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英 冯淑秀 林伟丽 曾良花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厦门市第二医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综合性医院成为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 行使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双重职能。实践证明[1],教学医院能否做好教学工作,关键在于带教教师,带教教师是制约教学医院能否正常发挥教学功能的瓶颈,然而临床护士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教学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2]。提高临床护士教学思想意识及对教学重视程度,优化临床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临床护士教学工作积极性,调动她们对教学的热情,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师资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是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369名临床护士问卷调查,了解其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临床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369)
1.1 对象:以我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标准: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和护理管理者;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研究期间处于病产假的护士。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小组讨论、5名专家函询等修改而成,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教学积极性(4个条目)、影响因素(19个条目)、教学建议(2个条目)4个部分组成。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教学积极性从1分(非常不愿意)到5分(非常愿意);影响因素从1分(无影响)到5分(影响非常大)。通过预实验调查30名临床护士,测得问卷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51,信度良好。
1.2.2 研究方法:统一培训调查员,由调查人员向研究对象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独立完成,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82份,其中有效问卷3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6%。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录入后进行逻辑检查,应用SAS 9.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369份调查样本中,195名护士有教学积极性(52.85%)。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因素引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是否有职务、是否有授课经历、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见表1。
2.2 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可能影响教学积极性的因素引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学补贴、职称晋升、师资培养制度、护理工作量、教学工作压力、身体健康状态、家庭负担、领导支持、团队合作、师生关系、教学考核、教学条件、教学兴趣、个人对教学方法改进的意识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见表2。
2.3 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有无教学积极性为因变量,将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逐步回归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最终进入方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是否有职务、教学补贴、职称晋升、教学方法(均有P<0.05)。见表3。
3.1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现状及其基本情况的关系:在369份调查样本中,195名护士有教学积极性(52.85%),说明大部分护士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表1可见,年龄≤30岁年轻护士、担任职务、有授课经历和教师资格证者参与教学意愿较高。年轻护士没有家庭负担,时间精力较充沛,教学热情高,但往往缺乏教学经验,教学管理部门很有必要针对性进行培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于有教学经验没有教学热情的高年资护士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其教学积极性。有授课经历(4.3%)和教师资格证者(4.3%)参与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强,但人数少,多数临床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如何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颜华等[3]认为临床带教教师的积极性是做好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应充分调动带教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教师带教意识,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荣誉和责任;其次是加强对临床教师思想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考核。
表2 影响因素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369)
表3 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369)
3.2 职务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担任职务的教师通过管理岗位上的成就感影响到教学积极性,更容易在教学工作中获得满足感[4],从表1和表3中可见,有担任护士长和总带教职务的教学意愿强,但担任职务的人数少(11.7%),多数临床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要承担教学工作,缺乏激励制度,往往缺乏工作动力,激励机制是调动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声誉激励、薪酬激励和考评激励等方式提升未担任职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3 职称晋升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职称晋升是人才建设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医院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主要由临床教师承担,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方面,应给临床教师优先聘任的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可激发临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临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临床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5-6]。
3.4 教学补贴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紧张,教学任务重,要求多,常常要加班加点完成,医院发放的教学补贴极少,存在“有绩无效”的现象,绩效评价与教学工作量关联不大,影响临床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将教学工作纳入各科室管理责任制,并进行定期考核,教学工作成绩与科室、个人的考核等挂钩[7],制定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全面量化考核,落实个人分配,提高教学收入,使教学付出与收入成正比,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局面,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8]。
3.5 教学方法对教学积极性的影响:由表3可见,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积极性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既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和教学积极性[9]。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床旁教学、小班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等。本院2017年派出优秀教师赴上海某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PBL 专题培训,获得PBL导师证书,院内培训了10名PBL骨干教师。在护理实习生和新护士中开展PBL教学,教学效果良好。PBL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实习生和新护士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10]。
管理部门应针对影响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临床护理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增强临床护理教师的向心力及凝聚力,鼓励临床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护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