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冬梅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科。该学科教学过程即教师在教学大纲引领下结合数学教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望给予数学教师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特点 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06-02
小学数学学习对象为学龄前儿童,虽然该阶段孩子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但也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过渡。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相比,学生对抽象具体事物则有着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因而决定小学数学学习具有形象性、抽象性、渐进性特点。正是因为数学学习特点而影响学习过程,以致于学生在学习时过于依赖教材,对此需要数学教师从数学方式和数学内容等方面开展教学,从而更好地迎合数学学习特点,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小学数学学习特点
1.1教学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着显著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寻找数量空间形态变化规律等。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便于为后续教学辅导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并能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1.2学生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对知识理解还存在一定问题,正是因为其特点决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策略。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系统且科学地安排学生工作,必要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促使学生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特点,并逐渐适应数学学习。
1.3学科特点
数学知识有一定抽象性,小学生知识储备略显不足,因而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则显得较为薄弱,上述特点都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促使其形成缜密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认知水平。
2.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影响
2.1善于提出合理问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简单数学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以“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就设计以下问题:某果园苹果树占全部桃树的1/3,梨树则占据整个果园的2/9,苹果树则占据整个果园果树的1/4,根据上述已有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如桃树和苹果树占整个果园果树的几分之几?苹果树和桃树占整个果园果树的几分之几?梨树和桃树占整个果园果树的几分之分?桃树、苹果树、梨树一共占整个果园果树的几分之几?之后数学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共同分析和讨论问题,促使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最重要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2引导学生应用公式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具有显著的抽象思维性,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公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当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数学公式且了解公式之间的变换形式,之后再加上综合性练习,学生就能明白一道题目可以运用多个数学公式。尤其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可适当引入参数就可将数学公式变得抽象化,从而引导学生在面对存在较多未知数的数学题目时可合理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以“平行四边形”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计算S=ah,在解题中根据题目合理运用该公式。与此同时数学教师给S、a、h三个变量赋予不同数值,使学生学会运算。当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更好地提升解题速度。
2.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加深所学知识印象
小学数学学习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的坚持,尤其小学阶段学生接受能力还有所不同,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如果教师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采取相同教学方式,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对此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对知识接受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坚持从易到难原则,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
3.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渗透,小学数学教师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应重视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因材施教。同時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龙洪梅.浅论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3):58-63.
[2]李增红.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读写算:教师版,2017(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