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变得越来越高,医疗设备价值高,生命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给现代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医院审计往往侧重于关注财务收支审计及年报审计,很少关注医疗设备审计,加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审计,是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增值保值,使医疗设备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医疗设备从规章制度建设、立项论证、申报预算、招标采购、合同审批及执行、验收付款、账实管理、绩效评价、维护保养及处置等环节的审计进行研究,分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审计每个环节中应关注的重点,为医疗设备的购置决策和综合管理提供客观、完整、有力的审计评价参考。
关键词:医疗设备;审查;审计
一、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审计
审查医院是否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医疗设备从计划、论证、购置申请、申报预算、采购、验收、使用、维护、调拨到固定资产盘点、技术鉴定、评估、清查及固定资产处置等管理制度,制度设计中是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权限、是否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图、制度设计是否符合内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的基本要求,是否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在医院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审查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二、立项论证审计
使用部门是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的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进行设备运行成本效益分析,充分论证设备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重大采购项目是否通过专家委员会进行项目论证和技术评估,是否经集体讨论决定,参会决策人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并形成会议讨论记录,参会人员是否签字确认。
三、申报预算及预算执行审计
医院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使用科室是否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按时向采购部门报年度设备采购预算,资产购置计划是否严格遵循部门预算来执行,预算之外的临时性采购或者突发性采购是否事先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复。医院是否定期对设备采购预算执行率进行通报、分析,是否及时查明原因,纠正预算偏差,是否对预算执行进行考核。
四、政府采购审计
(一)审查采购流程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及《招投标法》,是否按规定进行報批,招标代理机构如何选取,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二)审查招标文件是否合规、完整,招标文件是否包括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标准、对招标项目的技术参数要求、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及办法等所有实质性要求;技术参数是否具有排他性;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公平、可行、合理合规;是否含有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等。
(三)审查采购部门是否存在把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采购项目,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来规避公开招标。
五、合同审批及执行审计
审查采购部门是否根据中标结果及标书、中标文件签订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条款;合同是否按规定进行会签,质保金预留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合同是否进行归口管理。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查是否按合同进度进行,供应商是否如期交货,交货后,是否按合同约定履行后期的服务,合同发生变更时,是否履行有关变更程序。
六、验收及付款审计
审查验收小组成员由哪些部门组成,是否合理,验收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将所有技术、服务和安全条款列入验收条件,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是否聘请专家参与验收,验收时是否严格对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采购合同条款等文件对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后双方是否签字确认,是否出具验收报告,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付款环节中重点审查货款结算是否按采购合同进行,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付款内容、支付金额以及收款人是否与合同相符,是否预留质保金,有无提前支付或者超额支付的情况。
七、账实管理审计
审查是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台账是否得到及时维护,检查固定资产的账、卡、物三者是否一致,临床科室等资产使用部门是否建立固定资产二级台账,有无专人对设备进行管理,是否定期实施固定资产盘点,固定资产卡片信息是否及时进行更新,科室资产调拨、变动是否办理调拨手续,财务固定资产账账是否相符,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是否每月都进行对账,账实是否相符,针对账实不符的情况是否及时处理。
八、绩效审计
审查医院是否建立大型设备效益分析评价制度,分析指标是否合理,基础数据信息是否准确,设备的工作量、投资收益率等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采购前的预算论证,是否通过绩效评价考核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奖罚的手段来考核科室申请时的效益承诺,避免论证流于形式。审查医院是否存在闲置的设备、对存在闲置设备的科室医院如何考核。
九、设备保养维修审计
审查是否有设备维修保养台账,是否按照设备维修制度规定记录设备维修、巡检情况,根据设备维修保养台账,抽查维修保养处理的相关记录,是否遵照制度标准实施,维修的申请、审批过程是否符合授权审批流程,是否在预算范围内,重点对大额维修费用进行抽查,抽查是否进行报批,是否签订维修合同等等。
十、报废审计
审查资产处置的合理性,该环节为设备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审查待报废的设备是否经医院设备检定小组进行鉴定并签字确认,是否存在还未提完折旧而提前报废的设备,如存在,则检查提前报废的原因,设备处置是否按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是否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自行处置的情况,设备处置审批程序是否合规。对于已处置固定资产,是否及时进行账务调整,保持账实一致性,报废处置金额是否统一交到财务部门入账管理。
十一、撰写审计报告
在对以上十个环节进行审计后,审计部门应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作出整体评价,指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审计建议,提交院领导审核,引起院领导和相关科室的重视,以便医院下一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审计从医疗设备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医院设备从制度建设到处置等一系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更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整改建议,既帮助医院管理层科学合理的规划投资,降低医疗设备投资中的盲目性,又能促进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控制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防范投资风险,确保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能够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龚.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精细化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361-425.
[2]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82.
[3]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9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