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先进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是,如果不给这种“好奇心”提供养料,他们的“欲望”也会慢慢消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开展自主学习。
一、导学有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力求让课堂轻松活跃,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独立思考问题。如在教学《松鼠》一文时,先采用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新的朋友;随后,笔者将课前准备的松鼠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被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吸引住了,巧妙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在观察下,总结松鼠的特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有道,创设自主学习天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师生有效互动,导学有度、探究有道,平衡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为了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教学尴尬,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教师充当指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巩固记忆。
第二,問题有坡度、有缓度。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欠缺。因此,教师应当保证问题不易过难,也不要过于简单,保证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学生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与其他学生要认真聆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尊重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擅自打断他人发言,有不同的意见,等该生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延续下去,切勿冷嘲热讽。
三、解放天性,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这时他们拥有很高的想象水平。不难看出,游戏活动对于刺激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变革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解放学生的天性,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几个学生扮演狼牙山五壮士,并且利用多媒体模拟当时战争的场景。学生为了更贴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便会认真研读课文,从段落、字句之间体会角色当时应有的神态、语言和心理特征。学生用稚嫩的演技,感受五壮士气吞山河的民族气节,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探究知识的本源
生活是知识的本源,也是丰富的语文素材库。将生活实际引入语文课堂,能够给学生一种熟悉感、归属感,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特性,让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审视语文知识。一是生活中取材。当教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搜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素材,记录在册,并且在课堂上跟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并且尝试着用语文思想去解答。关注生活,挖掘语文素材,为阅读、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三是生活中实践。验证语文思想、语文理念是否具有可实践性,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践价值。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尝试教学创新,保证语文课堂轻松、愉悦,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构建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叶宝洲.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课外语文,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