就感。
5.实践过程的开放化。自制玩具并没有一定之规,一根绳子、一张报纸、一个水瓶都有可能成为游戏的载体。这种开放的、充满创意和想象的制作过程就是吸引孩子参与其中的关键。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制玩具的选材、立意、设计、应用等过程开展创意实践,让简单朴素的自制玩具实践呈现出无限创意。
二、幼儿游戏教学中自制玩具的开发策略
(一)多渠道收集自制玩具材料
在幼儿游戏实践中,让孩子在自制玩具设计与应用中感受、体验、表现、创造,是体现玩具价值、实现游戏教学目标的关键。材料是自制玩具的基础,教师在玩具开发中,应从丰富性、可变性、趣味性、安全性、新颖性等角度出发,对材料进行挖掘,让材料的投放能够引发孩子的“头脑风暴”,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大力挖掘各种有趣好玩的废旧材料、自然物和本土材料等,充分挖掘本土化的各种资源,统整多方资源,收集各种材料,以丰富幼儿游戏自制玩具的材料。
1.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包含着丰富的材料资源,这些司空见惯的材料能够在游戏活动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并激发孩子自制玩具的灵感。因此,教师、家长应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废旧材料。报纸杂志、纸盒纸板、瓶瓶罐罐、毛线碎布等都能够成为孩子制作玩具的材料,正是这些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使得孩子逐渐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探索生活的习惯,进而挖掘平淡生活中的独特魅力。
2.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种材料。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自制玩具提供了天然的素材,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了既熟悉又新奇的创意空间,极容易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例如在秋游中,教师带领孩子进入自然,在自然材料中挖掘玩具,用枯枝制作算筹,用花茎制作飞环,用枝蔓编制藤球,用杂草、花瓣粘贴立体画等,这样的玩具制作就地取材,顺势而为,让孩子在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收集生活中的本土材料。本土资源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能够让孩子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本土化材料作为孩子自制挖掘的主要内容。如在南方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竹子、竹筒、笋壳、竹条等引导孩子制作竹篓、竹垫、竹雕等,让孩子在天然的本土材料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二)多形式引导幼儿自制玩具
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自制玩具需要教师制订合理的开发策略,才能够体现寓教于乐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的开发策略对于孩子利用自制玩具,强化自制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引导幼儿自制玩具开发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启发式开发。启发式开发,即通过观摩教师自制的成品玩具,让幼儿模仿复制或者模仿再造出一个新的玩具。模仿的过程自然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对孩子实践思维的启发首先要从模仿入手。在师生互动中,能够实现制作技巧的传递,并鼓励孩子进行模仿,让其更好地掌握玩具制作技能。其次,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为孩子主动制作玩具提供帮助,即在家長查阅书籍和网上收集信息的帮助下,拓宽孩子的创新视野,突破孩子的模仿空间,用更加新颖的手段呈现制作过程。再次,在自制玩具中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创造,使孩子在分享、合作的过程中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2.主题式开发。主题式开发,即在一个游戏主题背景下有创意地完成自制玩具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生成主题、收集材料、共同自制等步骤,让孩子能够清楚玩具制作主题,并潜移默化地完成教育价值渗透。例如在以“树叶”为主题的游戏实践中,教师鼓励孩子利用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创意地完成自制玩具活动。在活动中,有的孩子设计了精美的粘贴画,有的孩子制作了有趣的树叶面具,有的孩子制作了漂亮的头饰等,相同的材料、不同的设计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自制玩具活动内容。
3.自由式开发。自由式开发,即教师不给孩子设置任何限制和约束,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有创意的自制玩具活动。这一开发过程应建立在全面了解并掌握创意活动材料以及运用技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孩子自制玩具几乎是信手拈来,玩具的成型水到渠成。在这样的设计与开发中,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个性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三、幼儿游戏教学中自制玩具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常规的实践活动
幼儿游戏常规实践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在自制玩具的应用策略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游戏内容,从组织模式、场地的条件、幼儿数量以及实施阶段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具体来讲,用简单的图标标记材料、工具、作品展示区的位置,让孩子能够根据玩具制作需要加以选择;为一些复杂的玩具设计简单的制作流程图示,示范指导孩子顺利完成制作;在制作中维持纪律,让孩子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避免大声喧哗;活动结束时要清理场地,恢复区域空间原样。
(二)合理定位教师的角色
