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义平
【摘 要】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社会实践学习的有效载体。“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的设计实施、课程的实践省思三个方面,探索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校本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实践之路,使之成为一门特殊的、独立的课程,一场跨界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一批专题研学旅游路线,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设计以文化为考察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历史视角,实现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信。
一、课程的目标定位
“唐诗之路”是浙东山水人文旅游线路,诗歌文化古道。天姥山山麓的新昌县,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这条不朽诗路上的重要地标,也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一个主要渠道,是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是指挖掘天姥山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以天姥山唐诗为小圆,以新昌乡土文化为大圆,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大背景,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纳入本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开展校本化实施并实现其育人价值的课程。该课程来源于“唐诗之路”,也彰显了唐诗文化的独特价值。
“天姥山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根本目的,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教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引领五、六年级学生用两年的时间“游历”新昌20多个文化地,了解与此有关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了解“天姥山唐诗之路”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新昌在整个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形成爱乡爱国的观念,在游历探究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丰富思想,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习得“创”文化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
课程定位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学习情境。包括课外、校外的空间和资源。本课程要尽可能地创造与现实生活交汇的机会,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使得情境学习始终与研学课程相伴。二是综合的学习内容。本课程有明确的“研学”目的,从策划到组织,从实施到管理,从总结到评价,课程突破了学科界限,将与研学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融为一体。三是整体的能力培养。本课程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手脑并用,以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智力、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课程的设计实施
“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建立了“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管理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采用“定点学习+营地体验+特色课程”的全程体验式教育模式。
(一)课程流程
学校从组织、物资、制度、理念等方面组建课程的开发系统,整体推进各项工作。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板块
1.“研学点”体验课程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常会产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认识偏差。为此,学校编制了《天姥山唐诗文化游学手册》,列出了近20个“研学点”。如大佛寺、真君殿等历史名胜,达利丝绸园、大佛龙井茶园等现代生产基地,沃洲湖、穿岩十九峰等自然景观,梅渚古镇、董村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甄完故里、梁柏台故居等名人纪念地,以及历史、艺术博物馆。这些精心挑选的“研学点”有着丰富多元的意蕴,游学手册根据其特点,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指导学生在行走的课程中体验唐诗文化,感受人世变迁。
2.“营地”研究课程
新昌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学校以此为依托建设知识科普、考察体验、自然观赏、文化寻根四类营地,以新昌古诗为线索开发“营地”课程。以“新昌茶文化”为例,学生以唐诗为引,收集有关茶道的图文资料,创作关于茶道的诗文,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成视频和图文并茂的PPT进行汇报,感受和分享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巨大魅力。
3.“大课堂”专题课程
有关新昌的唐诗,多描写的是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如“佛教礼仪”“茶道文化”。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为学生提供系列专题课程以了解家乡唐诗文化。如詩词专家讲授新昌乡土诗词知识和欣赏方法,文史专家开讲“新昌的山水文化”“大佛寺的书画艺术”等专题讲座,解读诗人笔下的新昌古迹、民俗知识。
4.“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学校利用新昌古诗,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昌古诗所描写的地理风光、古迹名胜贴近学生生活,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李白与天姥山”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诗歌朗诵、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小导游等形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学习、研究、展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历史文化之情,促进各项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实施策略
