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书作署名中“太原”的地域认同研究

2018-12-15 05:54张生勤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太原030012
名作欣赏 2018年35期
关键词:长洲太原祖父

⊙张生勤 [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太原 030012]

祝允明是我国明代著名书法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大书家”。然而号称“江南才子”的祝允明,在其传世书作中却往往署名“太原祝允明”,或者在引首处钤印“太原”或“太原郡”,由此可见祝允明对“太原”具有特殊的地域归属认同。

一、祝允明书作署名的“太原”归属感认同现象

第一种情况是:在落款处直接署名为“太原祝枝山”。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祝允明楷书立轴《饭苓赋》,纸本,纵143cm,横58cm。此作颔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赋名《饭苓赋》,第二部分为受赠人题款“为进士刘君时服作”,第三部分为书家本人的名款“太原祝允明”。此作虽无创作时间,但从其作品看,用笔工中带拙,沉稳雄健,兼有米芾、张即之笔意,而颇为含蓄,章法严谨,已展现出其本人的风格面貌,当为祝允明中年时期楷书的代表作。

第二种情况是:在作品的引首处,钤“太原”印,以示其太原身份。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祝允明行书长卷《刘君文威听泉记》,纸本,纵31cm,横152.2cm。此卷署款为“乡贡进士长洲祝允明记”,引首处却钤“太原”白文印。此卷是祝允明为时人刘文威“听泉记”一文所回写的另一篇“听泉记”,书法自然流畅,大小字错落,富于变化,其笔法和点画结构显示出祝允明对黄庭坚书法的精心研习,形神俱得,表示祝允明作品已相当成熟。根据署款时间“正德元年夏”(1506)推算,祝允明时年四十七岁。

再如深圳博物馆所藏的祝允明草书长卷《晚晴赋并荔枝赋》卷,书法长卷,纸本,纵30cm,横457cm,引首处亦钤“太原”印。

二、祝允明地域认同的“太原情结”反映了明代的社会心态变革

祝允明虽是吴门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一生主要活动区域也在江浙一带,却在书法署名时自称“太原祝允明”。这种非祖籍的地域认同,反映的是明朝出现的“归属地认同泛化”现象。

明代之前,人们的地域归属意识一直强调“祖籍地认同”。形成这种观念,主要有四方面的深层原因:一是中国古代以耕织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人的活动紧紧地捆绑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由于土地是不会迁徙的,因此人们的地域归属认同也是比较固定的;二是自秦汉以降,郡县制的治理结构强化了对人口的户籍管理,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籍贯观念;三是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宗族自治模式,培育起了人们强烈的归宗认祖的意识;因此,不管身处何方,都不能忘记自己归属于什么地域的哪一宗姓;即使是生前四处奔波,在年老将逝之时也都要叶落归根,希望死后能够入列宗祠;四是儒家思想培育的价值观,将“家、国”情怀相统一,“齐家”放到了与“治国”“平天下”同样的高度,从而将“自我价值”与“家族荣耀”紧密联系,形成了强烈的“光宗耀祖”的意识,使得那些即使是千里之外做官或漂泊四海经商之人,也要在功成名就或生意发达之后,回到祖上居住的地方,衣锦还乡,荣耀故里。因此,“祖籍”观念便成了古人念兹在兹的归属之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常常提起的“常山赵子龙”“琅琊王羲之”都反映了这种以祖籍为归属的地域认同。

饭苓赋

然而,明朝洪武三年(1370)至永乐十五年(1417),朝廷先后数次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为配合这一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徒,户口田制发生了明显变化,“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其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附籍,朝廷所移民曰移徙” 。人口大迁徙使得许多家族远离故土,再也回不到祖先生活的那片土地,导致“移民意识”和“客居意识”空前强烈,与之对应的地域归属感也因此发生了时代性的异化,在原有的“祖籍认同”的基础上,衍生出“出生地认同”“客居地认同”“宦游地认同”等诸多现象,形成了相较于前朝历代更为泛化的地域归属认同文化。祝允明对“太原”的归属认同,显然不同于前人所强调的“祖籍地认同”,反映的正是明代移民政策导致的社会心态的变化,成为地域归属认同泛化的典型案例。