幼儿游戏活动中自制玩具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自主性、创造性的实践内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制作,其对孩子的个性培养、情感挖掘、实践素养构建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让孩子不仅能够获得更多有趣好玩的自制玩具,而且能够参与到自制实践活动中来。
教师应扮演好材料提供者、环境创设者的角色,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玩具材料,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将寓教于乐的发展意图渗透在空间、时间、材料等方面,让孩子在制作玩具、应用玩具的过程中体会教育价值。
扮演好活动的参与者、幼儿的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在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可以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避免用自己的经验或者教师的权威性左右孩子的设计与应用过程,和孩子在平等交流、自由参与、多向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设计作品。
教师要扮演好活动的观察者、幼儿的倾听者的角色。教师应以局内人的身份,发现孩子在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利用赞许、认同、好奇、惊异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在自由表达中正确认识自我。
教师要扮演好活动的支持者、幼儿的引导者的角色。在自制玩具活动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孩子,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孩子能够在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完成玩具设计与应用,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
教师要扮演好活动的组织者、经验的分享者的角色。在自制玩具活动中,教师是孩子设计与应用过程的见证人,在经验分享中能够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鼓励孩子根据感受体验表达观点,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通过回忆体验制作玩具过程强化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注重材料的科学投放
自制玩具的过程由于主观性较强,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如同样的一个纸盒在不同个体的手中能够变成不同的玩具。因此,教师在材料投放中,应注重对幼儿特征、材料特点的分析,让孩子能够在更加适应其情感认知规律的环境中参与自制玩具活动。在材料投放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差异性投放层次性材料,让孩子在更丰富的选择中参与到玩具制作活动中来。
例如,投放泡沫板、即时贴、小动物图片、物品图片、小积木、塑料膜等,引导小班孩子设计“为图形宝宝找家”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到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泡沫板的切割比较容易,各种动物图片都已准备好,这样孩子在制作中就能夠根据教师给出的模型,用泡沫板割出小房子形状,将透明的塑封、好的空膜粘在房子的周围,并在房檐贴出小动物拿着图形的图片,将带有图形的实物图片塑封好,用小积木块站在图片上,增强玩具的立体感和趣味性。在游戏中,孩子需要根据实物图片按形状将小图形宝宝分别送回家。
这样的玩具制作与应用过程与小班孩子的认知能力相符,孩子在动手操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对图形的认识,更提高了对制作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再如,对于大班孩子,教师提供包装盒、硬纸板、胶水、彩纸、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引导孩子制作“小蝌蚪找妈妈”的玩具,引导孩子将数学游戏与故事情境相结合,促使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新知。显然在制作过程中,小青蛙、小蝌蚪等角色都需要孩子自己绘制,剪裁,粘贴,在应用中,孩子需要观察青蛙身上的数字,并根据小蝌蚪身上的算式题去找对应的青蛙妈妈。这样的游戏教学从玩具的制作过程到游戏教学过程,对孩子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考验,使得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游戏中得到有效锻炼。
(四)恰当介入,引导教学
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适当的时机介入游戏,指导学生制作与运用玩具,让孩子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顺利接受教师的指导,以提高游戏教学效果。在自制玩具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很多,例如在孩子求助时介入。当孩子碰到困难求助于教师时,教师应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游戏,这一介入过程不是单纯地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与孩子一起找出问题的原因。
如在折叠小花篮的过程中,花篮总是很松散,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胶水、细线等将花篮扎紧。在游戏中断时介入,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玩具制作中非常普遍,一旦外界出现另一个关注点,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这时教师应用同伴的身份唤醒孩子,鼓励孩子坚持,并适当调整玩具制作过程,增强玩具的故事性、趣味性,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引导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把握介入分寸,为孩子提供适度指导,不仅要为孩子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更要给幼儿留下思考和解决的空间,让幼儿自己成为问题的最终解决者,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玩具“有趣的吸水器”。孩子利用盒子、塑料碗等材料完成玩具制作,并将报纸、皱纹纸、电光纸、硬纸板、手工纸、蜡纸等剪成花朵形状备用,将“花朵”放入盛水的碗中。在实验中,一些孩子一头雾水,不明白实验的目的。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孩子观察不同纸张的“花朵”颜色、透明度等变化,并判断其吸水性,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主设计的玩具中得到启发,并促进更加明确的思考与探索。
