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云”而生 应“生”而长

2018-12-17 09:00朱亚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课程建设

朱亚红

摘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为了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支点,以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云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为抓手,构建校本“云课程”体系,包括“约礼、悦读、尚美、至真、融合”五大板块。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相融合的方法策略,用课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坚实的支点,从而真正实现多元整合、适性发展、幸福成长的办学宗旨。

关键词:云课程;课程建设;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B-0033-05

教育应该唤醒和激发孩子们无限的可能,而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张家港市云盘小学坚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支点,基于“多元整合、适性发展、幸福成长”的宗旨,聚焦核心素养,重构课程。学校以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云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为抓手,积极构建校本“云课程”体系,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实施,用课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用课程促进学生成长,让每个孩子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

一、基于学校之“云”思考:让课程凸显鲜明的個性

“十二五”期间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思考和研究,开发了校本“云课程”。其中“云”既取了“云盘小学”校名之“云”,又因互联网之“云”概念,旨在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云课程”即学校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形成的跨学科融合、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多种课程资源有机整合、丰富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云课程”建设的愿景为像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嵇成中所说的那样,“它不是与数学、语文并列的学科课程,而是所有课程实施的理念、框架和工具;它不是点状、局部变革,而是聚焦课程结构、内容、实施、管理和评价全要素的系统变革;它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单向传输,而是项目式、现象式的自主学习;它不是基于教材的分科课程,而是基于标准的综合课程;它不是依赖给定教科书、学习内容固化的课程,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动态生成的课程;它不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双体并行,而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整体重构;它不再是教师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全程全员的团队协作;它使教师不再是重复昨天故事的朗诵者,而是不断创新的智慧启迪者。”[1]通过“云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准备一份资源,在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努力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学校依据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及社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将“云课程”培养目标拟定为“3+N”(见图1),其中“3”是指文明儒雅、博文慧学、阳光自信,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N”是指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不同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的发展目标。“3+N”共同落实我校“崇真、尚礼、融合”校风的价值取向,努力引领、帮助、支持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二、基于课程之“云”架构:让学习拥有坚实的支点

学校以学生的生活轨迹为轴,以学生的社会化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为面,构建校本“云课程”体系(见图2),建立了“约礼、悦读、尚美、至真、融合”五大板块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其具体内容设置以螺旋式组织呈现,让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习内容的补充,更是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根据学生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处理,通过重组、改造使课程更具适切性,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构建“共享式”课堂。从儿童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共享式”教学模式,将“备教”转变为“备学”,将“课堂”转变为“学堂”。“共享式”课堂呈现三份“单子”,四个“共同”,五步“流程”的特征。三份“单子”,即备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四个“共同”,即师生共同准备学习资源、师生共同提出学习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内容、师生共同展示学习成果;五步“流程”,即准备先行——经验分享——问题研讨——训练强化——拓展延伸,以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师生共同建构课堂,真正落实自主学习,让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扎根课堂。

打造学科项目品牌。遵循“层级式”“自主式”“开放式”的课程理念,各学科按年级创建学科品牌项目,让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落地生根:如语文学科通过低年级的创意绘本、中年级的主题阅读、高年级的专题读写来有效落实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语文素养的提升;数学学科以“小游戏”“小实践”“小研究”为形式拓宽学习广度。每一位教师实现了从“知识搬运工”到“课程实施者”的转型,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级课程有机融合。我们尝试将《礼约》《幸福家乡行》《快乐民俗节》《淳美巴乌》等校本课程与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课、音乐、美术等学科统筹实施,将《创意绘本》《数学小课题》《创意小实验》等校本课程与语文、数学、科学课相整合,让学生充分感知、实践、体验、认识、鉴赏。如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树叶中的比》《瓶子的容积》《土豆的体积》《当土豆遇上橡皮泥》等数学小课题研究,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展了思维,提升了综合素养。

2.拓展课程项目化推进

此外,学校还通过搭建各种特色平台为拓展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发展。如展示学生才艺的“雀之台”已经成为云小学子的梦想舞台,于2015年正式启用,每两周一期,孩子们踊跃参与,丰富的展示内容,多样的展示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我们的口号是“云小雀之台,有我更精彩”,虽然我们的舞台没有浑厚的音响,没有耀眼的镁光灯,但站立其中,每一个都是主角。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的“小云雀大讲坛”,自2012年开讲以来,整合了许多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了70多期讲座,魅力篮球、环球之旅、花艺世界等主题演讲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知识更加多元。学校开设了50多个社团,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个奥妙无穷的世界。其中科普剧社团活动丰富,已蝉联张家港市科普剧汇演六连冠、江苏省科普剧汇演二连冠,《大自然的指南针》《生物大饭店》等剧应邀参加全省获奖科普剧巡演。“云雀之声”管乐团成立七年来,孩子们将纯真的童心融入跳动的音符,在严格的训练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管乐团于2015年、2018年两次走进保利大剧院隆重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多次参加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展演活动,与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学校的管乐团同台竞技,一展风采。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我们精心组織“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把每个仪式当作课程,让童年“四仪”在学生心中留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学校的升旗仪式,采用围绕主题,整班展示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舞台的主角。

