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秀芳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交流、研究的工具,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高效初中数学的课堂的打造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满足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对新素质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轻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PPT、Flash动画等课件来讲解知识,为学生营造有趣轻松地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PPT课件、Flash动画等,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有趣、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大多数学生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数学概念、公式等,难以做到活学活用。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知识的重难点直接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时,如何确定正确的点的位置来完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是具有很大抽象性的,也是学习的重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PPT来为学生讲解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的重要性,而这个点的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横轴、纵轴的位置。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的座位图制作成可见,并告知学生以讲台桌作为坐标点,以垂直于讲台桌的线为纵轴,以平行于讲台桌的线为横轴,那每个学生就都有了自己的坐标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知识的难度,学生也能够快速理解与掌握这部分内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
三、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对于初中数学知识而言,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学习。比如借助信息技术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或是顺序进行组合,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更多新的图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相关知识的记憶,还能让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保障,有效实现教学的创新,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为打造高效的初中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单巨东.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4).
[2] 李艳.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J]. 中国校外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