三、祝允明对“太原”的地域认同归因于“出生地认同”

祝允明之所以自认为是“太原祝允明”,究其原因是由于太原是其出生地。祝允明的祖父祝颢(1405—1483),“累官山西布政司右参政” 。祝允明于明天顺四年(1460)出生时,祝颢正在布政司右参政任上,携家眷定居于山西省府太原。因此,太原便成了祝允明的出生地。

但是,祝允明在太原仅仅度过五年的童蒙时光。据《大观录》载,祝颢“年六十致仕”。明代官员将正常退休称作“致仕”。退休后,祝颢便带着全家老小回到祖籍江苏长洲,时间应当是明成化元年(1465),当时祝允明年仅五岁。

尽管祝允明在太原只居住了短短的五年,但却为他一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为他生命中长期认定的归属地。即便是回到祖籍长洲生活了数十年后,依然自称“太原祝允明”。

四、“太原”归属认同背后隐藏着祝允明强烈的“家族荣耀”和“功业情结”

一是太原承载了其家族最辉煌的历史。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景泰元年(1450)升山西右参议,转左参议,天顺四年(1460 )迁右参政。据明史官阶考,“明代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参政、参议因事添设,各省不等,详诸道” 。由此可知,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担任的“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是从三品的大官。

祝颢从四十五岁赴山西就官,到六十岁退休归籍,在此期间在太原生活了整整十五年。祝允明在太原出生时,正是祖父升任从三品的次年。可以说,祝允明在太原生活的五年,正是其祖父官职最炽之时,也是整个家族最辉煌的时期。在“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时代,这段时光是家族最荣耀的日子,也是晚辈后人最愿意称道和引以自豪的时光。正因此,这段“太原人”的幼年岁月,成为祝允明永远的怀念。

二是祖上的“太原功名”成为激励祝允明追求奋斗的高度和目标。祝允明的青年时代其实是很不幸的,生母在他十六岁时便已离世。其父祝瓛也不如他祖父,并未考取功名,难承祖业门庭,而且比他祖父早五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岁。由于父亲的过早辞世,荣耀家族门庭、重铸太原时期的家族辉煌成为青年直至中年时代祝允明潜心治学、考取功名的动力。应当说,年轻时代的祝允明是有资格憧憬的。据载,祝允明先天禀赋聪颖,很早就显露才华,五岁时就能作径尺大字,读书一目数行,九岁时已经能作诗,被誉为“神童”。十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因此说,在其青壮年的奋斗阶段,博取功名、重建如祖父般的“太原功业”,应当是其必然选择的奋斗目标。成化十五年(1479),祝允明考中秀才,开始力攻古文,后为学官司马垔称赏,允其补廪生。祝允明开始使用“太原”印章应当就在这一时期,他的书法作品也直接署名为“太原祝允明”。可以说祝允明年轻时代的“太原”归属感,既有来自于童蒙时代的特殊情结,应该也有用祖父的“太原功业”对自己进行的一种正向激励。

三是一世功名未遂意,“太原”成为其人生奋斗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成为其永远回不去的“功业故乡”。尽管祝允明祖上家世显赫,但作为官三代的他,在当时的体制下,考取功名还得靠自己。纵然才华横溢,诗文造诣颇深,“吴中四才子”之名已广为传播,但无奈苍天不佑,明珠蒙灰,祝允明的仕途并不得志。他于成化十六年(1480)赴乡试落第,直到三十三岁(弘治五年)时才考得一个举人。在与他相仿的年龄,祖父已中了会试二甲第五名进士。但是祝允明并不气馁,相信假以时日,自己也可以达到祖父的高度。不料命运与他开了个更大的玩笑,明代的会试每三年一次,他竟然七次不第,一直从弘治六年(1493)考到正德九年(1514),二十余年的奋斗并没有考取预期中的功名。已是五十五岁的祝允明这才无奈地放弃了第八次会试,绝了科举念头,只以举人选官,受了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七品小官。直到嘉靖元年(1522),六十三岁时调任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通判,也只是一个从五品的位子,次年便申请退休了。因此,直到晚年,祖上的“太原功业”仍然是祝允明未能企及的高度,“太原”亦成为其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五、祝允明“地域认同”演变的心路历程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