此外,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利用示范榜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暗示指导。如当孩子完成一个玩具制作后,教师可以利用“你真棒,怎么做成这么好看的玩具的呢?”这种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孩子,并暗示其他孩子,增强其创意表达的主观意愿;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暗示玩具的不同玩法,以激发孩子继续想象与创造。
(五)构建合适的游戏环境
自制玩具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完成探索与发展。因此,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条件,营造良好的实践探索氛围,使幼儿自由地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自制玩具,任意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与小伙伴有条理地进行各种创意设计活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认识,完成自制玩具的设计与开发。游戏环境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自由开放的空间环境。从幼儿教育整体发展来看,游戏承载了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而要想将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应该对游戏环境进行精心设计、系统规划,确保游戏区域内各种材料能够合理投放、组合、利用,让孩子在空间熏陶中逐渐接受自制玩具,并产生创造的兴趣。例如在美术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规划不同的美术活动区,让学生在稻草区、木材区、泥塑区、剪纸区、毛线区等区域的墙上、展示台上欣赏到趣味十足的作品,从而在空间的交融与构建中调动孩子参与游戏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2.师生互动的游戏环境。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和幼儿作为教与学的不同主体,在游戏参与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前面已经阐述在自制玩具模式中包含师幼共同制作,因此,教师应为孩子构建自由交流的教育环境,与幼儿在平等交流中共同参与到创意设计中来。例如在自制玩具“创意美术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孩子创意,鼓励孩子表达主观设计想法,在遇到创意困难时应帮助孩子实现突破等。这样的互动沟通才能够增强教育实践中的人文情感,提高幼儿游戏教学效果。
3.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在现代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在自制玩具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如在發现创意时的激动、在整合材料中的烦躁、在陷入困境中的灰心、在突破困境中的坚持、在完成作品后的成就等,这些心理活动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应依托游戏过程,为孩子构建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缓解孩子在自制玩具中的心理压力,通过谈论、欣赏、激励等帮助孩子突破心理困境,让孩子在健康的心理引导下完成创作。
4.动态变化的游戏环境。游戏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制玩具中材料的投放应该呈现动态发展特点。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关注各个游戏区域的特点,在材料投放中应体现目的性、层次性、动态化的特点,及时调整材料数量,及时更换破损材料,及时优化材料组合结构等,让孩子在动态变化的材料环境中调动思维,实现对自制玩具的创意设计与开发。
综上所述,自制玩具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多种幼儿教育因素积极参与的过程。在游戏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自制玩具能够引导孩子充分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孩子积极开发、设计、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器材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神奇的色彩,开拓幼儿的游戏天地,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促使幼儿养成自觉参加游戏活动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征.利用废旧环保材料自制幼儿玩具和教具的实践[J].科技视界,2017(27):98,106.
[2]严冬萍.自制玩具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教育作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264.
[3]李斐.大班幼儿自制玩具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6.
[4]高雪英.幼儿自制玩具指导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6,26(08):301.
[5]徐常颖.利用废旧环保材料自制幼儿玩具和教具的实践和体会[J].职业技术,2015,15(07):41-43.
[6]朱江琴.自制玩具: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2(04):54-57.
[7]侯娟珍.教师指导幼儿自制玩具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7):60-63.
[8]侯娟珍.自制玩具活动对儿童教育价值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