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华 董立乔 许家忠 尤波
摘 要: “互联网 +”是当前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高校致力于将互联网技术与校园文化、校园服务以及校园管理融于一体。在高校科技创新建设中,“互联网+”涉及到了科技建设中的各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互联网+”不是将已存在的教育网络化,而是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环节结合到互联网技术上,做到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实践; 科技建设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对高等院校的重视,高等教育规模、师资力量的持续加强,不仅教学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环境也变得更适合学生全方位发展,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流通不仅在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科技教育创新改革中等高校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二五”规划将云计算、网络通信、物联网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中。2015年3月,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将传统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云计算等网络平台建立新兴产业,创造新的技术以及经济生态圈,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推动。这一行动计划体现了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互联网+”基本思想,而这一基本思想在各个高校科技创新改革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展现了更广阔的平台,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为科技改革创新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互联网+”背景下的校园科技创新建设不是在教育的基础上添加网络,而是在科技教育创新中结合网络,通过利用互联网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实时地资源共享,使网络更好的服务科技教育。这种变革思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校园科技教育生态体系。
一、“互联网+”在校园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校园科技创新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校园科技创新的内容也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不仅局限在对人才知识技能上的培养,而且注重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带动发展下的校园科技创新,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信息传播实时迅速,以网络作为传播的介质,具有效率高、实时性好、便捷等优点,信息传播方式如校报,横幅等需要经过排版印刷等一系列制作过程,不仅时间比较漫长、工作量大,同时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信息传播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主流网络平台,将想要发布的图片、文字甚至音频、视频等进行一定的编辑、排版后直接发布,可以对最新信息热点等作出最迅速便捷的反应,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息传播的高效提供了保障。
第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由校报,横幅等传播平台传播的信息由于篇幅和格式有限,带给学生的信息量也有限。“互联网+”的推广为校园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提供了更为宽广、形式更为多样的信息平台,对校园科技创新中的热门话题、创新亮点以及信息重点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进行了宣传,学校通过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将科技创新的信息发布在公众平台上,广大师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关注传阅,这种更为全面系统的方式,为校园营造了一个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更加促进学生们培养创新的精神。
第三,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就是学生们的参与过程以及互动的程度。为了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在互联网平台上衍生出了更多生动有趣的科技信息推广方式,通过留言随机抽奖的方式鼓励学生们更多的互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留言对传播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学习平台。
二、“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科技创新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在互联网的推广下,各个高校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互联网与课堂结合,允许并鼓励学生将网络带进课堂,并将网络融合到课程中,通过网络查找和课堂相关的知识,思考并提出问题,最后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多学多思多创新的思维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工具将授课视频以及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络,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对课堂的管理,例如通过微信平台查看学生参与课程的情况、在平台上布置课后作业以及上传一些科技创新的小实验,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思考问题、亲自研究问题、总结失败教训等些过程中,逐渐调动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主动探索以及相互探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一) “互联网+”与科技建设的创新实践
为了鼓励学生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实践、进行科技创新,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科技创新的小型比赛,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任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的题材,结合学过的知识以及“互联网+”进行创新实践,最后通过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具有创新性的一组,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
其中一组学生根据学过的STM3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对宠物窝进行远程监控的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宠物窝实时温湿度数值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宠物拥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观察宠物是否在窝,之后下发来自云端的控制命令,通过网络平台控制电机驱动可调速电机的正转与反转,实现对宠物窝的排风、抽气从而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系统硬件部分与手机在同一局域网络下工作,那么网络平台可以和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直接交互,直接传递信息,不需要通过机智云。智能宠物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由小组成员查阅资料、讨论、询问老师后合作完成,为了可以实时观察家里宠物的动态,小组成员提出将硬件结合互联网,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的方式来查看,由于近几年微信的广泛使用,学生一致决定选择微信作为观察的网络平台,其设计界面如图2所示。
( 二) 科技建设创新实践的效果
通过以上创新实践教学,学生都有了很多收获。通过找选题、确定选题、具体实施、遇到问题、思考问题、尋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到最后成功得到结果。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以及实践性,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合作的协作性。在整个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加深了理解,更是把掌握的知识与创新思维灵活地运用了起来。在创新方面,教师只须把握大体节奏,引导学生明确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学生们的创新点不需要太高深、太跟随潮流,只要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照搬照抄,就值得鼓励,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新点去研究、去实践,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结语
在“互联网+”这一潮流的推动下,各个高校科技创新改革更应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的配合程度,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充分深入到校园科技创新改革的每一个层面上,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接受、理解并应用科技创新改革的走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创新精神。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比传统模式更具有优势,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改革发展中,校高层必须要结合高校的教育背景,结合当前社会形势要求,指定高校科技创新改革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改革措施,彻底实现将科技信息与技术融合在一起。“互联网+”校园,是迎接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改变方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隔阂,在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对校园科技创新建设的长久发展也具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敬民,陈志翔.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架构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
[2] 严剑炜.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2).
[3] 邸燕茹. 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 (3).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