祝允明年轻时代强烈的“太原”认同为其书法注入了雄强的“太行气象”。身居江南吴地的祝允明,年轻时代怀有强烈的“太原”归属感,这使对他三晋山川的雄强气象心向往之。他曾作《太行歌》讲述自己跟随祖父离开太原时的情景:“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他用“四面殊封疆”“壮气已飞扬”“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表达自己对太行之气势的感怀。而“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一个“称”字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江南山水那种不太情愿的暧昧。最后写道:“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表达了对三晋河山的敬畏,太行风骨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心追求。而作为三晋首府的太原自然成为他坚守的精神家园,而正是这种强烈的“太原”情绪,为他的书法追求注入了雄逸气象。相较于南方式端庄秀美和丰腴温润,他更加欣赏北方式的粗犷雄强和率性豪放。这样的审美意象,使得他对流美而规矩的“台阁体”产生了强烈的反动意识。我们甚至可以猜想,或许正是因为他不喜欢中规中矩的“官阁体”才导致他二十余年屡试不第。又或许是因其突破“官阁体”约束的不羁性格,在阻断他一世功业的同时,却开辟了其“潇洒出风尘”的才子名声与豪迈洒脱的后世书法盛名。

祝允明中年后用章和落款时,对“太原”“长洲”“吴下”等地域复合认同,反映为书作中的共现与折中。这一阶段,其作品在引首章仍用“太原”或“太原郡”,但在落款处开始署名“长洲祝允明”,并启用了“吴下阿明”印,表现了其地域认同开始南北兼容。尽管祝允明对北方太行气象心向往之,在书法风格上有意追求气象和格局,但是毕竟身处秀美的江南,其书风中必然会滋养华丽和秀美的抒情性。受此影响,祝允明书法在其原本喜欢的“太行气象”基础上,兼具了南北地域风貌,用笔直率而华美,结构潇洒多姿,很得儒雅之气,行笔生动有致,极具抒情性。正缘于此,他的书法兼蕴南北气象,雄强而不失雅致,风规高标,在江南士之中书名大振,被公认为是吴门书坛领袖人物。他以自己的实践使吴门书派在崛起中达到全盛,并形成了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成为明代中期书坛的主将,对明代书法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如草书《云江记》长卷引首处盖“太原”章,结尾处书“长洲枝山祝允明书”,此作所书时间为弘治八年(1495),时年三十五岁。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刘君文威听泉记》卷,书于明正德元年(1506),时年四十六岁,引首钤“太原”白文印,署款则落“长洲祝允明记”,并钤“吴下阿明”印。

祝允明在人生的最后四五年间,彻底放下了对地域认同的执见。这一时期,其引首章已不再用“太原”,落款也不再署“长州”,祝允明对地域归属感彻底消弭后,创作心态发生了根本性解放,其草书风格大变,风骨烂漫,一派天真纵逸,变化出入不可端倪。从其这一时期草书作品看,有形不贯而气贯的独草,也有如行云流水的今草,亦有气势奔放的狂草,不论何种形式的草书,都写得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遒劲,点画狼藉,似乱而饬,似散而聚,率意而不潦草,自由而无唐突,气脉贯注,笔势豪放,神釆奕奕,精妙绝伦。特别是大草作品,纵情奔放,气势开张,酣畅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纵横有列的格局,于参差错落、开合锁结、过接映带、揖让环抱中流露出一种强烈而震撼人心的韵律和节奏,在创作的激情中达到心手两忘,随机生发,笔态横生。王世贞《艺苑卮言》评祝允明书谓:“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如草书手卷《七言律诗四首(闲居秋日)》,按其所书“乙酉年秋”推算,当属嘉靖四年(1525),祝允明时年六十五岁。此作引首和落款不再盖地名章,只以“枝山道人”署名,表达自己对吴下、长洲、太原的地域认知不再纠结,生命归属感不再囿于某一地域,而是归于道之本体。

猜你喜欢
长洲太原祖父
祖父瓷
印记太原《并蒂菊》系列文创产品
赞船工
太原清廉地图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选拔赛
长洲水利枢纽建成“船舶吃水智能化检测与预警系统”
太平清醮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