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中如何科学分解研究内容

2018-12-17 07:58徐炳嵘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研究内容教育科研

徐炳嵘

摘要:在课题设计过程中,研究内容分解的重要性仅次于选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研究目标、研究成果等紧密相关的。研究目标的确立是研究内容分解的前提,研究内容是对研究目标的具体化落实。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可以从基础性研究内容、主体性研究内容与附加性研究内容三个层面进行科学分解。研究内容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上,研究成果是研究内容开花后结成的果实。原则上,每项研究内容都要孕育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科学分解与设计,就没有真正的科研活动的发生。

关键词:教育科研;课题设计;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9094(2018)10B-0075-03

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就是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教育科研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对象与现象,探索新的未知领域及其规律,以解决新问题与新情况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流方式是课题研究。在课题设计过程中,研究内容(或子课题)分解的重要性仅次于选题(课题名称的表达)。如果课题申报者对研究内容设计与分解不科学,后续课题开展研究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并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形成与质量。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中学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为例,谈谈课题设计中如何科学分解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研究目标、研究成果等紧密相关的,所以本文不是就事论事地只谈研究内容的科学分解,而是前延后拓地兼谈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的科学设计。

一、研究目标的确立是研究内容分解的前提,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的具体落实

一项课题,如果没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就失去了依据。如果没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就不能达成。课题研究目标就是指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目标不能笼统地表达,必须清晰、明确地写出来。研究目标要指向课题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表达要概括化,体现一定的抽象度,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以分目标的形式进行设计。中小学的课题研究目标一般可以从理论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维度,去描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发展性研究的成果预设。

预设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研究条件与研究水平。研究目标偏低与偏近,太容易达成,会致使课题研究价值不高;研究目标偏高与偏远,就会无法达成。只有研究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该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是什么,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研究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干扰。

例如“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标预设为:“通过本课题研究,对我校高品质的人文素养特色课程进行系统建设,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引领学校办学特色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其他学校教师、教研人员以及课程研究者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提供有益借鉴。”这个研究目标属于整体把握,预设比较适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

二、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可以从基础性研究内容、主体性研究内容与附加性研究内容三个层面进行科学分解

研究目标指向问题解决,研究内容落实研究目标。课题有了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研究目标来设计这项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更具体、更明确。研究内容忌面面俱到,忌工作话语,要瞄准研究目标,从基础性研究内容、主体性研究内容与附加性研究内容三个层面进行思考、选择与设计,以研究内容(或子课题名称)加研究要点(或研究思路)的形式进行具体表达,体现该项课题的研究个性和特色。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内容不等于子课题,一项课题研究内容的数量往往多于子课题的数量。子课题一般与总课题共始终。基础性研究内容需要在课题开题后6个月内完成,大多不属于子课题。主体性研究内容往往被列为子课题。附加性研究内容可以列为子课题,也可以不列为子课题。

例如“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这项课题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分解为6项研究内容。

1.基础性研究内容

一项课题研究类似于一幢房屋的建造,房屋建造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查、打桩、平整土地等,一项课题研究的前期也要做一些基础性研究,为接下来的主体性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一项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包括:①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研究(形成文献综述),②该课题最核心概念所在领域的内涵、外延与研究价值(形成研究论文),③该课题所涉及的相关工作领域现状的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有些课题设计时,这三项基础性研究内容全部需要,有些课题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至两项作为基础性研究,要根据课题实际需要来确定。

“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这项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内容就可以设计为:(1)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的内涵、特征与价值的研究。分别从内涵、特征与价值三个方面,从理论层面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

2.主体性研究内容

主体性研究内容就如一幢房屋的主体建筑,投入成本最多,耗费时间也最长,研究价值也最高。主体性研究内容完成了,此项课题研究就基本完成了,课题就可以进入结题阶段。“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这项课题聚焦课程建设研究,所以此项课题主体性研究内容设计必须从课程结构“四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下手进行科学分解。其主体性研究内容就可以设计为:

(2)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从人文素养特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按照我校高品质的人文素养特色课程的门类,每门课程分别研制出课程标准。

(3)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要点为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内容选择的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系列教材编写的研究。

(4)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实施的研究。研究要点为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实施形式的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教学案例的研究;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5)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评价的研究。研究思路: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实施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学生发展评价又包括评价类型、评价细则(成绩结构及来源)与不及格的补救政策三部分内容。

3.附加性研究内容

不是所有课题设计都需要附加性研究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例如“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这项课题的附加性研究内容可以设计为:(6)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可从我校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的研究、国内外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文献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策略研究三方面展开。

上述6项研究内容中,研究内容(3)与(4)为该课题研究重点。

一项课题研究内容的数量一般在五项左右为宜。研究内容的排序要符合内在逻辑顺序。基础性研究为主体性研究的展开夯实基础。主体性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内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项课题的研究重点往往就在其中选择。笔者在长期指导中小学课题设计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中小学课题申报者在研究内容分解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题有:一是研究内容与课题名称不吻合,二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三是把研究的目的或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三、研究内容最终体现在研究成果上,研究成果是研究内容开花后结成的果实

原则上,通过运用适切的研究方法对课题各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每项研究内容都要孕育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一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全部完成后,应当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各项研究内容对应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为:(1)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的内涵、特征与价值(研究论文);(2)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标准(汇编);(3)普通高中人文素养特色课程系列教材(分册编写);(4)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实施形式(经验总结性论文),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教学设计精选(汇编),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教学案例精选(汇编),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的教学方法(经验总结性论文);(5)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评价(经验总结性论文);(6)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经验总结性论文)。

最终成果为:(1)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报告,(2)人文素养特色课程论(专著),(3)“指向人文素养的普通高中高品质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附件汇编。

课题设计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比撰写一篇教育论文复杂得多。只有用系统思维认真、科学、周密地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设计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颜莹

猜你喜欢
研究内容教育科研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