1.以项目模块改变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参观体验为主。体验式项目模块,可以增强课程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设计出“有趣、有料”的体验性实践系列项目,形成可供学生选择的旅行课程模块,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效度和可持续性。[4]如博物馆设计的“寻找木化石”体验项目。学生听完讲解后,可以在学习区查阅木化石的资料,尝试测量其直径、计算其年轮。这些体验项目的设计突破了浅层学习的屏障,不再只强调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把实践探究、动手解决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2.以游学手册实现管理和评估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多发生在户外、校外,相比于传统课堂,在管理和评估方面存在无规律、不可控、非连续性的问题。一方面,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需保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研学并进;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效度的评估,使课程目标不偏离,始终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活页式的游学手册为支架所构建的管理和评估体系,有效地指导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该手册包括游学信息、学习资源包、游学记录、游学展示四方面的内容。
3.以“三段四课”构建操作模式
“天姥山唐诗之路”课程,是一门由多种课型组成、具有延续性、超越学科边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主题方法指导、研学旅行体验、成果整理汇报三大板块,形成“三段四课”操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段”,是指从研学旅行课程实践的角度,把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学(课前阶段),提前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有所疑问和期待,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活动;游学(课中阶段),是校外实践的重点,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预学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延学(课后阶段),为学习的延伸提供途径和指导,研学旅行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
“四课”指的是四种课型:“项目初探课”重方法指导,意在引发学生对唐诗文化的兴趣,为研学做准备;“研学探究课”重方案制订,旨在指导学生为研学旅行做好知识、技能的储备;“旅行体验课”重体验所得,使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知行合一;“汇报升华课”重成果分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整理成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分享感悟。
4.以“研游营”形成合作机制
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涉及经费收支、安全保障、资源运用、家校沟通等诸多方面,学校依靠家长委员会、共建单位、教育志愿者,共同建立“研游营”,形成长期合作机制。“研游营”包括课程中心、基地联盟、服务中心三个机构。课程中心负责全面统筹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做好课程的前期调查论证、策划,师资培训等;服务中心负责收费、食宿、安全等后勤工作,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基地联盟则负责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社会单位的课程开发,社会人士的专业指导,家长义工的参与等,形成校内外协作的课程开发平台。
三、课程的实践省思
(一)“有”与“无”的抉择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外教育形式,实施中存在难以把握、安全隐患、经费来源、功利选择等问题,特别是还没有建构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的情况下,“有”与“无”成了一种对教育良心的拷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解决家长、教师的认识问题,理解研学旅行课程的价值和地位,明确这是校本必修课,且课程设计者和实践者是师生自己。其次,要解决研学旅行课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问题,以团队合作、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课程的开发。
(二)“游”与“学”的冲突
研学旅行课程不是简单的“旅游”,它包含“研”“学”“游”的内容。若过度强调“研”“学”,学生会背着“包袱”去旅行,任务过重,兴味索然。若只强调“游”,没有“学”,课程的意义何在?因此,处理好“游”和“学”的冲突,使研学旅行课程=学+游=好玩的任务,实现“自主学、自主游、自由体验”的深度融合,让研学旅行回到课程的本质。研学旅行课程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在更为广阔的时空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三)“点”与“面”的矛盾
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春游、秋游活动,是以旅行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学习。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点”与“面”的矛盾尤为重要。“点”指浅层体验,“面”指深度学习。小学的研学旅游以真实场景体验为主,但不在于经过的景点和风景,而在于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学习所获得的深度体验。课程应该以系列活动为“点”,学习“研”“学”方法,就此连接成“面”,点面结合并不断扩展,以达到实践性学习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四)“学”和“导”的融合
研学旅行中,学生是“学”的主体,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着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是“基于学”的主导,即制定规则、提出要求、保障安全和学习指导,将教育目标和设计意图蕴藏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之中。旅行时,教师当导游,周密安排衣、食、住、行;“研学”时,教师当导师,精到指导调查研究,起到“脚手架”的作用。
(五)“纵”与“横”的交错
“横”指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是多元的,除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课程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如团队合作、公关礼仪、沟通交流等,是对学生整体素养的训练和提升。“纵”指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包含行前课程、行中课程和行后课程。行前课程,应统筹规划,做好知识及行装的准备;行中课程,应强调观察体验,积极参与,审视生活;行后课程,应注重汇报、评价、反思,将书中所见和眼中所见结合,产生新知。“纵”“横”交错的意义在于,研学旅行课程不仅仅是学科教育的一种资源,校内课程的简单延伸,而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课程,是一场跨界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公报〔2017〕6号)[Z].2017.
[3]刘颖.中小学将推“跟着教材去旅行”[EB/OL].http://Jiangsu.sina.com.cn/Education-Ifxyxusa4773328.shtml.
[4]張帝,陈怡,罗军.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J].人民教育,2017(23).
(浙江省新昌县青年路小学 3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