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初中地理教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地理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针对学生的情感给予关注。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身情感的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地理课堂上提高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理课堂 学生 情感关注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5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落实,初中地理教学目标也被划分为三个维度,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这也意味着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理智情感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理智情感进行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的理智情感一般表现在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上。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探究知识的欲望、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的高低等方面[1]。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学习积极性有所缺乏,这就需要教师实施一定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理智情感进行培养。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问题情境创设法是一种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理智情感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分析、探究和思考,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探究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死板的、抽象的地理知识融入到生动的、形象的问题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2]。
例如,在对海陆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海陆变迁的动画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清楚地看到七大洲四大洋海陆分布形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中海会减少,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脉會不断升高。这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智情感。
二、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情感意识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提供相应的服务。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地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生活中很少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让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地理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将实际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曾经向学生介绍我校东北方向的铁峰山。这是一座历史名山,也留下很多的历史名人题刻。但是却在上个世纪末遭到开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被破坏殆尽,让人十分惋惜。由于滥开乱采、过度开采,铁峰山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大量的破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安溪在2009年的时候对铁峰山进行整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治理。如今的铁峰山已经按照“石材退出、恢复生态,山上复绿、山下建厂”的思路引进很多的好项目和大项目。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了解到地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意识。
三、借助地理教学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对学生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追求审美,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初中地理教学中蕴含很多美的元素,地理教师要使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对美的追求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爱上地理并由此爱上生活。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美好因素,引导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美进行感知。比如,地理教材中包含的科教、文化、经济、政治等社会美和花、鸟、虫、树等自然美,教师要将这些充分挖掘出来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次,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借助艺术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艺术美,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环境,让学生融入到美的教育之中。
综上所述,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多姿多彩。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地理知识中的情感成分进行挖掘,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情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真实体验,高效教学——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6(94):127.
[2]文利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之情感教学[J].新课程(下),2013(06):97.