3.活动课程主题化展开

活动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我们组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如“五彩缤纷灯笼节”,围绕“灯笼”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根据不同年级,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在这个活动中,低年级孩子幻想自己是勇敢的超级马里奥,开启快乐的寻宝之旅。他们在任务卡的提示下,用数学知识准确辨别方位和顺序,找到相应的灯笼,完成一环又一环的趣味任务。三、四年级的学生则立足数学小实践——装饰灯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剪裁、粘贴一条龙,用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来装点自己的灯笼。高年级学生则讨论、研究怎样测量和计算灯笼的表面积和体积,最后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变成了一张张漂亮的数学小报。科学课上孩子们讨论着怎样让灯笼亮起来,通过大家的不断尝试,发现即使是使用相同的简单材料,也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美术课上孩子们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灯笼,面对千姿百态的灯笼,孩子们编歌词,唱起来,跳起来,更有小作者填词、作诗,为灯笼写文章,各种文体都有,汇编成《文心雕“笼”》。一个月的活动,孩子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真正实现了全学科统整。

每次主题活动,不是将课程进行简单地相加,而是一个多时空资源利用下的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统整,需要教师抽丝剥茧将课程内化再现。如“五彩缤纷灯笼节”“红红火火中国年”“悦读阅美”“粽叶飘香,童心飞扬”“诚信的色彩”“善的力量”“向榜样致敬”等主题活动,打通了学科边界,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教师从“我”到“我们”,形成了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教师团队,大家的课程视角也变得更加开阔。

三、基于学生之“云”服务: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学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相融合的方法策略,与“米猪教育”“乐教乐学”等平台展开合作,努力在建设“云”环境的基础上,盘活课程资源,走上“互联网+教育”之路。学校“云课程”系统已初具雏形,在资源配置、作业布置、选课系统、特色云课、小云雀积点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联互补互通,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云课程”的开放空间,让学生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评价,使学生的“学”更宽广、更舒展、更自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回应学生,尊重独特个体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爱好和潜能,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教育面对人的生命,就是要承认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为生命独特性的实现创造条件。教育就是要在每一个个体独特生命的基础上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去遏止、压抑和抹杀这种个性和独特性。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创设适合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2]

由“约礼、悦读、尚美、至真、融合”五大板块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自由成长空间,发展他们的特长个性。如“悦读”课程与各学科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每天至少阅读1小时的好习惯。并通过“阅读接力”“亲子阅读”“年度阅读人物评比”“经典诵读”“童谣表演”“唱响古诗词”“听写大赛”等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微信平台开设“经典有约”专栏,给孩子们成为“朗读者”的展示机会。“尚美”课程呈现“体艺2+1”的特色,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多样的选择。“小云雀大讲坛”是一个传播知识,历练才干,展示风采的阵地。“云雀之声”管乐团、“小爱迪生科普剧”等等不仅能引领孩子们走进艺术的殿堂,更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追求与尊重。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使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特色课程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界。目前全校80%的老师有长线特色课程,骨干教师人人还有一个短线特色课程。努力做到长线课程系列化,短线课程精品化。

2.适应成长,遇见最美自己

学校全面推行积点评价,由关注学生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结果转移到关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开展“成长的羽翼”积点行动,设立“一卡”“一榜”“一银行”,把学生的思想品行、学科学习、特长爱好等基本素质的表现全部纳入评价体系。“一卡”是指学生人手一本”积点存折卡“,“一榜”是指每班设立“云雀争鸣”积点排行榜,“一银行”是指学校成立“小云雀成长银行”并定期组织兑奖。一次活动,一个作品,一项比赛,学生只要参与了、努力了,都可以得到不同点数的奖励,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幸福,成功的快乐。让孩子们热情高涨,乐在其中,人人都树立起了“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的成长理念。让每一个孩子“知己所长”“尽展所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我们将建构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云课程”学生评价系统,将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真正实现自主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特色,“约礼”课程是推进礼仪教育的有效载体,校本教材《礼约》教学内容分年段安排,要求层层递进,目标螺旋上升,是云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每年举办礼仪节,一年一个主题,如“向善的力量”“向榜样致敬”“诚信的色彩”等等,通过礼仪节活动深化礼仪教育,将文明素养内化成孩子的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云云”“笑笑”礼仪天使成为孩子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3.顺应发展,指向美好未来

我们充分认识“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现代化学科教学工具的广泛应用,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2017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云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加快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相融合的方法与策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云课程”。

建设和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云课程”体系,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将依托“互联网+”环境,进一步与“米猪教育”“乐教乐学”等平台展开合作,进行课程校本化建设和实施。通过多方资源整合,为“云课程”研究助力。面向未来,我们更期待与有关方面的跨界合作,去开发具有大数据分析及评价功能的“梦想家”信息平台。一方面建立相关资源系统,创设真正的“云”环境,让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大,让不同的孩子能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让这种即时的、泛在的、交互的、随时随地的非正式学习状态与正式学习状态和而不同,并互相传递。我们在目前已有两个班参与实验的基础上,将加大合作的力度,加快前行的步伐。通过“米猪”作业,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学评价走出“经验主义”的窠臼。通过“米猪”云课,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更好地实现泛在学习,让学习因时、因地、因需而随时随地发生,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嵇成中.课程的迭代与嬗变[J].上海教育, 2018(1).

[2]朱建民.尊重和成就学生个体的生命独特性[J].中国教育学刊, 2017(5).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课程建设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