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
摘要: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将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合二为一,审计结果是对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奖惩的依据,也是划分责任的依据。严肃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才能保障企业健康长远运营。本文以此为核心,首先分析了审计的内容和作用,然后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提高企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企业运营;改进措施
相比于其他的审计工作,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性,其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具有一定的人权、财权、物权,因此审计工作更加复杂。一方面审计内容多样,整个审计周期长;另一方面要界定、评价干部的经济责任和决策行为,关系到审计对象的发展前途,因此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以下结合实践,针对企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
一、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作用
(一)内容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1]:一是资产管理责任,评价内容包括:①流动资产的变动情况;②库存商品和材料;③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二是负债运用责任,评价内容包括:①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②负债的真实性。三是生产经营责任,一般情况下生产经营管理结果体现在年度利润总额上,能反映出干部的组织生产能力。四是投资决策责任,对于投资不当的干部,不仅负有责任问题,造成企业资金重大损失的还会构成犯罪。五是违纪违规责任,针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干部,要明确违纪违规行为的性质和数额,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作用
第一,明确经济权责界限。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经济行为、管理效率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中高层干部的经济权力大,直接影响经济责任的行使效率。因此,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明确划分经济权责界限,通过追溯干部的经济责任,能了解近期经营状况,计算盈亏情况,评价经济指标是否完成,为下一步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熟悉企业经营状况。针对离职干部进行责任审计,有利于现任干部明确自己的责权范围,从而尽快熟悉企业的经营状况,掌握岗位工作重难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拉近了离任干部、继任干部之间的关系,能实现工作任务的有效衔接;保证管理层的稳定性,高效有序地完成过渡,避免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实现廉洁管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应用,需要对干部在职期间的经济行为进行调研评估,具有一定的监督和威慑作用[2]。如此一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约束自我,依法行使权力,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廉洁管理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管理能力。
二、当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规定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没有专门立法,因此工作开展缺少法律保障,具体到企业中存在不均衡现象。例如,部分企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刚开始执行,不仅执行力度不足,而且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些企业的认识不到位,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交给财务部门,因此审计缺少独立性。
(二)审计主体不明确
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企业在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主体不明确。而且,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存在重视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重视寻找问题、忽视责任划分的现象。如此造成的结果,是审计重点不突出,不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三)审计方法不科学
一方面,干部的任期较长,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时存在较大难度,因为经营情况、资产负债等数据资料繁多,难以保证审计的全面性。由于审计范围比较宽泛,保证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会降低审计工作质量[3]。另一方面,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会计知识为主,存在就账论账的现象,针对重大经济事件或决策行为,缺少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对于干部的决策管理能力、职责履行情况,其评价工作不到位。
(四)审计流程混乱
干部离任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审计部门比较被动,对于审计时间、人员的安排不当,就可能导致审计流程出现偏差。反映在实际工作上,可见审计时间长、审计结果滞后,难以满足审计要求。另外,针对审计结果的利用效率低,而且衡量标准不统一,和企业当前的用人制度、干部管理要求不相符。
三、提高企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健全法律法规
健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能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往更加频繁,企业运营中国际合作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应该加速立法,完善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律法规定。其一,制定审计准则时,要和国际市场接轨,避免发生纠纷和摩擦,吸取国外审计工作经验,来完善我国企业的审计体系。其二,制定审计准则时,也要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能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其三,分析使用对象的需求,既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又要维护人员利益。
(二)完善审计机制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时效性,如果干部已经离职,或者审计内容超出时限,就会影响审计结果,难以形成准确的审计报告[4]。因此,企业应该树立时间意识,一方面采用先审后离的原则,对于准备离职、即将退休的干部,尽早进行预审,保证审计内容的真实性;针对所有干部采用统一标准,避免走形式。另一方面,完善审计机制,应该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的责权利,针对不同层级的干部,制定针对性的审计方案,既要评估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行为,又要对违规行为进行追究处理,构建审计—评估—违规追究的模式。实践证实,只有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才能弥补当前审计工作中的缺陷,从而减少职权滥用现象,在企业内部形成监督力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创新审计方法
对审计方法进行创新,首先要选择审计时机,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提高干部的责任感,能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及时得出结果和结论。其次要突出审计重点,例如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产处置、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提高干部的政策执行能力。最后将日常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日常审计期间,应该注意收集审计资料,涉及内控制度、财务收支、专项审计等;离任审计时可以利用这些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提高审计独立性
要想保证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企业加强宣传力度,促使员工认识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审计部门的权威性,避免调查分析工作受到管理层的影响。第二,针对违规违章行为,开展责任追究,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管理政策。对于任职期间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索赔企业的经济损失[5]。第三,审计期间,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对干部的责任和贡献进行评价;同时遵守当地人事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审计工作受到法律保障,提高监督效力。
(五)构建高效审计队伍
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对于内部管理和监督的要求不断提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性凸显出来。对此,应该首先建立一支高效公正的审计队伍,要求如下:一是具备完善的审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尤其对行政管理、财务活动具有深刻见解。具体到审计中,能合理分工,重点审查进出账单、资产变动情况,评估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提高职业素养,和其他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实现跨部门调查,判断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是明确干部的经济权责界限、熟悉企业经营状况、实现廉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审计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落实审计制度,保障企业经济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媛,杜佳.行政事业单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8 (3):20-21.
[2]张大利.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1 (26):104.
[3]刘春燕.构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新战略初探[J].财经界,2017 (33):112.
[4]陳志远.企业如何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2 (4):96,104.
[5]孙佳妤.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及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