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姝君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多样的经济形势给了学校更多的融资机会,这就让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而所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这些潜在的财务风险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教育事业的教学,培训,科研等。所以,本文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而高校和企业的社会属性不同,高校不以盈利为目标,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机构。所以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高校的财务管理,在财政资金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要求下,追求的是财务的收支平衡。但是随着高校的科研经费增多,社会捐赠收入增多,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使得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产业多向发展,这些任务的出现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发生了变化,既不是预算会计,也不是财务会计,在不以盈利为目的前提下,又需要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高校现阶段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所以很难优化学校的各项资金,对其合理分配,相应的也就随之产生了财务风险。所以建立完善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对资源配置做出及时的反馈,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的发挥出高校的综合优势。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最大化科研投资效益
最大化科研投入效益是高等学校财务资金管理的目标之一。想要实现最大化科研投资效益就必须重视科研项目的合理性,进行优化投资,在投入有效的资金的同时,尽所能的得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多培养专业领域尖端科技人才。
(二)教育成才成本的科学合理化
对教育成本和人才输送做出正确的平衡。相同的人才输送标准下,合理化教育成本,科學配置每个学生的教育成才成本。
(三)最大化办学实力
高校财务资金管理适用地最佳目标是处竞争激烈地教育市场内,最大化高等学校自身地办学实力。这个理念能够使高等学校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加速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最大化高校自身价值
在当前的社会各阶层高度重视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必须以实现高校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提升办学实力,加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一,国家法律环境。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校对资金需求增多的同时,国家也鼓励学校通过自身实力筹措财政以外的教育经费,所以学校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自主性,而高等教育也逐渐由政府包办到社会,群众积极参与过渡。不同的经费来源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二,社会阶段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确立和改革开放下国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这使得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高等教育摆脱了对政府统一规划的依赖,按照社会的发展趋势,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带着社会的寄托,背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依靠市场价值的导向,按照产业化的模式办学,追求自身的发展。但同时产业化的办学模式也存在诸多的弊端,造成了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存在教学经费的短缺等。所以高校必须扩大教学经费的来源路径,提高自身克服资金不足的能力。二,高校扩招。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近些年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原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带来了师资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的财务管理通过合理运用教学经费,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调整来解决。
三、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意义
(一)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依据
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对教育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高等教育的规划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指导,为预算资金的安排提供数据分析,为资产管理提供合理选择,为对外投资提供效益分析。
(二)经费使用院校的绩效评价依据
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对项目预算实施的有效考核,确保经费的合理运用。
(三)确定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依据
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和数据,是下一年度经费预算的重要依据,准确的数据可以确保经费的合理安排,同时也是本年度经费落实考核的重要环节。
(四)经费使用单位的责任依据
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方式,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经费被私吞,挪用,必须对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有关人员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五)高校强化财务管理的依据
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最终结果,可以定位高校自身在同等学校的位置,通过和同类型学校进行对比分析,明确自身财务管理的不足,可以及时弥补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
四、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类型
(一)高校的财务风险的意义
高校的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第一、财务风险指的是:运用资金进行教育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资金短缺的现状。第二、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作不合理,造成的运行管理上的风险。
而高校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一般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运营的过程中,教学经费的波动给教学活动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和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而高等教育机构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一般存在于资金的不合理运作上,比如预算经费过高,银行贷款逾期无法偿还,教学经费来源太少造成经费短缺等。
(二)高校的财务风险的类型
和企业不同,作为非盈利的机构,高等教育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资金不足风险,财务管理资金使用不当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等。在高校筹措资金的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是资金的筹措以及偿还的阶段,如果偿还不及时可能就会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落实,高校的生源数量和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校的发展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但是学生数量的增加就需要更多的基础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运营,但是一般学校很难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储备,所以大多数学校需要从银行贷款来满足基本建设和维持教学运营。如果学校不能够从银行顺利取得足够的贷款就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那么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就不能得到提升,导致生源不足,不能扩大学校的教学影响力。另一方面,如果学校从银行取得贷款,在教学建设过程中风险意识不足,贷款逾期无法偿还,也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五、如何构建合理的、规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普遍不够科学,不够健全,所以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一)财务运营的评价指标
通过对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对比可以对财务运营的效率,效益进行合理评价分析。投入产出的效率对比可以明确反映出經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财务运营的绩效指标包括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支出比率,净资产收入比率等,这其中又包括科研收入增长率,科研服务投入率,教育事业收入率,总资产收益率,仪器设备利用率,校办企业利润率,校办企业资本增值率,对外投资收益率等。
(二)财务发展的潜力指标
财务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学校对于财务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偿还能力上,还体现在高校运用财务发展的能力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筹措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评价高校的财务潜力就可以通过: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年度收入支出比等来进行评价。
(三)财务的综合实力指标
高校的综合实力,可以通过学校的资产,负债等情况来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成果,办学条件,科研水平等进行侧面的反映。财务指标可以通过高校的一些资金的筹措能力,办学的水平来看出。一般大多数高校的经费都主要由财政拨款和企业投资这两部分组成。国家拨款的费用主要用来投资教育活动和科研项目,以及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学校筹措的经费则主要用来为后勤,校办产业,基础教学活动和学校基础奖学金服务。
(四)非财务指标
财务评价需要用非财务指标来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够从多个方面、准确的反映出学校的真实财务状况。非财务指标包括:学校的科研服务能力,学校的师资数量,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此外还包括行政人员数量,参与科研人数,优秀科研人数,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
六、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多样的经济形势给了学校更多的筹资机会,这就让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文通过介绍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高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意义、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类型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规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让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并且能够对财务的资源配置及时的做出反馈,调整学科的发展方向,最大的发挥出其综合优势。
参考文献:
[1]宋慧晶,王同孝,孟凡斌,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J].财务与金融,2014 (1):42-46,50.
[2]李梦苏,贺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 (6):108-111.
[3]张静.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 (6):77-78.
[4]黄臻,易罗婕.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公平性与教育整体效率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6):21-25.
[5]胡学忠.高校财务管理具体环境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1 (6):53-55.
[6]张文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4):116-118.
[7]郑军.基于KPI-AHP模型的高校财务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 (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