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2018-12-16 16:38张敏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策略

张敏

摘 要: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教育。科学课程有着很强的综合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科学教育也在向多样化、日常化的方向发展。小学生认知发展不稳定,还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都属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有利因素。现阶段中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教学的目的是预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地指导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前没有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就会导致课程教学低效。很多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明确,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很多时候,教学目标不能有效地描述课程标准和认知层次,没有对综合素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要求。如果在教学目标上存在问题,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没有自主权,部分教师会让学生进行自由安排,给予学生主动权,但不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科学合理并不断丰富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目前课堂提问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也会五花八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目标相悖就会使教师产生挫败感,也泯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其次,很多时候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会提问优秀的学生,长此下去,其他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会越来越差。长期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和教师都产生倦怠感,教师需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媒体选择与课堂内容不匹配。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但是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教学设备需要切实匹配教学内容,不能因为多媒体方式能吸引学生兴趣而随意选用。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种昆虫时,如果仅用多媒体图像展示,可能比教材上的图片要生动一些,但学生对这堂课的记忆并不会增加太多;如果带领学生在实地捕捉或者观察一些小的昆虫,如蝴蝶、蚂蚁等,通过实际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昆虫的特征,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该方法的教学效果会远远好于多媒体教学。在资料和信息都难以收集時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和标本等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

科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实施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做好每一堂课堂活动的准备工作,如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一系列工作。首先,教师要明确课程目标,掌握本次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围绕这一核心开展课堂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2. 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较为单一的提问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提问。简单地说,问题必须有针对性,问题的内容应该是正确的,答案的对应性应该较为明确。同时,教师的提问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还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层次提问,使所有学生均衡发展。还要结合各种模式,比如让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式问答,改变单一提问的模式,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模式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3. 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媒介。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学生对能实际接触的事物远比媒介看到的要记忆深刻。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段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来区分选择不同的媒介。越小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可以更多地使用生动的影音等来吸引学生;而大一些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强一些,接收能力也更强,所用的媒介方式可以更广泛,他们的适应性更强一些。

三、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准备,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努力丰富教学方法,同时要根据学生层次及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策略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