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烧结致密氧化锆陶瓷

2018-12-18 07:03岳建设李尔波杨得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单斜断裂韧性晶型

李 祯,岳建设,李尔波,杨得草

(咸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氧化锆陶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1]和耐磨性能[2],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的工程部件上[3]。除此之外,氧化锆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低,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制备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零件[4]。氧化锆有3种晶型,分别是低温单斜晶(M型),高温四方晶(T型)和超高温立方晶(C型)。不同晶型的氧化锆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了获得不同晶型,往往添加不同的烧结助剂,以获得所需要的晶型[5-7]。通常考虑到陶瓷材料的生产成本,烧结出四方晶型即可满足工程需要。四方晶型的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粉体具有一定的活性,有益于烧结。为了增加烧结的效果,在氧化锆粉体中添加烧结助剂,从而显著降低烧结温度,增加氧化锆陶瓷的致密度。Y2O3是烧结氧化锆常用的烧结助剂,适当地控制Y2O3的添加量可以促成氧化锆的低温烧结,形成部分稳定的氧化锆陶瓷材料。T型氧化锆通过相变增韧,可以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T型氧化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工程陶瓷材料。

采用烧结助剂虽然可以促进氧化锆陶瓷的烧结,但是无法形成完全致密的基体,为了获得致密的基体往往采用热压烧结[8]。但是,昂贵的热压设备限制了工业化生产。为此,本研究通过添加烧结助剂,采用常压烧结,以获得致密的基体。致密的基体中没有气孔等缺陷的存在,减少了裂纹源,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得材料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1 实验

采用市售的ZrO2粉(纯度99%,平均粒度20 μm)为主要原料,采用Y2O3(纯度99.9%,平均粒度5 μm)和CaO(纯度99.9%,平均粒度5 μm)为烧结助剂。烧结助剂中Y2O3∶CaO=7∶3。将ZrO2粉与烧结助剂放入陶瓷罐中,烧结助剂占总质量的5%。使用无水乙醇作为介质,Al2O3球作为研磨介质,研磨介质质量占粉料总质量的50%。将无水乙醇和Al2O3一起放入陶瓷罐中进行湿法球磨,球磨24 h。将球磨后的陶瓷料浆置于烘箱中干燥,然后采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对分体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粉料过100目筛。使用液压机对造粒后的粉料进行模压成型,成型压力为100 MPa。制得直径为60 mm、厚度为5 mm的圆形素坯,将素坯置于120℃烘干箱内烘干30 min后对其进行常压烧结。以1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烧结保温温度分别为1 350℃、1 400℃、1 450℃和1 500℃,保温时间2 h,后进行随炉冷却。

采用XRD(D/Max-34)分析烧结后材料的物相成分,扫描角度为20°~80°。采用SEM(JSM-7000F)对氧化锆陶瓷的断口进行观察。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量氧化锆材料断裂韧性,跨度为30 mm,压头速率为0.05 mm/s。使用DHV-1000(Z)型数显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氧化锆的硬度,使用阿基米德法对氧化锆陶瓷的致密度进行测试。

2 结果及其讨论

图1 不同温度下烧结的氧化锆陶瓷XRD图谱

在不同温度下对ZrO2素坯进行烧结,并对其XRD分析,结果如图1。可以看出,经过1 350℃烧结2 h后,主要的晶型是单斜和四方混合晶型。此时陶瓷属于复相陶瓷,表明晶型的相变没有完全发生。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至1 400℃和1 450℃,物相依旧保持两种晶型(T和M)不变,但是低温相的单斜晶型(M)的峰强度明显变小,而四方晶型(T)的峰值强度明显增加。这表明温度升高,相变逐渐发生,从低温相向高温相转变率增加。当烧结温度升高到1 500℃时,几乎看不到低温相(M)的衍射峰,表明大部分的单斜晶系相变为四方晶系。相变的发生与温度息息相关,温度越高,相变的驱动力越强,相变越充分。四方晶的氧化锆是稳定的氧化锆,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综合的机械性能。但是,存在双相的氧化锆可以在应力诱发作用下发生相变,表现出高的强度和低的脆性,断裂韧性好,热稳定性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相对低的烧结温度可以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因此,选取烧结温度为1 400℃和1 450℃烧结的氧化锆,对其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2所示。

图 2 经过1 400 ℃(a)(b)和1 450 ℃烧结(c)(d)烧结后的氧化锆断面SEM图

从图2可以看出,经过1 400℃和1 450℃烧结的氧化锆陶瓷微观结构有所不同。1 400℃烧结后的试样内部存在少量气孔,且晶粒生长不充分,晶界不清晰。经过1 450℃烧结后的试样,看不到明显的气孔,断面致密,能够明显看到晶界,表明氧化锆晶粒生长充分。从XRD图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相变更为充分。氧化锆在相变过程中,晶内物质扩散,从而显著地增加了致密度。随着相变的进行,氧化锆从单斜相转变为四方稳定相,此时,晶粒生长完全,表现出明显的晶界。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对不同温度下烧结的试样进行致密度测试,其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致密度逐渐增强,当烧结温度为1 450℃时,致密度已经达到98%,表明烧结已经接近完全致密,当烧结温度为1 500℃时,氧化锆陶瓷在烧结助剂的作用下完全烧结,与此同时,相变完成,致密度可达99%。

图3 不同温度下烧结氧化锆的致密度

图4 是不同烧结温度烧结后氧化锆陶瓷的断裂韧性,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断裂韧性逐渐增加。当烧结温度达到1 450℃时,断裂韧性趋于稳定。氧化锆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主要是因为在应力的作用下存在应力诱发相变,从而显著增加其韧性,防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因此,氧化锆陶瓷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烧结温度在1 400~1 450℃范围内,单斜相和四方相两相共存,保证了氧化锆陶瓷良好的断裂韧性。当相变完成时,纯粹的四方相具有良好的韧性,但是韧性提高幅度不大。

图4 不同温度下烧结氧化锆陶瓷的断裂韧性

陶瓷材料普遍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通常使用陶瓷材料的硬度来衡量其抗压强度。对不同温度下烧结的氧化锆陶瓷进行硬度测试,其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1 350℃烧结的陶瓷由于主要相是单斜相,所以硬度相对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当处于单斜和四方复相的陶瓷其硬度值接近。当烧结温度达到1 500℃时,相变基本完成,形成四方高温相,硬度值最高[9]。从结果可以看出,即使在1 400~1 450℃烧结后,氧化锆依然保持良好的硬度,同时兼具良好的韧性,这种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工程材料的需求。

图5 烧结温度对氧化锆陶瓷硬度的影响

3 结论

使用质量分数w(Y2O3)=70%和w(CaO2)=30%的复合烧结助剂可以在1 450℃常压下烧结出致密度为99%的氧化锆陶瓷。烧结温度在1 400~1 450℃范围内可以获得单斜和四方相的复相氧化锆,复相氧化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致密度为95%~98%,断裂韧性为3.5~4.8 MPa·m1/2,硬度值为780~860 kg·mm-2。

猜你喜欢
单斜断裂韧性晶型
辽西义县组玄武岩中环带状单斜辉石的成因及其对岩浆演化的约束*
管道环焊缝评估中离散断裂韧性数据的处理*
温度对聚偏二氟乙烯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结构的影响*
西南铝主编起草的国家标准《铝合金断裂韧性》通过审定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榴辉岩中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镁同位素地质温度计评述
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
页岩断裂韧性实验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浙江玉环石峰山地区橄榄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化学特征及其单斜辉石的“筛状结构”
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